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蒙,張東穎,李依霖,李蕊,李穎,薄海欣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下稱新冠肺炎)作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嚴重威脅著我國公眾的身心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頒布的《關于做好兒童和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兒童和孕產婦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1]。研究表明,孕婦對病毒性呼吸系統感染的炎癥應激反應性較高,尤其對于孕中晚期婦女,由于妊娠增加了心肺負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更易激發呼吸窘迫綜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癥,危及孕婦生命[2-3],甚至導致孕婦及胎兒死亡。妊娠期間,由于身體激素分泌的變化,孕產婦本身容易出現心理波動,對突發公共事件產生更大的生理心理反應[4]。因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關注孕產婦的心身健康尤為重要。本研究聚焦疫情下孕產婦這一特殊群體,探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孕產婦的焦慮、抑郁水平及影響因素,為醫務人員對孕產婦圍生期甚至更長時間內給予針對性心理護理提供參考。
1.1對象 2020年2月22日至3月5日,方便抽樣,選取遼寧、北京、山東、青海、河南、江蘇、湖北、四川、江西、廣西、廣東、新疆12個省市/自治區14家三級醫院的孕產婦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20周歲;發現懷孕正式就醫建檔者;意識清楚,可獨立完成問卷調查;知情同意,自愿參與調查。排除標準:患有精神障礙疾?。缓喜乐厝焉锊l癥者;胎兒異常需引產者。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①一般資料調查表。研究者自制,包括孕周、年齡、職業、學歷、區域、所在城市新冠肺炎感染人口密度、就醫情況、是否因疫情延誤產檢、是否有家人感染等。②患者健康問卷抑郁癥狀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PHQ-9)[5]。由9個條目組成,用于評估過去2周抑郁癥狀的發生頻率。每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0=完全不會,3=幾乎每天??偡?~27分,0~4分為沒有抑郁,5~9分為輕度抑郁,10~14分為中度抑郁,15~19分為中重度抑郁,20~27分為重度抑郁。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01。③廣泛性焦慮量表(7-ti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 GAD-7)[6]。由7個條目組成,采用4級評分,0=完全不會,3=幾乎每天。總分0~21分,0~4分為沒有焦慮,5~9分為輕度焦慮,10~14分為中度焦慮,≥15分為重度焦慮。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18。④一般健康問卷(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12)[7]。用于評估個體近1個月的心理健康水平,問卷共12個條目,積極和消極條目各半。選擇“完全沒有”或“與平時一樣多”均計“0分”,選擇“比平時多一些”或“比平時多很多”計“1分”,總分0~12分,得分越高,說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差。本研究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95。
1.2.2調查方法 借助網絡問卷調查平臺將問卷編制成電子問卷,發送至選定醫院的護理部主任或產科護士長,確定該院調查員,研究者通過一對一線上視頻會議,對各醫院調查員進行培訓。由調查員引導門診或住院分娩孕產婦進行掃碼并采用統一的指導語指導孕產婦完成問卷填寫。為保證調查質量,本研究通過預實驗,完善問卷設計,同時,問卷進行了禁止重復作答、必答項、邏輯檢查項等設置保證提交數據的準確性。本次調查共回收1 263份問卷,剔除2份填寫錯誤問卷,有效問卷1 261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9.8%。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一般心理健康狀況與焦慮、抑郁的關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孕產婦焦慮、抑郁的危險因素。檢驗水準α=0.05。
2.1調查對象的一般資料 1 261名孕產婦年齡21~47(30.13±4.57)歲;孕早期89例,孕中期274例,孕晚期525例,產褥期373例;中西部地區422例,北部419例,東南部420例。所在城市感染人口密度:<1 000例799例,≥1 000例462例。
2.2孕產婦心理健康狀況的單因素分析結果 按照PHQ-9≥5分為抑郁陽性,1 261例孕產婦中,發生抑郁349例,發生率27.7%。按照GAD-7≥5分為焦慮篩查陽性,1 261例孕產婦中,發生焦慮180例,發生率14.3%。孕產婦抑郁、焦慮單因素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項目,分別見表1、表2。

表1 孕產婦抑郁的單因素分析(n=1261) 例(%)

表2 孕產婦焦慮的單因素分析(n=1261) 例(%)
2.3孕產婦心理健康狀況的多因素分析 根據以上單因素分析結果,將有統計學意義的影響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表4。

表3 孕產婦抑郁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表4 孕產婦焦慮的Logistic回歸分析
2.4一般心理健康狀況與抑郁、焦慮的關系 經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孕產婦的一般心理健康狀況得分與抑郁、焦慮得分呈正相關(r=0.623、0.670,均P=0.000)。
3.1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國孕產婦抑郁、焦慮發生率高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圍生期抑郁在全球的發病率高達25%[8]。我國一項納入6 923例孕婦的橫斷面調查顯示:孕產期抑郁發生率為23.15%[9]。本研究顯示,孕產婦的抑郁總體發生率為27.7%,高于相關研究數據。這與Sun等[10]研究報道一致。分析其原因為:激素水平變化、身體不適感出現、擔心自己感染新冠肺炎影響胎兒發育等原因共同導致抑郁發生率較高。研究證實,產前、產后抑郁之間存在較強的聯系,產前抑郁增加了產后抑郁的危險性[11]。產后抑郁是圍生期女性最常合并的情感障礙之一,全球發生率為17.7%[12]。提示對有抑郁傾向的孕產婦進行早期心理干預,可有效預防產后抑郁的發生。娠期婦女由于生理心理變化較大,容易產生焦慮情緒[13]。本研究顯示,孕產婦焦慮總體發生率為14.3%。一項來自我國匯集3 113名孕產婦且同測量工具的研究顯示,我國孕產婦焦慮的整體發生率為3.2%[14]。由此可見,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了孕產婦的心理健康。疫情期間醫務人員應常規評估孕產婦焦慮、抑郁水平,并提供早期心理干預。
3.2孕產婦抑郁、焦慮的影響因素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因疫情延誤產檢、疫情對孕產婦圍生期造成影響是疫情期間孕產婦焦慮、抑郁的共同影響因素,且與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關。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正常的社會及就醫秩序,有些孕婦可能因為醫院醫療秩序變化無法產檢或擔心就醫存在感染風險而延誤了產檢,胎兒健康情況無法正常監測或評估。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使入院分娩流程復雜化、增加產褥期孕產婦及胎兒感染風險,從而增加孕產婦焦慮、抑郁發生的風險。相關研究表明,孕婦更易受到生活事件的影響,且對孕期發生的事件,孕婦易主觀擴大其影響,形成應激性心理和行為,加重不良心理反應[15]。新冠肺炎作為重大突發性創傷事件,使孕產婦形成應激性心理,導致情緒低落、失眠等,影響心理健康水平。孕產婦心理健康狀態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緩解,會導致心理障礙的進一步發展,造成焦慮、抑郁。
根據研究結果,文化程度是疫情期間孕產婦抑郁產生的影響因素,文化程度高的孕產婦抑郁情緒越嚴重,這與肖美麗等[16]研究相反,分析原因可能為:疫情背景下,面對各種途徑的國內外報道和信息,學歷高的孕產婦可能關注更多,一方面容易造成信息過載,導致孕產婦認知負荷,進而產生疲憊、情緒低落等;另一方面,面對消極的疫情信息,孕產婦可能長時間沉浸在消極情緒中,容易導致抑郁發生。在分娩醫院獲得疫情防控知識是孕產婦抑郁的保護因素。此外,家人確診感染的孕產婦焦慮癥狀是家人無感染孕產婦的9.313倍。因此,醫療機構應加強對孕產婦的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傳播權威疫情信息,普及科學防控知識,指導做好個人防護,以緩解孕產婦壓力。
綜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面對孕產婦,應做好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心理。醫務人員應根據不同影響因素提供個性化心理干預。利用信息化技術和互聯網診療途徑,開展孕產婦線上問診以及??谱o理線上咨詢等,保障正常的醫療秩序,以降低因疫情延誤產檢對孕產婦的心理影響;使用簡單的心理測評工具對孕產婦心理健康水平進行初步篩查,根據篩查結果提供針對性指導;在做好院感防控的基礎上,醫護人員應加強對孕產婦的科學防護指導,減輕孕產婦擔心感染的顧慮;增強對孕產婦心理健康狀況識別及支持,通過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保健手冊、指導心理調適方法等措施,促進孕產婦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