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雪
(盤錦市中心醫院婦產科,遼寧 盤錦 124200)
陰道斷端裂開是子宮切除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指術后陰道斷端因愈合不佳或受外力作用而發生裂開,其發生率較低,有關報道較少[1]。由于對其發生原因、診斷和處理措施暫無較多研究,患者發病后,治療風險較高,易出現病情復發。本院于2018年6月收治了1例子宮切除術后陰道斷端裂開患者,總結成功搶救的經驗報告如下,并分析該病發病的因素,現報道如下。
患者,女,45歲,既往剖宮產術2次。于2017年12月25日因宮頸高級別上皮內瘤變Ⅲ級,在北京某醫院行宮頸錐切術,于2018年1月18日行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聯合雙側輸卵管切除術。于2018年2月18日到院復查,恢復良好。于2018年3月18日開始日常生活及工作,于2018年5月18日開始性生活,于2018年6月16日徒步行走后出現腹部下墜感,自覺有腫物自陰道脫出,伴有下腹部墜痛,不能還納腫物,無陰道流血癥狀,不伴有惡心嘔吐。于本院急診科進行超聲檢查盆腔內未見明顯異常。入院時體溫36.7℃,呼吸18次/min,血壓103/68 mmHg,脈搏92次/min,意識清醒,營養狀態較差,合并貧血。外陰發育良好,陰道內見小腸脫出,血運良好、無嵌頓、子宮缺如,可見陰道頂端裂開,小腸蠕動,輕壓患者下腹部有疼痛感,立即給予陰道填塞紗布。初步診斷為全子宮切除術后陰道殘端破裂、小腸脫垂。根據診斷結果對患者實施治療:立即行急診手術,于2018年6月16日,實施全麻下陰道殘端破裂縫合及小腸脫垂還納術,手術成功。于2018年6月18日撤除尿管,給予英諾威碘伏消毒液[青島海氏海諾英諾威消毒科技有限公司,批準文號:魯衛消證字(2016)第0604號]沖洗陰道,每次50 mL,每天1次,給予雌三醇軟膏(南京歐加農制藥有限公司,注冊證號:X20010242)涂抹,每次0.5 g,每天1次,并實施抗炎治療,于2018年6月25日出院。
2018年7月5日,出現陰道大出血,再次入院,行盆腔彩超檢查無明顯異常,隨后行內診:見陰道頂端發生彌漫性出血,以右側壁為主,伴隨活動性出血,線結無明顯脫落,斷端可見縫線。對患者實施電凝止血,聯合壓迫止血及多種止血藥物,直至患者無明顯活動性出血,術后同樣實施抗炎治療,給予復方氨基酸注射液(湖北一半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346)靜脈滴注,每次500 mL,每天1次,給予維生素C注射液(北京市永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522)靜脈滴注,每次20 mL,每天1次。于2018年7月11日,每天采用50 mL甲硝唑注射液(深圳南粵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20102)聯合50 mL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岳陽新華達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2236)進行陰道斷端沖洗,每天1次,并采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珠海億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40001)涂抹陰道壁及陰道斷端,300 IU/cm2,每天1次,直至結痂逐漸脫落,無再次流血。
臨床資料顯示,本研究中1例陰道斷端裂開患者為先行宮頸錐切術,錐切術后行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及雙側輸卵管切除術,術前及術后均未實施化療,術后2個月開始日常生活與工作,術后4個月開始性生活,陰道斷端裂開發生于性生活后,合并貧血,實施陰式超聲檢查確診,經治療可有效縫合止血,完全愈合,未發生后遺癥。查閱國內外有關文獻,其中對于陰道斷端裂開的原因暫無統一定論,認為其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
2.1 直接誘因
2.1.1 性生活 患者進行性生活時,陰道斷端會受到直接的暴力沖擊作用,且斷端為反復承受壓力,在短時間內可發生瞬間增高,易導致斷端裂開。此外,性生活后,陰道pH出現變化,可維持6~8 h的高pH,達到7.2以上,對陰道正常菌群的生長有負面影響,且可破壞陰道內平衡。部分患者認為愈合良好,在術后2~4個月開始性生活,而頻繁或過早進行性生活均易引發斷端愈合不良,導致殘端炎癥,外力刺激下,斷端裂開的發生風險較高[2]。有文獻[3]報道,子宮切除術后患者,經性生活后,陰道斷端裂開的發生率可達到20%以上。
2.1.2 陰式超聲檢查 患者行陰式超聲檢查過程中,探頭直接探入陰道,并接觸到陰道斷端,并需在陰道狹窄空間內推拉、傾斜,并旋轉探頭,以實現橫向、縱向等多方向掃查,上述操作均會增加斷端承受的張力及壓力,造成假性愈合、愈合不良的斷端進一步發生裂開[4]。此外,患者配合程度在檢查中也有一定影響,若患者過于緊張,檢查時盆底肌肉會有一定程度的收縮,探頭進入陰道時出現較大阻力,檢查者難以把握力度,力度過大時,易使陰道斷端承受巨大壓力,進一步裂開。目前有關陰式超聲檢查與陰道斷端裂開的相關性報道較少。
2.1.3 術式選擇 術式選擇在患者術后陰道斷端愈合中發揮重要影響,有文獻[5]報道,腹腔鏡術式造成創傷較小,患者術后斷端愈合情況較傳統開腹手術患者好。但本研究中1例患者實施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聯合雙側輸卵管切除術,術后仍然發生陰道斷端裂開,可能與選取例數較少、受術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有關。
2.2 危險因素
2.2.1 過早日常生活 術后過早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利于斷端康復,在做某些動作時,如彎腰,搬動物品等,可造成腹壓升高。而長時間站立時,盆底承受壓力出現升高,也會使未愈合的陰道斷端受到較大壓力,易導致陰道斷端愈合不理想,且長期外力作用下,存在裂開的風險。
2.2.2 自身營養狀態及合并癥 本研究中1例患者經檢查,營養狀態不佳,且合并貧血。營養狀態對創口愈合有一定影響,若患者長期缺乏蛋白質,可導致新生血管形成減慢,且膠原蛋白合成及成纖維細胞增殖均受到負面影響。此外,細胞吞噬功能較弱,患者免疫力不佳,造成切口修復緩慢,創口難以愈合。有文獻[6]報道,全子宮切除術后陰道斷端裂開患者中,多患有合并癥,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貧血等。本研究中1例患者為合并貧血者,由于該類患者血液攜氧能力較差,易使局部組織發生缺氧,斷端愈合受到影響。高血壓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受到麻醉、失血等因素影響,血壓水平低于正常情況。術中縫合后,斷端無活動性出血、小血管閉合較好,但術后恢復后,患者血壓水平恢復為較高水平,易增強陰道斷端小血管壓力,引發血腫、滲血等癥狀[7]。而陰道斷端長期受患者高血壓水平影響,不僅可引起局部感染,還可導致愈合不佳,出現陰道斷端裂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其中心粒細胞功能不佳,膠原酶含量高,透明質酸較少,造成膠原減少,膠原聚集受影響,組織張力強度不足,導致斷端愈合情況不佳[8-9]。
2.2.3 宮頸錐切術與全子宮切除術間隔時間 本研究中1例患者在宮頸錐切術4周內即實施全子宮切除術,手術時機掌握不當,宮頸水腫未消除,易發生感染等癥狀,并有陰道斷端裂開風險。
2.3 預防方法 陰道斷端裂開在全子宮切除術后較少發生,但其發病后,可造成疼痛、出血,還會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與工作[10]。對其進行預防具有重要意義,具體措施:①行宮頸錐切術后,先查看錐切病理報告,分析患者病情,于4~6周后再行全子宮切除術。②手術結束后,提醒患者定期復查,每月1次,指導患者避免頻繁或過早進行工作與性生活,通常情況下,應避免在術后2個月內進行影響康復的相關工作(例如搓澡等影響腹壓的工作),避免在術后3個月內進行性生活。術后3個月后,進行性生活時,也應控制頻次,若發現陰道分泌物出現異常,應及時到院復查。③對自身營養狀態不佳、合并癥等具有陰道斷端裂開危險因素的患者,術后工作及性生活時間應延長至6個月后。此外,還需醫囑患者積極糾正營養不良狀態,飲食注意蛋白、纖維等營養物質的攝入;積極接受治療,服用有關藥物以控制合并癥。④患者復查時,先行常規婦科檢查,評估斷端愈合情況,若斷端愈合不理想或患者過于緊張時,應選擇腹式超聲檢查。對于斷端愈合較好的患者,先進行心理疏導,指導其放松,再行陰式超聲檢查,檢查過程中注意動作輕柔,控制好力度。
陰道斷端裂開表現為下腹墜脹、疼痛,陰道有淡黃或粉紅色膿性分泌物,陰道斷端有不同長度的裂口。該病發病后,需再次實施手術治療,易加重患者醫療費用,且治療風險較高。應將重點放在預防斷端裂開方面,經分析,陰道斷端裂開的最直接原因為性生活及陰式超聲檢查,并受多種因素影響,為預防該并發癥發生,于術后對患者進行有效指導,選擇合適的復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