鄧慧慧
欽州市中心血站,廣西 欽州 535099
針對城市衛生行業的發展提出了重要要求,要求不斷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和網絡,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但是在長期傳統醫療體制的影響下,社區衛生服務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難以發揮本身所具有的實質性作用,無法緩解大醫院看病需求多、看病貴的問題。自從2006開始對社區衛生服務體系進行改革,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衛生服務機構工作人數大幅度增長。雖然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態勢良好,但是仍然存在資金投入少、編制不足等各類問題,應當探索新型的發展措施,確保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快速發展。
1.1政府主導意識不夠 政府對于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但是政府缺少足夠的主導意識,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未來發展沒有制定相應的規范。由于缺失制度的約束效果,導致不同地區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增加了政府的管理難度。政府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資金扶持力度較小,所有工作人員的工資是由國家補助、自治區補助以及服務創收所構成,國家財政部門沒有對社區進行補助,無法為社區醫療機構服務水平的提升提供資金支持,壓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1]。財政部門不僅缺少工資補助,同時也沒有為社區醫療機構投入新型、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基礎設施,如辦公環境設置經費、網絡基礎設施等,影響了服務結構的改變。
1.2缺少公共服務意識 在新時代下社區衛生服務所面臨的競爭和挑戰逐漸增多,必須要對管理模式進行革新才能夠做到與時俱進,在競爭激烈的行業市場中站穩腳跟[2]。但是社區衛生服務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理念陳舊、管理機制不完善的現象。社區衛生服務屬于公共衛生服務的范疇,然而由于公共服務意識的欠缺,經常出現檔案信息填寫不規范、檔案更新不及時的問題。部分衛生機構未對社區居民實施社區衛生診斷以及健康促進計劃,公共服務考核指標不達標。家庭醫生簽約也是開展公共服務的重要方式,雖然預約服務、出診服務的水平都在不斷提高,普遍存在服務質量低的現象。
1.3服務隊伍缺少骨干醫師 醫療機構難以吸收到骨干醫生,影響了人們對于社區衛生服務的信任程度,很多城市居民患病之后都難以想到社區醫療機構。醫護隊伍綜合能力差無法為患者提供理想的醫療服務,缺少專業的服務意識,沒有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降低了患者的治療體驗,這就造成了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醫療機構收入少的問題[3]。雖然目前社會各界對于社區衛生醫療機構的發展都予以相當的重視,但是卻沒有實質性的幫助,部分治療的費用都無法通過合作醫療的方式報銷。這就導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存在差異性較大的收費標準,容易引起患者的質疑。
2.1改變管理思想,創新工作模式 政府應當重視社區衛生服務管理,意識到自身在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構建中的重要性,發揮自身的主體性作用,落實國家政府部門和自治區部門的有關規定。首先應當增加資金投入,提升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增加醫療機構的各類設備,并不斷完善各項基礎設施,確保醫療服務的開展可以有設備支持和人員支持。人社部門針對康復床建設的事情出現了較大的分歧,政府需要從中進行調和,這樣才能夠提高問題的解決效果。在創辦社區衛生醫療機構時應當拓寬舉辦形式,參照經濟發達的地區來對創辦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如江浙地區、海南地區以及柳州市、桂林市等,制定具體的措施,積極鼓勵醫院和社會資本創建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通過多方的支持和鼓勵,能夠解決政府人員缺少以及資金缺少的問題和現狀。
2.2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當轉變管理理念,強化自身的公共服務意識,為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的構建做出貢獻和努力[4]。醫療機構在日常工作中應當將公共服務作為基本工作,為自己所在轄區范圍內的社區居民實施有效的衛生診斷,針對居民的實際情況建立線上健康檔案,及時發現居民中的高危人群。對社區內0歲到6歲的兒童進行預防疫苗接種,對社區內年齡在65歲之上的老年居民進行定期體檢。慢性病管理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點內容之一,可以幫助慢性病患者更好的控制病情,因此工作人員應定期檢查慢性病控制效果,對該類患者實施健康教育。除去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自身的理念轉變之外,政府部門也應當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考核,督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落實公共服務內容。同時,也需要推進家庭醫生簽約計劃的進行,調動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簽約積極性,促使家庭醫生團隊不斷發展壯大。
2.3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打造高素質醫療隊伍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必須要積極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才能夠真正的獲得城市居民的信任,進而緩解大醫院的醫療壓力,增加基層醫療機構的經濟收益。在社區醫療服務機構中工作的人員普遍屬于鎮衛生院的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較低,無法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醫療服務。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醫療機構之間的工作內容相差較多,沒有人對這些來自鎮衛生院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導致工作人員不適應工作環境。因此,有關單位需要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人才進行培訓和專門培養,培養出更多的優質人才,為城市居民提供多樣化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當發揮自身公益性作用,守護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確保社區衛生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衛生事業的發展對于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和諧社會的構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進而促進國民身體素質水平的整體提升。作為提供基礎衛生服務的社區機構更應當吸收新型的專業人才,加快對服務模式進行改革,打破現有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中存在的局限性。在醫療改革的大環境影響下,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勢必能大幅度提升,這對于完成人人保健的社會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