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麗
黑龍江省第三醫院,黑龍江 北安 164000
膽結石為臨床多發疾病,是膽道系統感染后所引發的結石病變[1]。對膽結石患者來說,結石在膽囊內形成,會對黏膜造成刺激,引發慢性炎癥,出現嵌頓時,還會導致劇烈的疼痛[2]。手術是治療較大膽結石的有效方法,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微創技術在臨床上得以應用,患者手術安全性和效果有了充分的保證,因此,臨床研究的重點也開始提升到患者的就醫體驗上[3]。從護理角度講,膽結石術后護理干預,不僅影響患者的疾病轉歸,還對其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響。本研究采取高質量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治療患者實施干預,觀察應用效果。現公布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隨機篩選的病例均為膽結石實施手術治療患者,納入的78例病例均為2018年6月-2020年5月就診。納入標準:患者均經專科檢查確診膽結石,采取手術治療;排除標準:合并嚴重機體病變者;嚴重溝通障礙或者精神異常者。
研究符合倫理標準,且患者知情同意。以平均分組原則抽簽,各39例。對照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35-72歲,平均(52.6±4.0)歲。觀察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39-75歲,平均(53.2±3.8)歲。分組資料具有同質性(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以常規護理。協助患者做好手術前準備,并在術后充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監護其病情變化及異常情況,與醫生、患者保持密切溝通,保證患者安全。
1.2.2觀察組 觀察組實施常規護理基礎上的高質量護理。(1)術前訪視。與手術醫師一起訪視患者,了解患者具體情況,做好護理評估。并幫助患者了解疾病及手術知識,提升其手術依從性。對患者進行安撫,保證其心情平靜,避免術中應激反應。(2)術后護理。①提前為患者準備舒適的病房環境,包括消毒清潔、溫濕度調節、通風換氣及擺放患者喜歡的飾物及盡量降低噪音。②對患者術后疼痛情況及手術效果進行關注,通過情志轉移或者鎮痛藥物治療,緩解患者疼痛;告知患者手術成功的結果,使患者放寬心,安心休養;③根據患者飲食習慣,指導其進食,盡量保持營養均衡,多補充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食物,并勸導患者盡量不進食刺激性食物。④對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訓練指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訓練計劃,既要保證鍛煉效果,又要保證患者耐受度及安全。⑤與患者密切溝通,了解其心理和生理需求,盡量幫助其平復心情,積極配合術后恢復護理,以便盡早康復出院。
1.3觀察指標 隨訪1個月,對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進行評估。評估指標為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50分以上為有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53分以上為存在抑郁。

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前SAS評分分別為(53.2±3.9)分和(52.6±4.1)分,SDS評分分別為(58.2±3.3)分和(57.6±5.0)分,對比差異均不顯著(t=0.662、1.042,P=0.510、0.301);護理后,觀察組和對照組SAS評分分別為(38.6±2.7)分和(45.1±3.2)分,SDS評分分別為(41.6±3.3)分和(48.1±4.1)分,觀察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t=9.695、7.713,P=0.000、0.000)。
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膽結石手術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而臨床關注的重點也逐漸側重于患者治療過程中的體驗和滿意度上[4]。對于患者來說,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干預不只是對疾病的干預,還體現在對其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滿足上[5]。
本研究講高質量護理用于膽結石手術患者的護理中,采取的護理措施包括術前訪視,目的是做好護理評估,并提升患者對疾病及手術知識的認知,提升治療依從性[6]。還包括為患者準備舒適的住院環境,保證患者術后能夠安心休養,盡快恢復出院。通過緩解患者手術后疼痛及病情關注,告知手術結果,可保證患者術后安心休養及術后安全[7]。給予飲食及術后康復訓練指導,也有助于患者術后盡早恢復。術后心理疏導,可緩解患者因手術造成的不良心理,保持心情愉悅,盡早康復[8-10]。從研究結果看,患者疾病改善效果較好,對護理的滿意度也比較高。
對患者出院心理健康水平進行調查后可見,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及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高質量護理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手術護理干預,可充分滿足患者住院期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助于提升其就醫體驗,保證心情愉悅,對護理評價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