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奕兵, 周 劍, 吳建永
(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第三煉鋼廠, 江蘇 南京 210035)
南京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鋼”)第三煉鋼廠現有1座100噸電弧爐,1臺4機4流大方坯連鑄機和1臺5機5流小方坯連鑄機。其中5機5流小方坯連鑄機于1996年建成投產至今,經歷多次、局部的改造,目前以方圓兼容、方坯為主的模式在組織生產;目前主要生產斷面為150 mm×150 mm,150 mm ×220 mm和Φ150,160,180,200,210 mm;主要生產鋼種為彈簧鋼、軸承鋼、合金管坯鋼、球磨鋼等,年生產能力約70萬噸。
2013年以來,南鋼第三煉鋼廠陸續開發了Φ150,160,180,200,210 mm等尺寸的圓坯,圓坯產量在3-5萬噸/年左右。在連鑄生產過程中,由于方圓坯兼容,以方坯為主,拉矯輥為平輥,始終存在著扁平區,圓坯的橢圓度合格率一直處于90%左右,與專業圓坯廠家相比,外形質量存在較大差距;連鑄坯表面振痕不規則(局部偏深,連鑄坯橫向及縱向凹陷時有發生);合金鋼圓坯低倍質量還不能保證完全過關(偶發的皮下裂紋,中心疏松不在中心等);圓坯表面劃傷、撞傷時有發生;不能滿足中高檔圓坯用戶質量要求。
為提高圓坯橢圓度合格率,一直采用低拉速生產,每爐鋼的澆注時間70-75 min,與電弧爐冶煉33-38 min的生產節奏存在嚴重的爐機不匹配情況,造成工序成本增加,削弱了圓坯的成本競爭力。
根據南鋼特鋼事業部坯料平衡計劃,預計外銷鋼坯82.7萬噸,其中第三煉鋼廠小方坯連鑄機計劃生產、外銷鋼坯33.5萬噸(其中圓坯約20萬噸)。目前市場上利用連鑄坯穿管正在逐步成為主流方式,主要競爭對手均用連鑄坯直接穿管,圓坯市場在未來行情看好。針對這種情況,需對第三煉鋼廠小方坯連鑄機進行升級改造,生產方坯及圓坯(Φ200,180,150 mm),滿足圓坯市場用戶需求。
1)南鋼 主要裝備有100噸超高功率交流電弧爐1座,2座LF爐、2座VD爐,1臺5機5流8米弧的方圓坯連鑄機(達涅利設計),主要生產Φ150,160,180,200,210 mm斷面共5個規格圓坯及150 mm×150 mm,150 mm×220 mm,175 mm×220 mm方矩坯,目前方矩坯約占產能的90%,年產量50萬噸;1臺4機4流12米弧的大方坯連鑄機(奧鋼聯設計),年產60萬噸。公司總年產量在110萬噸。
2) 寶鋼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鋼”)主要裝備有150噸超高功率雙爐體直流電弧爐1座,150噸超高功率交流電弧爐1座;2座LF爐、2座VD爐,1臺6機6流10米弧的圓方坯連鑄機(達涅利設計),主要生產Φ150,178,195 mm共3個規格圓坯及160 mm方坯;由于生產Φ150 mm坯料事故率高,生產一次后基本已淘汰此斷面,160 mm方坯約占產能的10%,年產量在120萬噸;1臺4機4流14米弧方坯連鑄機,生產320 mm×425 mm矩形坯目前年產量100萬噸。公司總年產量在220萬噸。
3)承德建龍 承德建龍特殊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承德建龍”)共3座80噸轉爐,由于產能置換的原因有1座80噸轉爐目前處于停產狀態,1座140噸提釩轉爐,3座LF精煉爐,2座VD真空爐,1臺5機5流10米弧國產方圓坯連鑄機有200 mm方、240 mm方、160 mm×250 mm矩形坯、Φ210 mm及Φ250 mm圓坯斷面,年產量100萬噸,其中40萬噸圓坯外賣,60萬噸方坯本部軋制棒材銷售; 1臺5機5流14米弧達涅利進口圓坯連鑄機,生產Φ280-600 mm斷面共11個規格圓坯,目前年產量100萬噸。公司總年產量在200萬噸。
4) 分析結論 寶鋼與承德建龍圓坯的橢圓度、表面質量優于南鋼,承德建龍5機5流10米弧的圓方坯連鑄機與80T轉爐實現爐機匹配;寶鋼6機6流10米弧的圓方坯連鑄機(達涅利設計)與 150T超高功率雙爐體直流電弧爐實現爐機匹配,生產效率高于南鋼;但南鋼通過學習先進廠家的經驗,圓方坯連鑄機經過設備優質高效改進、中包快換操作等技術的運用,需要對小方坯連鑄機設備進行適應性改造,以提高圓坯拉速,降低圓坯成本,保證橢圓度100%達標,消除扁平區,提升圓坯實物質量,能夠滿足市場需求,達到質量和成本最優。
在連鑄機設備基礎不做大修改的情況下,主要對以下設備進行相關改造:振動裝置、導向段和噴淋集管、拉矯機、移鋼機、出坯輥道、翻轉冷床。設備控制部分盡量利舊現有系統,不能利舊部分按新增考慮。
第三煉鋼廠小方坯連鑄機振動臺目前為老式的四連桿電動缸結構,平穩性差,連鑄坯在結晶器內脫模效果不好,帶來坯料表面振痕不規則,表面質量不能滿足中高檔圓坯用戶需求;振動臺電動缸抗拉坯阻力的能力弱,無法對接生產,連鑄機作業率低。為保證圓坯表面質量,提高設備功能精度,需進行技術改造,實現中包快換對接操作,提高生產效率和鑄坯實物質量,考慮優化設計為全板簧液壓振動,導向性好。采用液壓缸驅動,提高驅動力,可實現振幅及振頻的在線實時調整。
現有設備對中性能不佳,噴淋條更換不方便。重新設計二冷導向段,托輥底部設鋼結構支撐架(沿鑄流方向,類似板坯鑄機的香蕉座),托輥、噴淋條固定架、電攪裝置直接安裝在支撐架上,維修、維護方便,提高設備安裝精度。保證各斷面的鑄坯導向對中。
重新設計二冷噴淋集管裝置,優化設計。盡量統一噴淋條規格,減少噴淋條數量,不同斷面的鑄坯只需移動噴淋條位置即可,減少更換斷面時設備準備時間。不銹鋼噴淋管壁厚3.5 mm或以上。
現有結構型式拉矯機精度偏低,剛性差,工作時或導致液面波動。重新設計制作拉矯機,采用單機架型式,全水冷防護結構。共設置4個機架(油缸壓力單獨遠程可調),以減少鑄機生產時的熱坯壓力,從而減少方坯在開槽的拉矯輥上壓出凸起的可能,提高方坯鑄坯質量。
現有移鋼機是1996年投產上線使用的,當時為提鋼機,2000年“雙加改造”時自主在線改為移鋼機,新增翻鋼機,冷床和翻鋼機設備存在約500 mm的高度差,傾翻力矩大,錯齒等故障率偏高,不能完全滿足圓坯表面質量和生產順行要求。移鋼機、翻鋼機優化設計更新:取消冷床斜滑軌,改為直接取坯,以徹底消除圓坯沿斜滑軌加速下滑造成的劃傷、撞傷缺陷;目前缺陷比例不高,可通過修磨予以挽救。
出坯輥道設備,原設計是針對130,150 mm方坯,對矩形坯和圓坯適應性差,今后若圓坯產量大幅提高,需提質、提速,原設計輥道強度和線速度不能滿足要求,為保證圓坯出坯順行,輸送輥道、導向均須優化改進,以適應方圓結合生產要求。
取消現有連鑄坯在冷床頭部下滑斜坡和冷床尾部的上坡,改造翻轉冷床齒條設計(驅動裝置及支架不做改動),既滿足動齒條自動取坯和分坯功能,同時消除原有取坯位置與改造后取坯位置約400 mm的高度差。
本項目實施后,能夠滿足特鋼生產工藝質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益處:一是提高連鑄坯表面質量和內部質量,保證橢圓度100%達標;二是滿足方圓結合、優質高效生產的要求,提高連鑄機作業率,達到爐機生產節奏接近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