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棟樑
(1.澳門科技大學 人文藝術學院,澳門 999078; 2.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 設計學院,廣東 珠海 519000)
非常規結構服裝屬于創意服飾設計的一個方向,主要通過服裝結構變化產生夸張或者特殊的造型,通過幾何空間思維和服裝結構創意思維的結合,進行幾何非常規結構服裝的設計創意,這也是近些年高校服裝設計課程中不斷探索和研究的課題之一。本文基于以上內容重點從幾何學和服裝結構學的角度研究創意服裝存在的規律和設計方法,通過理論研究與案例分析梳理出一套幾何非常規服裝結構設計方法,并進行創意設計實踐。
非常規結構指在常規服裝結構造型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結構技術、裝飾手法達到服裝造型的特殊效果。楊柳[1]按照服裝常規造型將非常規結構表現方法歸納為錯位法、重疊法、破壞法、立體法和傾斜法。姜睿[2]根據形式美法則比例、平衡、節奏與韻律、視錯、強調、變化與統一的協調將非常規結構線的造型特征歸納為轉移造型、夸張造型、不平衡造型、疊加造型、折疊造型和重復造型。
服裝中的非常規結構設計可歸納為結構性和解構性設計,結構性設計指在整體服裝結構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對局部結構進行夸張、重復、剪切等實現局部效果突出,解構性設計是將原有的常規服裝造型結構打散重組實現新的服裝造型和結構。
幾何非常規結構屬于非常規服裝結構的一種,按照其功能屬性可將幾何非常規結構分為結構型和裝飾型兩大類,其中結構型指幾何造型與常規服裝結構通過一定的技術方法如分割線和輔助材料如魚骨等通過服裝結構的原理方法產生關聯,具有結構上的依附性和連接性,二者之間結構關系緊密,共同構成服裝造型。裝飾型指幾何造型作為獨立的形式出現在常規服裝上,可以是直接的附加固定也可以是作為相對獨立的造型,與服裝主體結構關聯度較低,一般是通過互相補充來達到主題效果。
劉佟[3]從基于人體曲面變化幾何空間設計角度進行服裝結構技術研究;戎丹云[4]提出女裝造型設計中幾何模塊的概念,以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基礎廓形進行增、減、組合變化等進行結構組合設計。
根據幾何非常規結構的定義與分類,結合近幾年秀場中常見的不同類型的幾何結構服裝,本文梳理出了常見的幾何非常規服裝成型方法有:幾何結構性成型、新材料新技術成型、折紙技術結構成型和輔助材料編織成型4大類。
幾何結構性成型指常規服裝與幾何造型通過分割線結構方法產生結構關聯,使得幾何結構與服裝結構不再互相獨立,彼此通過連接線和分割線成為一體來實現空間結構造型,這種造型屬于典型的結構性設計。但也有些較大造型的立體幾何結構往往會運用棉花、海綿、絮填料等結合填充和絎縫工藝實現效果,如羽絨服。Comme des Garcons的作品經常能看到將幾何立體元素與服裝結合,通過面料塑形于結構分割實現非常規服裝結構造型,Comme des Garcons 2017 秋冬款見圖1[5]。

圖1 Comme des Garcons 2017 秋冬款
新材料新技術成型主要是運用新的科技材料借助新的技術實現輔助幾何造型成型,比較典型的是3D打印和激光切割技術實現服裝造型,這類技術成型需要前期的虛擬建模和精確計算,然后通過智能化設備實現,具有一次性成型零浪費的特點,3D打印技術在近幾年時尚領域也比較多見。如荷蘭設計師品牌 Iris Van Herpen近幾年發布的作品大量用到3D打印技術與服裝結合,2018春夏高級定制系列使用輕質紗類材料結合3D打印技術,服裝充滿科幻感與未來感。Iris Van Herpen 2018春夏高級定制服裝見圖2[6]。

圖2 Iris Van Herpen2018 春夏高級定制服裝
折紙幾何造型主要有3種形式,分別為平面折紙形態、半立體折紙形態和立體折紙形態[7],服裝設計領域,運用綜合的折紙形態標線方式主要采用硫酸紙、卡紙、杜邦紙、水系牛皮等傳統與新型紙質材料來實現幾何立體造型,這種造型往往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肌理感,通過折紙方式塑形的造型展開常是一片式結構。三宅一生擅長將折紙方法運用于服裝結構設計中,他提倡運用折紙的方式實現布料的一片式,從而減少浪費,提出“1325”設計理念,“1”代表一塊完整的面料,“3”代表三維立體的造型,“2”代表三維立體的造型轉變成折疊后二維的狀態,“5”代表多元的體驗和未來,服裝穿著于人體展開有無限的可能性[8], Issey Miyake 一片式連衣裙折疊展開效果見圖3[9]。

圖3 Issey Miyake 一片式連衣裙折疊展開效果
輔助材料成型主要采用鐵絲、魚骨、鋼圈、繩帶等材料通過編織、搭疊、纏繞等方式固定幾何空間造型,這類成型造型一般采用鏤空結構,因此常常作為支撐造型出現,如大禮服裙撐可以通過魚骨制作成A型骨架來支撐禮服裙造型。Guo Pei高級定制在近幾年的作品發布中,運用魚骨結合紗質材料將西方的哥特風格、巴洛克元素表現得淋漓盡致,Guo Pei 2018 秋季時裝見圖4[10]。

圖4 Guo Pei 2018 秋季時裝
通過以上4種不同成型方法比較可以發現,不同成型方法可以實現不同的立體空間幾何造型,且不同方法具有不同的特點,比如幾何結構成型主要注重服裝結構來實現造型,具有一定的技術要求;折紙幾何成型可以通過一片式結構實現幾何造型,且具有一定的肌理感和視覺效果;3D打印實現零浪費的基礎上還可以實現一次性成型[11];輔助材料成型主要以支撐性、填充性和裝飾性出現,可以實現較為夸張的設計效果。非常規結構成型方法及其特點如表1所示。

表1 非常規結構成型方法及其特點
在立體裁剪中,實現服裝立體空間造型,更加注重結構方法、面料效果和輔助材料,其中結構方法尤為重要。針對幾何結構與服裝的結合,主要有裝飾性幾何造型和結構性幾何造型,其中裝飾性幾何造型一般按照幾何學的邏輯思維獨立制作幾何體造型,跟服裝結構關聯不大,結構性幾何造型往往要考慮服裝結構和幾何體結構的關聯性,具有一定的結構技術,因此本文將重點研究探索結構性幾何非常規造型服裝的邏輯思維方法,尤其是幾何體結構與服裝結構產生關聯性結的研究。根據幾何非常規結構特點和立裁方法,可以按照以下邏輯思維和方法展開:先考慮常規結構部分,其次單獨考慮非常規結構部分,再次尋找常規結構與非常規結構之間的關聯結構,然后借助輔助結構技術手段和材料實現關聯造型,進而以新的輔助造型為基礎進行結構解剖與分解,最后按照服裝結構制版與工藝技術方法進行成衣轉化,幾何結構服裝造型立裁邏輯思維見圖5。這種造型由于幾何體結構屬于立體空間造型,因此在運用這類結構時需避免在人體曲面落差較大的部位出現,適合現在較平整的位置[12],且分割形態多以直線分割為主[13]。

圖5 幾何結構服裝造型立裁邏輯思維
非常規凸體造型制作過程及成品效果見圖6。在立裁這類服裝款式造型時,首先要分析其衣身與幾何體結構的特點,合體上衣結構上出現正方體和長方體結構,并且二者之間具有結構的連接性而非簡單附加。按照幾何結構服裝造型立裁的邏輯思維,首先制作基本合體上衣,再運用紙質材料制作長方體和立方體模型,確定其大小和位置,然后根據需要的款式造型將凸體放置于合體衣身相應位置并確定連接點和連接線,進而通過標記帶進行結構重新分割,將重新分割好的結構用數字標注清楚,最后按照標注順序依次分解獲得平面結構拓版裁料縫制組合成型。這種造型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分割線對常規結構和幾何非常規結構進行分解重組獲得新的結構造型,且分割的方法不同產生的平面結構也隨之不同,無論幾何體的數量、位置、造型如何變化,按照該思路進行結構立裁都可以迎刃而解。

圖6 非常規凸體造型制作過程及成品效果
非常規體造型結構制作與成品圖見圖7。

圖7 非常規體造型結構制作與成品圖
背部造型屬于非常規的幾何結構,按照前文思路可以通過77片平面結構實現,但是分割的方式不同平面展開的結構圖也不相同,可以說這種結構分割處理可以產生多種不同的平面展開結構,需要對服裝結構、幾何空間體造型有一定的掌握并靈活處理,不同的分割方式可以產生很多創意造型,但相對比較浪費布料[14]。
紙質材料與服裝結構造型設計密不可分,在服裝制版中,紙質材料往往用來作為平面紙樣或者面料來實現制版功能或效果,比如將紙質材料作為立裁的主要材料運用,同時紙質類材料也很容易通過折紙的手法實現幾何造型,不規律折紙效果與平面結構圖見圖8。折紙方法應用于服裝結構造型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①幾何褶皺肌理效果;②確定單位組織折線結構;③通過面料復合或者選用紙質材料實現面料挺闊性,面料背面規律或者不規律地畫好幾何解構性折線軌跡;④按照幾何褶效果按順序捏出凹凸折線褶痕;⑤根據服裝款式和人體體形借助人臺收縮部分結構實現合體造型,折紙類幾何塑形邏輯方法見圖9。

圖8 不規律折紙效果與平面結構圖

圖9 折紙類幾何塑形邏輯方法
立體裁剪中,通過折紙的方法來實現服裝的立體造型,可以是規律性的也可以是不規律性的。其中不規律折紙軌跡成型效果布局確定性,規律性的折紙軌跡可以實現結構的平衡和視覺肌理效果。本文通過V字形、菱形和回形3種不同的折紙軌跡探索折紙與服裝造型的創意實踐。
3.2.1 V字形軌跡塑形
這種造型主要是在紙類材料或者符合面料背面通過規律性的畫出V字形軌跡,然后根據效果需要對V字形輪廓進行折紙折出凹凸褶痕,以此形成褶皺激勵效果,褶痕的肌理效果隨著V字形角度、長短、疏密有直接的關系,V字形軌角度變化及其效果見圖10。這種造型軌跡一般橫向規律重復排列,縱向可以調整間距或V形角度,以此來形成變化的結構造型和褶皺肌理效果,V字形軌跡塑形及服裝效果見圖11。

圖10 V字形軌角度變化及其效果

圖11 V字形軌跡塑形及服裝效果
3.2.2 菱形軌跡塑形
菱形軌跡與V字形軌跡比較相似,可以說是2個V字形對稱組合而成的軌跡,這種軌跡造型由于具有一定的對稱性,故可以在不改變V字形角度的基礎上實現造型的變化,菱形軌跡塑形與服裝效果見圖12,通過V字形軌跡和菱形軌跡相結合可以實現球形結構造型,展開結構為一片式結構。

圖12 菱形軌跡塑形與服裝效果
3.2.3 回字形軌跡塑形
回字形軌跡區別于V字形軌跡、菱形軌跡,其軌跡具有閉合的特點,故需要在每個閉合正方形軌跡朝一個方向折布,相鄰軌跡折痕相反形成幾何肌理效果。通過前期不同硬度的非織造襯復合布料嘗試效果,運用合適挺括的布料復合黏襯后,裁取正方形布片在其背面畫出正方形軌跡,然后運用鑷子或者小刀沿著軌跡輕輕畫線,然后軌跡折出凹凸褶痕,最后通過縫合與人臺調整造型,根據不同方向、大小、數量的方形裁片進行正方形立體重組,實現幾何造型服裝和褶皺肌理,回字形褶皺肌理設計創意服裝見圖13。

圖13 回字形軌跡塑形及服裝效果
在立體裁剪中,立體幾何造型需要綜合考慮幾何學、服裝結構學并運用創意思維進行結構變化與創意設計,通過案例分析法和比較研究法對不同的幾何非常規結構服裝成型方法進行比較研究,并從幾何結構塑形和折紙幾何結構塑形2個方面開展創意設計實踐提出了塑形邏輯思維方法,得出以下結論:
①實現幾何非常規結構塑形可以通過幾何結構成型、新材料新技術成型、折紙技術結構成型和輔助材料編織成型4種方法實現,不同的方法可以產生不同的造型和肌理效果。
②幾何結構成型方法對于服裝結構的要求較高,需要綜合考慮幾何體結構和服裝結構之間的關系。
③折紙技術結構成型方法可以通過V字形、回字形、菱形等多種折紙軌跡實現幾何造型的同時可以產生特殊的視覺肌理效果,軌跡的疏密、大小、長短、角度直接影響著造型和視覺效果。
幾何學與服裝結構相結合,打破了傳統的結構設計思維,通過跨學科思維、新技術新材料實現新的服裝造型,為豐富服裝款式設計提升創意思維提供更多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