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袁隆平的夙愿

2021-04-06 17:13:55徐文偉
時代報告 2021年11期
關鍵詞:水稻

一、2021年心愿:牛氣沖天,畝產三千

中國的文明發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水稻的擴增史。

由“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專家團隊培育的雜交水稻目前歷經三代。從2019年起,湖南省衡南縣被選定為第三代雜交水稻核心示范區,今年已是試驗示范的第三年。

2020年12月20日,袁隆平在海南南繁期間,全力部署2021年的超高產攻關工作,提出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湖南等雙季稻區實施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攻關研究與示范(簡稱“三千斤工程”)。根據南方稻區不同生態區域條件,攻關品種主要采用超級雜交早稻、通過秈粳亞種間優勢利用培育出的“超優千號”和第三代雜交稻晚稻組合等產量潛力有重大突破的水稻組合。作為第三代雜交水稻核心示范區,衡南縣也是湖南省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攻關點之一。

2021年1月29日,袁隆平揮筆寫下了牛年心愿:牛氣沖天,畝產三千!2月4日,湖南衛視春晚曬出了袁院士的新年心愿,引起了民眾的如潮點贊。

國慶前夕,在去第三代雜交水稻試驗基地的路上,筆者又迫不及待地了解情況:“袁隆平的新年心愿,衡南有把握么?”衡南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第三代雜交水稻試驗基地技術負責人甘宗恒告訴我:“從目前各種指標綜合來看,應該沒什么問題?!?/p>

甘宗恒自1993年以來,便跟隨袁隆平從事水稻高產研究,曾多次聽過袁老講課,也多次當面向他請教過,算是袁老的一個得意門生了。

試驗基地到了。在我身邊,一條“第三代雜交水稻試驗示范基地”的宣傳語明晃晃地亮相在公路一側,與之對應的末端田埂上,是另一副“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宣傳語,字字神清氣爽地挺直著腰桿。

這個壟口,面積不過30畝大小,就像穿在大地上的一只長筒襪,并舒坦地露出東高西低的身姿。四周有多處山頭圍繞,蒼翠的樹林成了綠肺之源。三口數畝寬的水塘恰到好處地分布四周,水稻們不知口干是何味,不知污染為何景,黃澄澄的稻穗齊刷刷地彎下豐盈的身子,成了天地間最好看的問號,問號掛在風雨中、陽光下,煞是好看。幾年來,這里因一粒好種子的大駕光臨而脫去往日舊裝,也因畝產打破世界紀錄而名聲在外。

今年是中央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的第一年,糧食產量被首次納入宏觀經濟調控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湖南水稻種植面積位居全國第一,每9碗國產米飯就有1碗來自湖南。衡南縣種糧大戶逐年增加,今年30畝以上種糧大戶4040戶,比上年增加80戶。相關部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理資源和溫光資源,今年在全國率先探索一季種馬鈴薯、兩季種優質雜交水稻的“薯—稻—稻”三熟制栽培模式。

衡南縣與湖南農業大學園藝系合作,馬鈴薯栽培品種為興佳2號,2020年12月11日播種,2021年4月16日收獲。經湖南農業大學、湖南作物研究所、湖南雜交水稻中心聯合測產,畝產1652.8公斤,按5公斤馬鈴薯作1公斤糧食計算,折合原糧330.56公斤。

衡南早稻種植品種為株兩優168,2021年3月23日落泥,4月23日移栽,7月14日收割,經省級測產驗收,畝產667.81公斤。

就在早稻生長期的5月22日,遺憾的是,袁院士不幸離開人世。國士遠行,山河悲慟?!爱€產三千”的夙愿在衡南還能實現嗎?

衡南晚稻品種為第三代雜交稻晚稻組合叁優一號,6月22日種子落泥,7月16日移栽。人努力,天幫忙。值得慶幸的是,今年晚稻光照條件特別充足,秋老虎持續發威,炎熱的氣溫極大刺激了水稻的身體,第三代雜交稻跟普通稻的稻穗比賽似的變飽滿,待高溫的熱情期和水稻的興奮期一過,便迎來了收割期。

10月17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在衡南縣清竹村開展2021年南方稻區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測產驗收。這天,收割機突突突地開進第三代雜交稻試驗示范基地,鳥兒嘰嘰喳喳在山頭唱山歌,田間地頭三三兩兩的人們忙碌著。

專家們抽取了3丘田塊,通過測定面積、毛谷重、含水量和雜質等一系列步驟,按照國際標準水分(13.5%)折合標準實際產量,最終測出畝產量。驗收專家組組長、中科院院士謝華安現場公布結果:晚稻平均畝產為936.1公斤,加上此前測得早稻平均畝產667.81公斤,達到1603.9公斤,成功突破畝產1500公斤,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周圍頓時傳來一片鼓掌聲和歡呼聲。

“測產結果充分驗證了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與品種的穩定性?!焙想s交水稻研究中心黨委書記、研究員張德詠表示,“第三代雜交水稻標志著雜交水稻育種技術實現了新突破,向高產優質品種培育邁出了堅實步伐?!?/p>

專家組還紛紛認為,這個組合生長旺盛、莖稈粗壯、分蘗力強,穗大粒多、結實率較高、充實度好,落色好、葉青籽黃,雜種優勢強,不僅是水稻育種上的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繼續領跑世界。

袁隆平的夙愿在衡南實現了。

中新網等網媒迅即做了報道,中央電視臺等各級電視臺當晚也發布了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

看到這個好消息,網友們紛紛留言,“多希望袁爺爺能看到啊”“袁爺爺可以放心了”“袁爺爺,我想您了”……

畝產1603.9公斤!此時此刻,衡南縣雜交稻試驗基地的管理人員也有話要說。

衡南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蔡衛軍激動地說:“從2019年起,梓木沖試驗示范基地承擔了袁隆平團隊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超高產攻關試驗示范任務,連續3年打破紀錄,太不容易了。”

56歲的田間管理者陳太佳只有小學文化,他的種田水平在全村頂多算中等偏上。那天,當兒子把袁院士過世的消息告訴他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感到袁老去年視頻連線并稱他“小伙子”的情景就像發生在昨天。他當即騎上電動車趕到基地,漫無目的地在田埂上走著,失魂落魄般盯著青青的禾苗發呆。更讓他吃驚的是,袁隆平去世的消息在短短幾小時內被瀏覽近10億次?,F在,衡南畝產再創紀錄的消息讓他悲喜交加,喜的是,總算沒有辜負袁隆平的厚望;悲的是,袁隆平再也看不到這個新誕生的世界紀錄了。

衡南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謝文建說:“我們繼承了袁老遺志,用袁老留下的方法和技術,把具有穗多、粒大、抗病強和抗倒伏等諸多優點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管理好,爭取明年還有一個新突破?,F在衡南連續試驗三年皆取得成功,這個品種要從試驗基地走向廣袤田野,走入千家萬戶,在全縣和全國進行大面積推廣,實現袁老的兩個夢?!?/p>

“現在,我們改良了栽培模式,更希望從袁院士提出的三分田養活一個人的‘三一工程邁向‘兩分田養活一個人的‘二一工程。”甘宗恒深有感觸地說,“作為一名長期耕耘在基層的農技推廣工作者和飽受安農教育的袁隆平院士的弟子,推廣好農業技術,做好水稻超高產試驗示范,是我的職責所在。更沒想到的是,袁隆平院士親自為我提名,讓我有機會參加‘第十一屆袁隆平農業科技獎頒獎盛典,并有幸獲獎,這可是我從不敢奢望的獎項啊,因為獲獎者都是一些資深的科學家、教授或專家,而我只是很普通的一位田間工作者。聽說有的人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工作幾十年,獲得過不少國內外大獎,可至今唯獨未獲過袁隆平農業科技獎。”

甘宗恒榮獲袁隆平農業科技獎是在2020年11月13日,就在11月2日衡南縣現場測產的短短十天之后。

二、既是“考生”,又是“出題者”

回望2020年,極端反常的天氣,成了阻礙衡南水稻高產的一道坎。11月2日的衡南測產現場,更是令人心驚肉跳。

衡南在齊穗后的1個月間,日平均氣溫20.65℃,較2019年同期平均氣溫的23.6℃低2.95℃;日照43.85小時,較2019年的187.8小時少143.9小時,在這種天氣非常不利的情況下,結實率仍達80%左右。

“更何況,‘叁優一號作為雙季晚稻,其生長期比單季晚稻還少了一周,這就像一個學生在考前減少了復習時間。”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玉燭說,“雙季晚稻的實際畝產要想突破700公斤是很難的,目前,普通農民種植一般品種,每畝能夠產出550公斤已是頂尖水平?!?/p>

在經歷罕見低溫寡照天氣后,第三代雜交水稻品種仍然表現相對穩定,還具有抗病、抗寒和抗倒等特點。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被袁隆平視作突破水稻畝產“天花板”的關鍵。

測產當天,綿綿陰雨絲毫擋不住人們收獲的熱情。國家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廣德福等領導全程見證,第三代雜交水稻衡南示范區測產專家組由3位院士和4位候選院士組成,另有39位研究員、教授親臨現場觀摩。測產專家面對陰雨天氣的影響,還商議了提高測產準確度的方案。30畝試驗田被現場劃分為13個地塊,隨即抽取其中3個進行測產,測產過程包括繞天查看、去雜稱重、測量水分等環節,耗時約3小時。經過這些步驟后,專家現場宣布“叁優一號”晚稻實收結果為平均畝產911.7公斤,加上前面早稻的619.06公斤,雙季稻畝產達到1530.76公斤,實現了1500公斤高產攻關目標,并創下世界紀錄。

“More than excited!”正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通過電視直播收看測產情況的袁隆平,聽到測產結果后非常激動,雙手不停地揮舞著,像個孩子,并開心地飆起英語來。

袁隆平還在5G視頻連線中稱贊田間管理者陳太佳:“小伙子,你很不錯,種田的水平很高啊,辛苦了!”這個袁老口中的“小伙子”, 56歲的陳太佳,很快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農民。

就在測產前不到兩個月的9月7日,袁隆平許下了90歲生日愿望:希望自己90歲陽歷生日時,第三代雜交水稻兩季畝產3000斤。當高產愿望成真,袁隆平欣喜地說:“3000斤意味著離‘禾下乘涼夢更近一步,意味著中國人把自己的飯碗端得更牢了?!?/p>

雙季稻畝產3000斤首次在湖南實現,對雜交水稻之鄉可謂是錦上添花,衡南更是功不可沒。這首次現場測產正是農科項目“三一工程”的一部分?!叭还こ獭比Q為“‘三分地養活一個人糧食高產綠色優質創新工程”,由袁隆平2016年提出,湖南省政府確立。工程技術團隊選擇了多個示范基地,開展以第三代雜交水稻為核心的雙稻高產攻關示范,最終在衡南實現了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就在“大考”過后的第二日新聞發布會上,袁隆平向外界公布,將目前實施的“三一工程”升級為“兩一工程”,并向全省、全國水稻產區推廣衡南經驗,為國家的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就在收割后的一段時間,衡南這片稻田還吸引不少人前來打卡。

羅先生從黑龍江趕過來,乘坐飛機轉高鐵再坐出租車,專程來看這片“神奇試驗田”。他沿著稻田地,仔細撿拾剩下的稻穗,用手機興高采烈地自拍起來,還發到了朋友圈,引來眾多圍觀點贊;幾位網絡大咖專門做起直播來,并將有幸拾到的稻穗留作紀念,拿回去好好裝裱;還有一些游客游興未了地說,要把撿到的超級稻帶回家鄉,作為禮物送給好友。真是別有一番情趣和氣派了。

我還在現場看到,有塊巨大的廣告牌矗立在田邊,廣告牌上橫寫著六行大字:

第三代雜交水稻“叁優一號”

畝產1500公斤試驗田

超級稻的超級保姆

2020年11月2日在衡南縣清竹村

晚稻測產達911.7公斤,雙季稻畝產超1500公斤

超世界紀錄

字的背景圖生動感人:藍天白云,飛機在空中飛,大地上一片金黃黃的水稻,袁隆平正在田間樂呵呵地查看水稻的長勢,并用農夫般的巧手小心翼翼地撫摸他的“孩子”們。袁隆平,不愧是“超級稻的超級保姆”。

我趕忙拍攝下來,也算是一個意外收獲。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日本學者渡部忠世在《稻米之路》一書中說,絲綢之路是貴族的,稻米之路是大眾的,反映出稻米之路較絲綢之路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意義更為重大。

自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起,袁隆平技術團隊開始了超級雜交稻攻關。2000年、2004年、2011年和2014年實現大面積示范,分別實現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目標。第三代雜交水稻從2011年開始選育種子,近5年又突破每公頃16噸、17噸的目標。2017年,世界水稻平均每公頃產量僅4.61噸,而我國雜交水稻平均產量每公頃達7.5噸,在世界遙遙領先。2017年開始試種第三代雜交水稻,“叁優一號”是優良品種。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蒞臨衡南縣雜交稻基地實地考察,寫下了一段“平民總理給農民田埂讓路”的佳話。

2019年10月21日至22日,由袁隆平團隊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首次在衡南縣公開測產。此次測產由湖南省農學會組織中國農業科學院、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稻研究所、江西農業大學、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農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實施。經測產專家組評定,并公布測產結果,“叁優一號”取得一季稻畝產1046.3公斤的優異成績,在全世界首次突破雜交晚稻1000公斤大關。

巧合的是,測產這天剛好是袁隆平夫人鄧則的生日?!胺蛉撕汀⒆佣己苤匾 苯舆B參加了一個多小時的現場觀摩和測產評議會后,近90歲的袁隆平顯得十分疲憊,但他還是以這樣幽默的開場白接受媒體采訪。袁隆平口中的“孩子”,當然是指自己心心念念的第三代雜交水稻了。

原來,第三代雜交水稻在全國有近百個試驗示范基地。而在眾多基地中,衡南基地預產估計最高,這便是最終選擇在衡南測產的原因。俗話說得好,好馬配好鞍。衡南縣是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和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縣,這個百里挑一的地方位于湖南省東南部,農業生產一直以種植水稻為主。早在2008年,經袁隆平同意,衡南縣農業局被確定為超級稻高產攻關協作單位。2013年,衡南縣在車江鎮白水村超級稻基地取得了畝產803.32公斤的成績。這3年來,衡南第三代雜交水稻試驗基地創下全國“三連冠”的好成績,主要得益于實施推進的“三個規范”: 一是基地建設標準化,二是技術指導精細化,三是田間管理大眾化。有關人員分工明確,建立了定期工作機制,每天田間巡查、每5天田間記載、每10天召開技術會診。特別是禾苗移栽、配方施肥、曬田控苗、病蟲防控、抗旱保穗等關鍵時間節點的跟蹤指導、實地操作和監督整改工作,在把握農時季節、挖掘土壤潛力、發揮品種優勢、精耕細作(即實行良種、良田、良法、良態生產)等方面下工夫,統一農資供應和技術支持,建立全過程的工作、技術檔案。

相比于普通水稻,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究竟“超級”在哪里?

第一個“超級”:從外形上看,第三代雙季雜交水稻粗壯,稻穗多的有600多粒,是普通水稻穗的3倍。通過增加顆粒數量,從而提高產量。

第二個“超級”:在顯微鏡下,相比普通稻米,在長度基本一致的情況下,第三代雙季雜交水稻的米粒更“胖”,既有南方秈稻的長度,又有北方粳稻的寬度,集兩種稻米優勢于一身。

通過幾年時間的栽種,第三代雜交稻的勢頭越來越喜人,奇跡一年年攀升,一步步走向金字塔頂。

“梅開二度”。按農業農村部有關規定,在同一個生態區,必須連續兩年達到目標產量才叫攻關成功。作為第三代雜交稻的核心試驗示范基地之一,衡南縣已成為全國矚目的雜交水稻研究高地,雜交水稻試驗連續3年創造雜交水稻國內外最高紀錄,其優異成績載入世界雜交水稻發展史冊。衡南雜交水稻研究團隊成為袁隆平團隊的“超級外掛”,同袁隆平團隊協作攻關10年時間,持續凸顯了在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的貢獻。

“衡南縣2019年雜交水稻一季畝產量就突破了1000公斤,種兩季不就超過2000公斤了嗎?何還要攻關雙季畝產1500公斤?”有人拋出了疑問。

“目前畝產突破1000公斤的品種都是一季稻,也叫中稻。從我國水稻產區的普遍實際和栽培模式來說,同一塊耕地,種了一季稻就無法再種雙季稻?!焙想s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第三代雜交水稻項目主持人李新奇解答說,“分開比,中稻產量一般都比早稻和晚稻高,但合在一起比,中稻產量又高不過早稻加晚稻之和?!?/p>

多年來,袁隆平對衡南傾注了太多關注和熱情,生前多次來衡南視察、指導水稻生產,并為衡南親筆題寫“衡南農業,大有作為”“清泉農夫,名揚天下”,對衡南的農業發展寄予厚望。

三、雜交水稻值得推廣

袁隆平是2019年中國“共和國勛章”首批獲得者之一,這是中國的最高榮譽!

袁隆平,不愧當代神農!

衡南縣與古今神農都有著不解之緣。境內車江街道神農村建有神農祠,全縣至今還流傳不少關于神農的傳說,神農文化自古就是衡南的地標文化。

對于當代“神農”,甘宗恒感慨地說:“雖然袁院士已離開我們,但我們會沿著他的腳步繼續向前,接力‘袁夢計劃,傳承雜交水稻精神?!?/p>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安全關乎14億中國人的生存問題,關乎全人類的生存問題。中國是大米產量最高的國家,面積占全世界水稻面積的20%,產量卻占全世界大米總產量的近40%。這驚人的成績,和袁隆平從追求高產到更高產,從追求高品質到更高品質,從攻關雜交稻到耐鹽堿水稻,是分不開的。袁隆平在雜交水稻的跑道上,一直堅持到生命的最后歲月。半個多世紀來,歷經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發成功并大面積推廣后,如何在前兩代雜交水稻的基礎上揚長避短,獲得更加高產優質的雜交水稻新品種,第三代雜交水稻承擔起了探索重任?!叭炓惶枴睘榈谌s交稻,它集合了前面兩代雜交稻的優點,規避了前兩代雜交稻的缺點,制種和繁殖更簡便。相比前兩代雜交水稻所需的肥料和水,第三代雜交稻顯得更“低調”,這是第三代代雜交稻看得見的進步。

“‘叁優一號今年經歷了持續高溫天氣,去年又遭遇了低溫天氣,仍然打破了畝產紀錄,說明該水稻的適應性很好?!焙想s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表示,“接下來,希望通過推廣和總結成功經驗,讓廣大農民朋友增產增收?!?/p>

袁隆平的世界,就是水稻,就是科技。他的足跡遍布菲律賓、美國、意大利、日本等許多國家,還與一些國家的相關部門展開技術指導與研究合作,竭力傳播中國雜交水稻技術,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贏得了國內外高度贊譽,袁隆平還獲得了“拯救世界饑餓獎”。30多年來,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國際培訓班為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14000多名雜交水稻技術人才。在培訓班里,袁隆平平易近人,滿臉洋溢著笑容,與學員們時不時碰撞出思想火花,讓學員們記憶猶新。中國雜交水稻還被西方稱為“東方魔稻”,在水稻發展史上書寫了世界傳奇。

有外國人還給袁隆平起了一個外號——Father。

在那些老外的心里,袁隆平就是父親般的存在。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痹∑皆袘训卣f,“全世界有1.6億公頃的稻田,如果其中有一半稻田種雜交稻,按每公頃增產2噸算,可增產1.6億噸糧食,多養四到五億人?!?/p>

袁隆平還津津樂道一個故事:阿羅約總統邀請袁隆平訪菲。袁隆平在稻田里問當地農民:“這個稻把子重不重?”農民回答:“很重!”他又問:“你高不高興?”農民說:“很高興!”農民高興了,他就高興,不論他們是哪里的農民。不管哪里的農民,都尊稱他為“米菩薩”。

畝產突破1500公斤后,下一步目標是多少?袁隆平曾表示,目標就是一季稻畝產達1200公斤、雙季稻畝產達2000公斤,實現國家“禾下乘涼夢”。這是下一步的目標,也是新的考題。

雖然袁隆平離開了,但他的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正在逐漸實現。如今,中國雜交稻在亞洲、非洲的推廣種植面積超過700萬公頃,聯合國糧農組織還將雜交水稻列為解決糧食短缺的首選技術。多家外媒還認為,袁隆平是中國的科學英雄,雜交水稻技術不僅為中國帶來巨大的利益,也成為世界性的遺產。

生前態度和藹可親、生活幽默風趣的袁隆平,也給我們留下很多情真意切的心語。現摘錄幾句:

1.人就像一粒種子,各方面都要健康。

2.書本和電腦很重要,但是書本和電腦種不出水稻。

3.愿天下人都有飽飯吃。

4.不要害怕失敗。怕失敗的人最好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絕大部分實驗都是失敗的,不會那么一帆風順的。我不怕失敗。

5.盡管天上有一顆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處有我的照片,名字也經常出現在各種媒體上,但我絕對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因為我童心未泯,不喜歡古板,不喜歡一本正經。

6.作為一個科學家,不能迷信權威、迷信書本,也不能因為取得一丁點的成績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茖W是沒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創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創常新。

感懷萬里稻香,致敬不朽豐碑。11月15日上午,袁隆平追思會暨靈骨安放儀式在長沙市唐人萬壽園陵墓舉行。這位根植于泥土、一生研究水稻的老人,長眠在他深愛的土地上,為世人所敬仰。在悲傷和思念中,袁隆平院士家人和生前的同事、學生等前來送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羅錫文、鄒學校、劉仲華、劉少軍出席儀式。人們眼里噙滿淚水,默默陪著袁老走完他人生的最后一公里。

雖然袁隆平已經離我們而去,但是他的精神就像一顆種子,早已播撒在大地上,播撒在世界人民心中。

作者簡介:

徐文偉,湖南省衡南縣文聯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湖南省作協會員,出版報告文學《報春花:三湘大地改革見聞錄》,另有散文集《靜是一種方向》等2部;20余次獲省級和以上征文等級獎、副刊獎;文章散見《四川文學》《湖南文學》《奔流》等80余家報刊。

責任編輯/董海燕

猜你喜歡
水稻
水稻和菊花
幼兒100(2023年39期)2023-10-23 11:36:32
什么是海水稻
機插秧育苗專用肥——機插水稻育苗基質
有了這種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鹽了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水稻種植60天就能收獲啦
軍事文摘(2021年22期)2021-11-26 00:43:51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樣實現機插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40
中國“水稻之父”的別樣人生
金橋(2021年7期)2021-07-22 01:55:38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今日農業(2020年20期)2020-11-26 06:09:10
一季水稻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2
水稻花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亚洲香蕉久久|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人亚洲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色135综合网|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成人韩免费网站|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91在线播放国产| 伊人中文网|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主播|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国内精品免费| 91视频日本| 久久免费视频6|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小说| 日韩123欧美字幕|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91精品小视频| AV在线天堂进入|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狠狠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丝袜91|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日本91在线|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欲色天天综合网| 国产jizz|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男人天堂2018|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狠狠干综合|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理论片一区|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亚洲视频无码|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亚洲乱强伦| 伊人久久影视|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午夜综合网| 全部毛片免费看|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毛片yw|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福利| 99久视频|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日本日韩欧美|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五月婷婷导航|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国产精选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