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春,郭帆帆,董 辰,聶百勝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應急管理與安全工程學院,北京100083)
2000 年以來,我國采取垂直管理的煤礦安全監察模式,國家、地方、企業各司其職,煤礦安全狀況明顯改善。但獨立的監察系統容易滋生內部腐敗。近年來“互聯網+”在監察行業的應用有效減少了這些問題,但“互聯網+”監管監察中數據信息采集、分析、設備的維護與運行、監督等均需依靠多個部門參與,利用“互聯網+”優勢,如果缺乏各參與方的有效協同,仍然無法高效監管監察。因此構建信息協同機制為基礎的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協同模式,使得監察參與方信息互通、職責明確,達到節省監察資源,提高監察效率的作用。目前協同模式應用較為廣泛[1-3],汪偉全[4]提出新冠疫情防控情境下的應急協同機制;黃浪,吳超等[5]通過提煉系統安全中“流”的概念,提出系統安全“四流”(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行為流)的協同思路;在煤礦監管監察領域,鄧云[6]通過研究國外煤礦安全監管主體協同情況,提出構建監管主體協同的煤礦安全監管模式;Lifei Fang[7]基于協同理論與互補增值原則提出一種協同互補的安全監察模式,達到多名監察員知識、經驗、能力、思維互補。監管監察中存在的時空不連續、第三方參與不足等問題尚未解決。為此,基于霍爾三維理論,構建基于協同管控平臺,國家、地方、企業、第三方機構、社會公眾、媒體等共同參與的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協同模型。
霍爾三維理論是一種基于時間維、邏輯維、知識維,將系統過程分為緊密銜接的7 個階段和7 個步驟,并考慮了為完成這些階段和步驟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其中任一階段和步驟都可進一步展開,形成分層次的立體結構體系[8]。該理論已廣泛應用于多領域:在系統風險管理領域,朱海[9]以霍爾模型來分析雄安新區建設過程中的系統問題,建立城市管理三維結構模型;在科研數據、情報工作方面,胡媛[10]構建工程化思維下科研數據需求管理的霍爾模型,提供可靠的引導分析模式。
霍爾模型主要應用于分析大型復雜系統來減少系統決策過程的失誤率和提高計劃制定的全面性。在“互聯網+”時代,煤礦安全監管監察信息具有多樣性、復雜性,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工作涉及多個部門,多個參與者之間的協同與合作,需要決策者從頂層設計的角度考慮,分階段分步驟,形成獨立的管理目標與手段。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將霍爾三維模型應用于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工作是可行的。
協同模式的6 個要素分別是國家監察機構、地方監管機構、煤礦企業、第三方機構、社會公眾、媒體。國家監察機構統籌協調,其決策受煤礦企業、地方監管機構的反饋以及社會公眾、媒體的輿論等影響。地方監管機構對煤礦企業監管,與第三方機構信息交流,接受國家監察機構的監察,接受社會公眾媒體的監督。煤礦企業將整改情況向國家監察機構、地方監管機構反饋。第三方機構對監管過程提供知識、技術支撐。6 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配合,不可或缺,多方參與機制構成要素結構關系如圖1。
2.2.1 協同模型構建
圖1 多方參與機制構成要素結構關系圖Fig.1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diagram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multi-party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建立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多方參與協同模型(因版面有限圖略),該模型沿著時間維(行政執法、風險辨識、隱患排查、隱患整改、整改反饋、信息發布),考慮邏輯維(包括確問題、確定目標、系統分析、系統綜合、優化、決策、實施)中每一步驟的監管內容,并將知識維(學科理論、專業知識、方法技術、數據信息)應用于分析過程。結合時間、邏輯、知識,通過組織分工,做到明確任務分工、監察責任清晰。
1)時間維。經典霍爾三維理論中時間維分為7個階段:規劃、計劃、研制、生產、安裝、運行、更新[11]。根據經典霍爾理論、多方參與協同模式的流程及特點,將時間維分為6 個階段:制定計劃、風險辨識、隱患排查、隱患整改、整改反饋、信息發布。
2)邏輯維。根據經典霍爾模型,邏輯軸是監管監察工作流程中每一階段所要進行的內容及決策實施的步驟。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過程中,邏輯維包括明確問題、確定目標、系統分析、系統綜合、優化、決策、實施7 個邏輯步驟。
3)知識維。知識維是在各階段,完成各步驟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學科理論、技能、數據、信息等。針對每一階段每一步驟所存在的問題,多方參與協同管控霍爾模型中知識維包括學科理論、專業知識、方法技術、數據信息4 大部分。
4)組織維。組織維存在于時間維、邏輯維、知識維所構成的三維立體結構中,主要作用是當確定了階段與步驟后,明確各個階段各步驟相應的負責人員,明確各參與方的職責,做到任務清晰、責任明確。從基于霍爾模型的多方參與協同管控模型來看,時間維揭示了監管監察工作各個部分間的聯系與規律;邏輯維是所要進行的任務內容及決策的思維步驟,知識維是各階段完成各步驟所需的理論、技術、數據支撐,組織維是各階段完成各步驟的主要人員安排。
2.2.2 協同機制研究
協同不是一致,而是互通。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協同機制包括資源協同機制、法律協同機制、利益協同機制、激勵協同機制、信息協同機制、主體協同機制。資源協同機制是指全國監察資源根據當地煤炭資源、煤礦安全情況重新分配,減少不同地區資源緊缺與浪費的矛盾。法律協同機制指的是避免地方法律法規與國家法律法規間的沖突。利益協同機制是各參與方在實現同一個共同利益的同時也能實現自身利益。激勵機制是在行政執法的處罰階段采取統一的獎勵與懲罰機制。資源協同機制、法律協同機制、利益協同機制、激勵協同機制主要應用于邏輯軸的決策步驟,在各參與方作出每一階段的決策時發揮作用。
信息協同是制定監察計劃、組織監察行為、資源配置的重要橋梁。為避免信息失真、信息不完整、信息延滯、信息收集繁瑣等問題。基于協同管控平臺,建立信息協同機制,通過主動信息上傳、數據挖掘獲取有效信息等方式實現協同管控。煤礦安全監察信息協同機制如圖2。信息協同機制通過協同管控平臺將監察機構、第三方機構、社會公眾、煤礦企業等分散力量緊密聯系,充分發揮監察機構的主導、行政管理職能,充分引導第三方機構、社會公眾等力量參與的積極性,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信息協同機制,實現監察信息準確、廣泛,及時、共享。
圖2 煤礦安全監察信息協同機制Fig.2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of coal mine safety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煤礦安全監管監察主體協同機制如圖3,結合協同管控平臺,通過合理設置權限,將參與煤礦安全監管監察的各部門、各層級有效融合起來,實現協同高效,動態交互。在制定計劃階段明確問題、確定目標步驟,監察方在監察之前通過協同管控平臺了解企業最近接受過的來自其他部門的檢查記錄,再制定監察計劃以免重復,并在監察結束后及時上傳記錄。第三方機構中專業服務機構、科研機構的參與是將知識軸貫穿于時間軸與邏輯軸中,提供監察過程中專業知識、方法技術。煤炭協會起到監督作用,如煤炭協會通過協同管控平臺查看某煤礦企業記錄,若發現問題及時向司法機關等部門報備,若發現企業長期以來事故頻發、整改不利,向國土資源、建設、銀行等相關部門通報,實行安全生產信用掛鉤聯動制度。媒體、社會公眾對國家監察機構、地方監管機構、煤礦企業起監督作用,及時舉報,及時處理。
圖3 煤礦安全監管監察主體協同機制Fig.3 The main body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coal mine safety supervision
為方便說明與理解霍爾模型中各體系之間的關系,通過建立霍爾活動矩陣,其中時間維、知識維與組織維的矩陣關系見表1,如A11為制定計劃階段所需要的學科理論知識,A22為風險辨識階段所需要的專業知識。風險辨識階段霍爾活動矩陣—時間維、邏輯維與組織維見表2,每一個矩陣塊為在監管監察工作中每一階段詳細的步驟與工作內容,如B11為行政執法階段需要明確哪些問題,B22為風險辨識階段如何確定目標,組織維中人員1~66 為一步驟的參與者,可以是機構、社會、媒體、個人等,每一個參與者均可通過協同管控平臺了解其他參與者的動態,每個階段、每個步驟又可拆分為更具體的活動。
表1 多方參與協同模式霍爾活動矩陣—時間維和知識維Table 1 Multi-party participation collaborative model Hall activity matrix-time dimension and knowledge dimension
表2 多方參與協同模式霍爾活動矩陣—時間維和邏輯維Table 2 Hall activity matrix of multi-party participation in collaborative mode-time and logical
在時間維、邏輯維、知識維的基礎上添加組織維,如B11行政執法階段,明確問題是整個過程的關鍵步驟,選擇經驗豐富的多個監察人員共同參與,全面、全方位、多角度明確行政執法中可能涉及的所有問題,以此類推,通過這種分階段分步驟多方參與協同管控的監管監察模式,使得監管監察工作的每一個活動細節都有明確的管理目標、管理內容、管理方法以及管理人員。
選取多方參與協同管控模式霍爾模型中某一點,以監管監察過程中風險辨識階段為例,揭示霍爾模型在該模式中的指導意義。時間維和邏輯維組成策略維,策略維和知識維的霍爾活動矩陣見表3。
表3 風險辨識階段霍爾活動矩陣—策略維和知識維Table 3 Hall activity matrix at risk identification stagestrategy dimension and knowledge dimension
通過邏輯維的思維過程,將風險辨識階段分為7 個步驟:B21為風險辨識階段明確問題,B22為風險辨識階段確定目標,B23為風險辨識階段系統分析,B24為風險辨識階段系統綜合,B25為風險辨識階段優化過程,B26為風險辨識階段作出決策,B27為風險辨識階段決策實施。表3 中矩陣塊代表的含義是風險辨識階段某一步驟所涉及的知識與參與者,如B211為風險辨識階段明確問題步驟中所需要的學科知識以及協同管控人員安排、資源配置、信息獲取方式、法律基礎、激勵機制、利益機制等。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仍是煤炭為主體能源的格局。隨著監察技術與理念的改進,通過加大地方政府的監管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以及工作環境改善、礦業機器人的研發、遠程信息采集等,煤礦安全監管監察的重點逐漸關口前移。
在近些年的煤礦安全監管監察研討中,專家們逐漸注意到全員參與的重要性,如神華集團在2007年起,實行了風險預控管理體系,風險預控體系包括1 個流程、2 理論、5 個部分,開發了1 套信息化軟件,包括高級管理層子系統、職能部門子系統、基層單位子系統、公共查詢系統,實現監察信息的公開與查詢、實現全員參與監察[12]。神華神東公司推行煤礦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前后(即2008 年與2006 年)比較,設備故障停機率下降了76.9%,人員不安全行為下降了80%,百萬噸死亡率下降了83%,基本消除了較大以上事故和重大險情。
神華集團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將制度措施落實到每個崗位,建立閉環式的安全監管體系,將執行變成習慣。此外,2019 年12 月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印發《煤礦整體托管安全管理辦法(試行)》,煤礦整體托管也是一種引入第三方監管的方式。
案例分析告訴我們:信息公開、多方參與煤礦安全監管監察是十分有效的。但現有模式未細化參與方的任務,容易出現推卸責任現象。基于霍爾三維理論的多方參與協同模型將監管監察任務分層次分階段,參與者都能更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依據的理論、方法是什么,將煤礦安全監管監察程序化、體系化,并適用于任何行業的監管,應用前景廣闊。
煤炭作為主體能源,研究煤礦安全監管監察是行業熱點話題。基于霍爾三維理論,研究多方參與機制的構成要素結構關系,基于霍爾三維結構的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多方參與協同模型,在霍爾模型與協同理論的基礎上,清晰地將監管監察工作分為6個階段7 個步驟,有利于監察工作的計劃與開展,有利于參與者責任落實。通過霍爾活動矩陣更系統梳理時間維、邏輯維、知識維之間的關系,理清分階段分步驟的具體方法。通過對神華集團風險預控機制的案例分析,明確多方協同的必要性及多方參與協同模型的可行性。在后期的研究中將進一步考慮影響協同模型的因素,以及研究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更好地完善協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