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冀生 朱之琳
曾經的記憶,會引起我們不盡的人生思考。
1970年1月,我們所在的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55團團部大劇場里,歌劇《窮人恨》正在上演:惡霸地主“三水狼”年關逼租,小蘭爹交不起租被抓走,小蘭娘被迫在小蘭的賣身契按了手印。小蘭娘回到家里,一邊給小蘭梳頭一邊唱:“蘭兒啊,你可知道,娘把你賣了人?”又說:“蘭兒,娘對不起你,娘把你賣人了!”小蘭哭喊說:“娘,我不走,我不走!”這幾句高亢凄厲的對白震撼了全場,臺下一片抽泣的哭聲。突然有人站起來振臂高呼:“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全場都跟著呼起口號。演出結束后,大幕三次落下又三次升起,觀眾圍在臺前拍著巴掌不肯離去。
這是全團的春節文藝匯演,55團3營22連知青自己編演的4幕歌劇《窮人恨》。七個主要演員,五六個人的樂隊,一連在團部上演了三個晚上場場爆滿,各營連職工、知青乘拖拉機、馬車從十幾里外趕來觀看。看完后覺得還不過癮又邀請再到他們自己營連去演。
自編自演歌劇
春節前團部下通知要搞文藝匯演,連領導召集宣傳報道組幾個知青開會商量能出個什么節目?組長“喇叭”是上海知青、老高三、在學校時就是文藝宣傳隊的,多才多藝。連里當時正搞憶苦思甜教育,他說要不咱們編個憶苦劇?潘小鳳說:“媽媽在北京話劇團,她們肯定有這方面的劇本,我寫信問問?”連領導當即拍板說好。
一周后一個憶苦劇的劇本寄來了,大家一看傻了眼,原來是歌劇本,有樂譜、唱詞、道白,是專業劇團排練用的。喇叭看了看說沒關系,我能識譜教大家唱。喇叭對原劇本做了整理改編,剪除枝蔓、捋順情節、保留精華、突出人物,對場次也進行了刪減,定名為:《窮人恨》。劇情是:惡霸地主三水狼年關逼租,小蘭爹交不起租被抓走,小蘭娘為救小蘭爹被迫在小蘭的賣身契上按了手印。小蘭娘回到家里告訴了女兒小蘭和兒子強子。小蘭被狗腿子搶走,強子冒死救出小蘭,四處流浪要飯。地下共產黨員王大叔收留了強子和小蘭,并引導他們走上革命的道路。解放了,打倒了地主三水狼,窮人翻了身。
全劇七個主要人物,喇叭臉曬得黑點扮演地主三水狼不用化妝,天津知青郭金健平時愛開玩笑沒正形扮演地主的狗腿子——二狗子,北京知青朱之琳長得慈眉善目歲數大點扮演小蘭娘,高庭富憨厚老實扮演小蘭爹,潘小鳳娃娃臉像小孩扮演小蘭,孫殿文身強力壯扮演小蘭哥強子,許世達濃眉大眼外貌英俊扮演地下黨王大叔最合適。
喇叭導演兼教練,先教會了每一個人自己的唱段,再試著在連隊食堂大屋子里彩排合練。知青們下了工都跑來看,跟著演員小聲學唱,到正式演出時,全連的男女知青幾乎都會唱上幾段,趙永站一幫北京小姑娘更是迷得能唱全本,后來她回北京探親時,給住在同一個大院的從農村插隊回來的小伙伴們演出,一個人連唱帶演一個小時零五分鐘的全劇,繪聲繪色的表演讓小伙伴們看得目瞪口呆、如醉如癡,崇拜地問她是不是兵團的文藝兵。
連隊學習解放軍吃飯前、開會前都要唱歌,互相拉歌,除了語錄歌、樣板戲,來一段——《窮人恨》!”成了叫板的殺手锏。唱就唱!“這些狗地主,窮人的死對頭,喝干窮人的血,榨干窮人的油,可惜強子我,有志力不足,人窮骨頭硬,早晚要報仇!”
服裝和樂隊
演員的服裝要符合那個年代,知青們翻箱倒柜地找,又到老職工家去借。小蘭娘是藍色大襟的棉襖,小蘭一家人的衣服都縫上“補丁”。三水狼的長袍馬褂實在沒有,就把一件女生的黑裙子接到上衣下改成長袍,外面套一件綢子面坎肩算是馬褂,又從豆腐坊老王頭那借來“氈帽頭兒”。“文明棍”是用根樹棍削去外皮刷上黑漆做的。這些行頭一穿戴上還真“假門假式”的像不像三分樣了。
樂隊伴奏是“交響樂”,俞啟的手風琴,趙千山的小提琴,邵云星的二胡,陳曉義的笛子,四個人都是“專業水平”,還有鑼鼓和洋琴,湊到一塊也算氣勢恢宏、大氣洋氣了,使歌劇真正成了氣派的視聽盛宴。
熱身演出
20多天后在連隊熱身演出。傍晚,大食堂里搭起臺子點上兩盞雪亮的汽燈(那時連隊沒有電)。全連的知青、老職工、家屬都來了,附近連隊也來了好多人,大食堂里擠得滿滿當當。
布景是用紙畫的貼在山墻上,樂隊坐在臺下一旁。別說老職工,就是城里來的知青們也沒幾個正兒八經的看過歌劇。報幕員陳美娟大聲宣布:歌劇《窮人恨》演出開始!一段凄涼優美的音樂一下子就把時空拉回到新中國成立前的三水村。小蘭娘悠揚婉轉的聲腔唱段緊緊扣住觀眾的心,當演到小蘭被賣的慘景時,臺下觀眾嗚嗚地跟著哭;小蘭娘被二狗子一棍子打得口吐鮮血時,觀眾氣憤得咬牙切齒,孩子們往臺上吐唾沫。臺上演得惟妙惟肖、如醉如癡,臺下觀眾看得群情激奮、熱血沸騰,歌劇落幕時全場爆發出熱烈掌聲與喝彩!演員們也都興奮、激動地流著淚相互握手,慶賀演出成功。
戲后有人拉著“小蘭娘”朱之琳的手問:嘴真是被打出血了嗎?朱之琳說:別提了,喇叭用玻璃紙包了點紅糖水,我放在嘴里,一咬就吐“鮮血”,嘴巴子都染紅了,回到宿舍得洗老半天呢。外連的老職工也成了憶苦劇的“粉絲”,看見22連的知青就問:演三水狼那人是知青嗎?他那胡子留多長時間了?演小蘭的姑娘長得真漂亮,有對象了嗎?
團里匯演
連里演出后到營里競演,反響更大了,當演到三水狼、二狗子搶小蘭,小蘭娘被打得口吐鮮血時,孩子們往三水狼、二狗子身上扔土坷垃,臺下突然跳上來好幾個觀眾,非要打“三水狼”“二狗子”不可。營長和宣傳干事一看不好,連忙上臺說這是演戲,好說歹說才勸下去那幾個觀眾。歌劇作為營里演出第一名報送團里。在團里大匯演中一炮打響,臨時決定再加演二場。匯演結束后他們應邀到各營演出,也到附近的鄉村去演出了十幾場。
40年后,2009年北京、上海、天津的知青戰友在北京聚會,大家歡聚一堂,當年演《窮人恨》的喇叭、朱之琳、孫殿文、郭金健、潘小鳳等湊到了一塊,有人提議再演段《窮人恨》,沒想到近40年過去了他們還都能原汁原味地演唱,大家跟著一起合唱,熱鬧地一下子又回到了當年知青的激情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