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美紅 高紅麗
乳山市中醫院,山東 威海 264500
婦產科在臨床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但在醫療水平方面要求較高,同時對護理工作方面同樣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臨床工作開展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多種安全隱患,造成醫患糾紛的發生[1]。為了進一步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促進醫患間關系良好提升,同時有效降低患者接受診治過程中的風險因素,應當對現階段婦產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深入分析,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從而使臨床護理工作得到有效提升,另外也能夠對母嬰的生命安全進行良好保障,針對于此,本文將進行進一步研究,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的時間節點為2018.4-2019.4,研究對象為88例婦產科患者,其中最大年齡為39歲,最小年齡為22歲,平均年齡為(31.08±2.64)歲。
1.2方法 本次研究運用的方法為回顧性分析法,針對納入本次研究的88例婦產科患者進行分析,同時運用填寫本院自制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深入調查,并將相關調查結果進行處理和分析,針對相關安全隱患進行整理,并對相關護理措施的實施方案加以討論。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共分兩類,分別為護理人員水平和規章制度遵守情況,前者包括患者情況掌握情況以及操作規范度;后者包括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無菌操作以及詳細記錄患者治療情況和實際情況。
通過88例研究對象對問卷調查的填寫,最終結果如下:患者認為未對其基本情況進行良好掌握共計6例,操作不規范共計9例,未按照無菌操作實施護理工作共計3例,未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共計24例,未對治療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共計6例,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在婦產科護理工作的開展中,護理人員不但專業水平較低,同時還存在不按規章制度操作的情況。
針對目前在實施婦產科護理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問題,對其中的因素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主要包括三項內容:第一,缺乏良好的規章制度遵守情況。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很多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過程中并未按照“三查七對項”的標準實施,面對無菌技術的嚴格要求也缺乏良好的執行力,因此經常會出現違反制度的問題。另外還有一些護理人員在工作開展時并未對患者及其家屬將相關護理注意事項詳細告知,且對患者缺乏標準的觀察以及護理措施。第二,護理人員專業技能水平普遍較低,此項因素是造成護患間發生矛盾最重要的一項因素,大多數都是由于護理人員臨床經驗不足,專業知識掌握不夠扎實,護理技能不符合標準等,從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導致臨床治療效果不佳。第三,護理人員缺乏良好的綜合素質,在婦產科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往往以年齡護理人員居多,由于經驗不足等因素,通常會出現護理人員服務意識較差的問題,同樣也會造成安全隱患的產生[2]。
通過對以上安全隱患的分析,為了更好的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提升臨床護理質量,應當在臨床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積極實施和改進臨床護理措施,總結起來大致可分以下三點內容:第一,建立健全護理工作管理制度。現階段,為了進一步促進婦產科臨床護理制度的提升,應當在實際工作中加強風險管理工作,同時可以恰當施以預警機制的建立。例如:可以綜合本科室實際情況進行護理質控小組的建立,并對相關規章制度實施和落實進行科學有效的監督監管。并將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加以建立,若醫院中發生突發事件,可以針對風險預警機制中的相關內容積極展開應對措施。此外,為了更好地提升臨床護理效果,還應當定期舉辦有關婦產科護理相關內容的研討會議,并將護理人員在這一階段工作開展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現存問題展開研討和針對性解決,從而將護理質量有效提升。第二,強化婦產科相關知識普及工作。婦產科在臨床護理工作開展中具有較高的事故特征以及風險特征,再加上患者及其家屬對于相關護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較高,因此若發生醫療事故問題,將會造成嚴重的醫療糾紛。因此應當進一步提升人們對婦產科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并將相關風險內容以及危險性與其進行告知,特別是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應當將具體情況進行詳細告知,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第三,提升護理人員專業技能水平。為了進一步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醫院應當定期舉行各類婦產科專業技能培訓工作,從多方面對護理人員施以培訓,例如醫院相關規章制度、醫療衛生管理、安全護理模式等。另外護理人員也應當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在開展護理工作過程中保證每一個環節都能按照相關規章制度嚴格遵守,并針對醫囑內容進行精準落實,使患者能夠接受到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進一步降低安全隱患的發生[3]。
綜上所述,通過對目前婦產科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隱患,應當積極建立相關預警機制以及風險管理措施,同時將護理工作制度不斷完善,強化護理人員專業技能水平以及本科室相關知識的普及,在最大程度上的降低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