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發展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和途徑來強化學生的創造思維訓練,將學生的創造思維發展當成重要的教學目標。本文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創造思維訓練進行探析,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創造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9-0101-02
【本文著錄格式】楊向慧.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造思維訓練[J].課外語文,2021,20(09):101-102.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習慣將語文知識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難以提升,對教師的依賴性非常大,同時這也對學生的創造思維發展非常不利。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重新定位教師的角色和地位,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創造思維訓練。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造思維訓練的重要性
小學生正處于大腦潛能發掘的黃金時期,此時的小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創造力和思維力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教師一定要抓住這一關鍵的時期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語文學科是一門語言學科,因此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甚至認為語言教學中不需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語文學科在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訓練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以灌輸式教學模式為主,注重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培養,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更談不上。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傳授語言知識,同時還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并發展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讓學生對事物形成獨到的見解和看法。創造性思維是創新的基礎,現代教育理念非常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一門核心課程,教師更應該主動承擔起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重任,要在課堂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發展和訓練學生的創造思維,給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造思維訓練的有效策略
(一)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和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思維激活。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沒有將學生的思維激活,這對學生的創造思維發展非常不利。因此,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創設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要從教學內容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一些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抵觸或者排斥的心理,教師一定要通過良好的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消除這種心理和情緒,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語文課堂活動中來。
例如在學習《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時,課文主要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對黃山奇石進行描寫和介紹,為了激活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提供良好的條件,教師在課堂的一開始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來展示黃山的美景,分別通過圖片和動態小視頻展示黃山不同部位的美麗景色,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將學生的思維激活,讓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在利用多媒體展示黃山景象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邊觀看一邊說出圖片或者視頻中展示了黃山的哪些景象,并鼓勵學生用語言描述出來,這樣一來,就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邊觀看、邊描繪,并了解黃山景象,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能夠很好地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
(二)巧妙設計疑問,訓練學生的創造思維
思考是引導思維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就要結合教學內容來巧妙設計疑問,引導學生思考,在思考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面對教師提出的疑問,學生會陷入思考狀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能夠形成思維歷練,從而使得學生的思維經歷更加豐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出各種疑問是為了引發學生的主動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維度,因此教師一定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精心設計問題,要把握好問題的廣度和深度,難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簡單。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太難,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造成思維阻礙,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太過簡單,對于學生來說又起不到激發思維的效果,不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深入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思維特點,從學生的思維特點出發來設計問題,這樣才能通過問題來真正促進學生的思維多向發展。
例如在學習《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問題來訓練學生的思維:1.紅軍的處境非常危險,他們面臨著哪些困難?2.一開始大家為什么把朱德的扁擔藏了起來?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呢?通過設計這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來閱讀,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訓練思維,深入把握文章的大意,并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巧妙設計疑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同時還能夠強化師生互動,凸顯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到知識的構建中,這樣就能夠對知識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優化教學效果。
(三)組織開放式討論,發展創造思維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喜歡提出擁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對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非常不利,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組織開放式的課堂,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對于學生不同的觀點也不能給予否定,而是要認真傾聽,并尊重學生的想法,以此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對于很多事物的看法都比較片面,要想完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要經歷熱烈的討論,在討論中形式思維碰撞,最終不斷完善學生的想法和思維,而組織開放式的課堂討論則能夠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開放式的討論中,學生不需要顧忌自己的想法或者觀點是對是錯,只需要大膽表達出來,自圓其說,發表自己觀點和想法的同時也了解別人的想法。
例如,在學習《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設計開放式的討論環節:青蛙跳出井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此時學生大膽想象,有的學生說,青蛙跳出井之后發現外面的世界真大,感嘆外面世界的精彩,被美麗的自然風景所吸引;有的學生說青蛙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之后,后悔以前在井里沒有早點出來看外面的世界……同學們大膽想象,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此時也有的學生認為,青蛙跳出井之后發現井旁邊的池塘里有很多的垃圾,并且外面有很大的噪聲,青蛙并不喜歡這種生活環境,最后很失望還是回到了井里。對于學生提出的這種另類的看法和觀點教師一定不能急于否定,甚至要表揚學生可以從不同的層面和視角來思考問題,同時也要鼓勵更多的學生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來看待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三、結語
創造思維的培養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學生創造思維培養和訓練的重要性,并積極探索有效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建和諧、寬松的語文課堂,激活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巧設疑問來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和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深度,促進學生的思維多向發展,為創造思維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教師還可以開展開放式的討論來鍛煉學生的創造思維,引導學生從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和思考問題。
參考文獻
[1]許波靜.淺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思維培養的幾點看法[J].數碼設計.CG WORLD,2019(13).
[2]林小梅.淺談如何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思維訓練[J]. 語文課內外,2020(2).
[3]董青.讓課堂閃爍理性的光芒——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訓練策略[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2).
[4]何寧.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力[J].文淵(中學版),2019(8).
作者簡介:楊向慧,女,回族,1969年生,甘肅天水人,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