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璇,嚴 妙,劉 霞,劉 枝,田雯雨,肖澤梅
(長沙醫學院護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219)
我國人口老齡化日趨嚴峻,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預計2030年將增至6.3億人,2050年將達到9.4億人,屆時將達到全球老年人口的45%[1]。老年人免疫力較弱且慢性病多,就醫需求大,傳統依靠家庭的養老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老年人的照護需求[2]。如今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人員短缺,在校護生作為臨床護理人員的后備力量,大部分對從事養老照顧意愿不強[3]。同理心是一種在對對方內心世界、情感內容及意義進行準確感知,與對方順利溝通并產生共鳴的一種交流方式[4]。同理心的高低影響了護生對患者的態度,且加強護生同理心教育會相應改善其對老年人的態度[5],護生對老年人態度越積極,從事養老照顧意愿越強[6]。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與同理心的相關性,在此基礎上為提高在校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水平提供依據,為護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在老年護理發展和老年護理工作上提供可行性建議。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于2019年5—6月選取湖南長沙3所高校362名在校本科護生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全日制在校本科護生;知情同意并自愿參加本次調查。排除標準:調查當日請假或特殊原因不能參加者。
1.2.1 一般資料問卷 包括性別、年級、家庭所在地、是否獨生子女、護理專業是否為第一志愿、是否接受過老年護理教育、是否被老人照顧過、是否照顧過老人、是否曾與老人同住、是否有與老人相處的經歷等。
1.2.2 護生老年護理擇業動機問卷 采用程敏[7]編制的護生老年護理擇業動機問卷中的價值分問卷,價值分問卷包括興趣、實用性、重要性、代價4個維度14個條目,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90。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計1~5分,得分越高說明護生對老年照護工作的意向性越強烈。
1.2.3 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 由馬莉[8]翻譯Hojat等[9]編制的Jefferson同理心量表,包括觀點選擇、情感護理、換位思考3個維度,共20個條目,Cronbach’s α系數為0.83。采用Likert 7級評分法,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計1~7分,得分越高說明同理心越強。根據各維度所含條目不同,分析時選用得分指標[8]來評價各維度得分情況,其計算公式為:得分指標=(該維度得分/該維度總分)×100%。
采用統一指導語向護生解釋問卷調查的目的和填寫方法,由護生匿名填寫,當場收回并檢驗問卷有效性。本次調查共發問卷422份,回收有效問卷36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85.8%。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進行描述,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進行描述,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和兩獨立樣本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
表1 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與同理心得分情況(±s,分)

表1 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與同理心得分情況(±s,分)
項目 條目數 條目均分 得分范圍 實際得分 得分指標(%) 排序從事養老照顧意愿總分興趣代價實用性重要性同理心總分觀點選擇情感護理換位思考14 33352 0 10 82 3.27±0.53 3.60±0.70 3.45±0.78 3.25±0.59 2.97±0.63 5.35±0.58 5.60±0.65 5.12±0.73 5.04±1.08 14~70 3~15 3~15 3~15 5~25 20~140 10~70 8~56 2~14 45.72±7.41 10.79±2.09 10.36±2.33 9.74±1.76 14.83±3.17 107.04±11.60 56.01±6.48 40.96±5.85 10.07±2.15 65.31 71.93 69.06 64.93 59.32 76.45 80.00 72.89 72.14-1234-123
表2 不同特征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與同理心得分比較(±s,分)

表2 不同特征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與同理心得分比較(±s,分)
項目 人數及占比[n(%)]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 同理心得分 統計量P 得分 統計量P性別男女年級50(13.8)312(86.2)43.14±8.51 46.13±7.15t=2.6680.008100.52±14.12 108.09±10.82t=3.6250.001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家庭所在地城鎮農村是否獨生子女45.91±7.92 45.44±6.87 45.86±7.62 44.90±6.77 46.08±7.67 F=0.1520.859 102(28.2)138(38.1)122(33.7)112(30.9)250(69.1)94(26.0)268(74.0)278(76.8)84(23.2)F=1.0070.390 t=1.4000.162 106.85±12.08 106.06±11.74 108.32±11.02 105.83±12.46 107.59±11.19t=1.3330.183是否45.98±6.87 45.62±7.61t=0.4000.690t=0.7930.428護理專業是否為第一志愿是否45.62±7.67 46.04±6.52t=0.4510.652t=0.1960.845是否接受過老年護理教育是否172(47.5)190(52.5)t=1.9230.026 107.69±10.04 106.65±11.86 106.98±11.93 107.26±10.54 108.60±10.83 105.64±12.13t=2.4410.015是否有與老人相處的經歷是否t=0.6900.490106.87±11.83 109.18±8.43t=1.0130.312是否曾與老人同住是否46.50±7.68 45.01±7.11 45.79±7.37 44.79±8.03 46.43±7.62 44.72±7.02t=2.1770.030107.81±12.25 105.98±10.61t=1.4860.138是否被老人照顧過是否334(92.3)28(7.7)210(58.0)152(42.0)318(87.8)44(12.2)45.77±7.51 45.32±6.77t=0.3790.705t=0.9970.320是否照顧過老人是否213(58.8)149(41.2)46.32±7.48 44.85±7.26t=1.8590.024t=0.5910.554與老人關系好一般差是否愿意從事老年護理工作F=8.6660.003 107.27±11.69 105.41±11.00 106.74±12.52 107.48±10.20 107.56±11.64 103.67±10.97 0 F=4.7320.030是否314(86.7)48(13.3)0(0.0)182(50.3)180(49.7)t=15.112<0.001110.79±10.71 103.26±11.28t=6.509<0.001是否看好老年護理發展前景是否338(93.4)24(6.6)46.16±7.26 42.81±7.80 0 50.30±5.41 41.08±6.18 46.24±7.15 38.33±7.19t=5.230<0.001107.69±11.05 98.00±15.34t=3.0380.006

表3 在校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與同理心的相關性(r)
由表1可知,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條目均分為(3.27±0.53)分,處于中等水平,此結果略高于畢翻等[3]對一年級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的研究結果,可能與調查對象年級不同有關。畢翻等[3]調查的是一年級本科護生,而本研究對象包括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在校本科護生。大三護生系統性學習過老年護理知識和技能操作,從事老年護理意愿較強[10],與王開等[11]對本科護生擇業意愿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的現狀不容樂觀,亟待進一步提高。考慮是本科護生在校學習期間,在對老人消極印象及職業價值觀不成熟的前提下,其從事養老照顧意愿不強。護生老年護理擇業動機問卷的4個維度中,得分指標從高到低分別是興趣、代價、實用性、重要性。興趣維度得分指標最高,表明護生愿意從事養老照顧的第一考慮是興趣,這與Jirwe等[12]的研究結果“護生選擇護理工作的最強動機是個人興趣”一致。重要性維度得分指標最低,可能與護生在生活中面臨理論實踐考試、就業競爭等諸多壓力有關。再加上老年護理課程體系研究在我國高校護理教育中才剛剛起步,存在課程病例較少、學科交叉重復、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13],導致專業性與規范性不強,使提護生認為從事老年護理不能實現自身價值。
由表1可知,362名本科護生同理心條目均分為(5.35±0.58)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與項俊之等[14]對五年制高職護生同理心及影響因素分析的結果較一致,考慮可能與人文教育逐漸深入有關,在文化大發展的背景下,護生能夠心理換位,理解他人情緒,影響其同理心水平。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3個維度得分指標從高到低分別是觀點選擇、情感護理、換位思考。觀點選擇維度的得分指標最高,表明本科護生受學校教育與社會價值觀熏陶,在處理問題時,其觀點往往與主流意識形態相符。換位思考維度的得分指標最低,可能與社會、家庭因素造成太過自我有關,表明本科護生換位思考能力較低,事物認知上存在偏見和恐懼,對差異的接納與尊重不夠,難以從患者角度考慮問題。
由表3可知,362名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與同理心呈正相關(r=0.504,P<0.01);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各維度與同理心各維度均呈正相關(P<0.01),表明同理心越強的個體從事養老照顧意愿越強烈。原因可能是同理心的高低影響了本科護生對患者的態度,加強護生同理心教育會改善其對老年人的態度[15],而對老年人的行為態度會影響從事養老照顧意愿[16],因此,同理心水平越高,從事養老照顧意愿也越強烈,可以通過提高本科護生同理心水平來增強其從事養老照顧意愿。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維度與同理心維度相關系數較高的是興趣與觀點選擇(r=0.466),興趣與觀點選擇呈正相關,考慮是個體興趣會引導個體跟隨內心的選擇,表現為符合自身期望,從而選擇從事老年護理工作。
由表2可見,針對從事養老照顧意愿得分的比較,362名本科護生在性別、是否接受過老年護理教育、是否曾與老人同住、是否照顧過老人、與老人關系、是否愿意從事老年護理工作、是否看好老年護理發展前景方面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女性從事養老照顧意愿得分相對較高,可能與社會賦予女性的定位角色偏向“賢妻良母”型,女性相對的細致及耐心同社會期待相符有關。接受過老年護理教育的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得分相對較高,可能與接受過老年護理教育的護生老齡化知識水平高有關,從而增加了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能力、信心、意愿。曾與老人同住的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得分相對較高,可能與護生同老人一起生活,更了解老人,態度也更積極,也趨于正向有關。照顧過老人的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得分高于沒有照顧過老人的本科護生,可能與在照顧老人的過程中,護生共情水平提高,能換位思考有關。與老人關系好的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得分高于與老人關系一般的本科護生,與老人關系好可能對待老人的態度更加積極,從而增強從事老年護理意愿。愿意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得分高于不愿意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本科護生,可能與主觀意愿影響其職業價值觀有關[17]??春美夏曜o理發展前景的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得分相對較高,可能與老年護理發展的前景好,工資薪酬豐厚,從而吸引護生擇業傾向有關[18]。
由表2可見,362名本科護生在性別、是否接受過老年護理教育、與老人關系、是否愿意從事老年護理工作、是否看好老年護理發展前景方面的同理心得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女性同理心得分相對較高,可能與在我國傳統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女性處于弱勢地位,更能理解弱小者,同時女性較男性更傾向于感性思維有關。接受過老年護理教育的本科護生同理心得分相對較高,可能與其老齡化知識水平高,情感遷移能力隨之增強有關。與老人關系好的本科護生同理心得分高于與老人關系一般的本科護生,可能與對待老人態度積極的護生能設身處地為老人著想有關[19]。愿意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本科護生同理心得分相對較高,可能與老人是弱勢群體,選擇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本科護生更易被激發出同理心有關??春美夏曜o理發展前景的本科護生得分高于不看好老年護理發展前景的本科護生,可能與認可老年護理發展前景好的本科護生,其職業認同感較強,同理心水平較高有關[20]。
本科護生從事養老照顧意愿處于中等水平,同理心處于中等偏上水平,采取對策來提高其從事養老照顧意愿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醫學院校教育者在教授護生老年護理知識和技能操作時,注重對護生興趣的培養,通過多種教學內容和方法使護生消極、偏見態度減少,讓護生了解老人,從而喜歡與老人相處;也要注重提高護生的同理心水平,可以通過加強心理等人文課程建設,使護生意識到同理心的重要性并有意識地培養同理心。另一方面,臨床實踐帶教教師需加強同理心與老年護理知識,有意識地培養護生在實習中的同理心,并引導其關懷老人,使護生增強從事養老照顧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