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錦均 李琳紅 梁木華 鄭燕冰
東莞市濱海灣中心醫院 523900
膿毒癥屬于一種炎性、全身性的反應綜合證,該病癥除了病情十分嚴重外,其病死率極高。膿毒癥患兒病情危重、進展迅速,可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預后較差。早期診斷對改善患兒預后意義重大。現階段,臨床上對膿毒癥常采用生化檢驗法進行診斷,且臨床發現小兒發生膿毒癥時,其血液中PCT、CRP、Lac水平會出現明顯變化[1-2]。因此,本研究探討了PCT、CRP、Lac 在小兒膿毒癥早期診斷中的價值,旨在為臨床診治膿毒癥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00 例膿毒癥患兒作為觀察組,其中50 例嚴重型膿毒癥患兒為I 組,50 例非嚴重型膿毒癥患兒為Ⅱ組;另選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體檢的50 名兒童作為健康組。所有受檢兒童家長均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同時排除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糖尿病以及精神疾病者。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Ⅰ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7.95±2.18)歲(2~13歲);病程(5.74±2.17)d(2~10 d)。Ⅱ組中男26 例,女24 例;年齡(7.91±2.44)歲(2~12 歲);病程(5.71±2.33)d(2~11 d)。健康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齡(7.87±2.10)歲(2~14 歲);病程(5.70±2.02)d(2~10 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可進行對比。
1.2 檢測方法 在所有受檢兒童入院24 h內抽取其4 ml空腹靜脈血,使用離心機進行血清分離(離心機需在4℃環境下使用,轉速為3 000 轉/min,離心半徑5 cm,離心時間為10 min),然后將血清置于-80℃環境下保存待檢。PCT采用雙抗夾心免疫熒光法進行檢測,儀器選用Lumat LB9507 化學發光分析儀;CPR 采用免疫比濁測量法進行檢測,儀器選用美國Im-mage 800 貝克曼特種蛋白儀。Lac 測定方法為抽取橈動脈肝素抗凝動脈血0.5 ml,使用GEMPremier 3000全自動血氣分析儀定量檢測,計算6 h以及24 h乳酸清除率。
1.3 觀察指標 對比3 組受檢兒童PCT、CRP、Lac 水平之間的差異。根據預后情況分為存活組83 例和死亡組17例,比較兩組PCT、CRP、Lac水平之間的差異。PCT>2 μg/L代表陽性;CRP>80 mg/L代表陽性。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PCT、CRP、Lac水平均采用()表示,并用t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M(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 組患兒CRP、PCT 檢測水平比較 Ⅰ組CRP、PCT、Lac 水平明顯高于Ⅱ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Ⅰ組、Ⅱ組患兒CRP、PCT、Lac 水平明顯高于健康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CRP、PCT、Lac檢測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兒CRP、PCT、Lac檢測水平比較()
組別Ⅰ組Ⅱ組健康組n 50 50 50 CRP(mg/ml)77.92±8.96 36.69±6.34 5.41±2.16 PCT(ng/ml)7.89±1.67 4.52±1.40 0.63±0.14 Lac(mmol/L)8.21±1.55 3.35±0.84 1.11±0.24
2.2 存活組、死亡組CRP、PCT、Lac 檢測水平比較 存活組CRP、PCT、Lac 檢測水平明顯低于死亡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存活組與死亡組CRP、PCT、Lac檢測水平比較()

表2 存活組與死亡組CRP、PCT、Lac檢測水平比較()
組別存活組死亡組t值P值n 83 17 CRP(mg/ml)11.03±4.25 84.06±10.89 20.81<0.05 PCT(ng/ml)2.80±0.74 23.16±14.5 11.25<0.05 Lac(mmol/L)2.52±0.60 6.45±1.53 17.13<0.05
膿毒癥是因感染引起的一種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機體內常存在一些感染性病灶。臨床根據其病情嚴重程度常將其分為非嚴重型膿毒癥、嚴重型膿毒癥及膿毒癥休克,患者在發病時常出現高熱、呼吸急促以及心動過速等癥狀,若不及時地給予診治,極有可能導致患者死亡。臨床上以抗生素治療為首選方案,但是膿毒癥早期表現出隱匿性特征,患者確診時,往往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期,因此需要展開早期診斷工作,從而提升患者生存質量。目前,生化檢驗是臨床診斷小兒膿毒癥的常用方法,常用生化指標包括PCT、CRP、Lac等。
本研究中PCT、CRP、Lac 水平檢查結果顯示:嚴重型膿毒癥組CRP、PCT、Lac 水平明顯高于非嚴重型膿毒癥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嚴重型膿毒癥組、非嚴重型膿毒癥組CRP、PCT、Lac 水平明顯高于健康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存活組CRP、PCT、Lac 檢測水平明顯低于死亡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可見PCT、CRP、Lac 在炎癥性膿毒癥患兒中水平最高,其次為非嚴重型膿毒癥,健康兒童PCT、CRP 水平最低。出現此情況的原因如下:PCT 屬于一種降鈣素前體,在患者機體受細菌、真菌或寄生蟲等嚴重感染時,會造成機體內多臟器出現功能性衰竭或膿毒癥,此時PCT 水平會顯著上升;而當機體受病毒感染或發生自身免疫或過敏等情況時,血清中PCT水平則不會上升。因此,PCT 可有效地反映全身性炎癥反應的嚴重程度[3-4]。CRP 屬于一種急性蛋白,當機體發生感染或受損時,其在血清中的水平會明顯上升;同時,CRP 也是一種炎癥指標,在臨床檢驗的應用價值極高,除了機體發生細菌感染其水平會明顯上升外,病毒感染、急性排異反應、手術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情況均會造成血清中CRP 水平明顯上升[5-7]。乳酸是人體內糖無氧酵解的終產物,產生于肌肉、骨骼、紅細胞以及腦組織等,當人體組織灌注下降出現供氧不足以及細胞氧利用障礙問題的時候,線粒體的活性降低,丙酮酸無法氧化還原成乳酸,缺氧情況下會持續產生乳酸,從而發生高乳酸血癥[8]。乳酸水平的上升意味著低灌注條件下無氧代謝增多,是評估以及監測嚴重感染以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組織灌注的重要指標。
綜上所述,將PCT、CRP、Lac 檢測方案落實至膿毒癥早期診斷中,不僅操作程序切實可行,而且還能為膿毒癥患者后期治療提供參考數據,具有繼續推廣的意義及價值。
利益沖突:作者已申明文章無相關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