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即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的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凸顯了新發展階段黨中央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階段性勝利絕非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新征程、新目標的起點。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前提與基礎;鄉村振興是脫貧攻堅的延續與升級。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需要社會各方努力,同樣也離不開慈善事業的發展與慈善力量的投入。面對中央一號文件所提出的新形勢、新目標,慈善事業既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空間,也將面臨著新的任務與挑戰。
通過動員慈善力量、開展慈善項目助力農村地區發展產業;通過慈善文化建設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和鄉村文明程度,激發內生動力,提升鄉村自治能力,有效紓解治理難題,促進鄉村治理機制有序運行;通過慈善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形成強大合力;通過慈善力量推動農村地區發展鄉土慈善,實施慈善救濟,深入挖掘農耕文化所蘊含的優秀理念、人文精神與道德規范,進一步豐富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等,都是賦予慈善事業的崇高使命與光榮任務。
多年來,中華慈善總會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投身脫貧攻堅,高度聚焦“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充分發揮作為全國慈善組織排頭兵的引領示范作用,實施多種幫扶項目,開展多種幫扶活動,累計在脫貧攻堅領域投入款物價值82.85億元,其中2020年就達10.73億元,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慈善力量。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目標中,“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具有顯著意義,也是深入開展慈善活動的最好切入點。充分發揮基層互助力量與新鄉賢文化作用,在廣大鄉村地區組織開展慈善活動,是實現鄉村社會“鄉風文明”與“治理有效”的重要抓手。為此,中華慈善總會于2020年啟動了全國性的“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得到了全國各地慈善組織的積極響應,目前已有17個省市慈善會與中華慈善總會簽約聯合實施,各項建制與落地工作正有序推進,成效顯著。“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旨在為全國行政村和社區設立可以獨立籌款的村社互助基金,實現社區鏈接社會資源進行籌款、社區志愿者隊伍注冊、社區志愿者積分統計和兌換等,使之成為社區社會組織、自治組織和志愿者開展公益慈善活動的重要支撐,成為助力鄉村振興和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充分體現這一慈善項目全國聯動、賦能社區與家國情懷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