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敏

【摘要】思維導圖是將文字與圖畫有效結合在一起,表達知識內容與結構的一種教學方式,其具有直觀性、生動性等特征,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展的學生思維,從而保證教學效果.本文探討了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高段
引 言
思維導圖可以稱為心智導圖,其能夠具體、清晰且集中地表現出個體的發散性思維成果,是較有效的思維工具.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圖文并茂的特點為學生構建科學、穩定且具有發展性的思考路徑及記憶鏈,同時根據學生的閱讀、思維及記憶規律引導學生把握相關知識,有效降低數學教學的難度,加深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如何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熱點之一,筆者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思維導圖的內涵及其應用優勢
(一)內涵
思維導圖是英國的托尼·布贊提出來的概念,其也被稱為心智導圖.思維導圖是思維的自然表達過程,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用圖片與文字等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思維結構與路徑呈現出來,讓整個思維過程變得清晰明了.繪制思維導圖是指用圖形、線條、關鍵詞等繪制某種網絡結構圖,其中關鍵詞是表達的主題(即表達的核心),線條將各個關鍵詞有效聯系在一起,從而形成結構圖.思維導圖具有較大的信息承載量及獨特性,再加上不同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因此思維導圖具有個人特色.
(二)優勢
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課堂中應用思維導圖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也十分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筆者對其應用優勢進行了如下分析.首先,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時,教師應做充分的準備,結合數學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梳理教學內容,再利用文字、圖像、彩色符號等繪制思維導圖,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具體,從而有效幫助學生形成立體化的知識體系.生動、直觀的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其次,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時,教師應在課堂的起始階段講述課堂主題,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路繪制相應的思維導圖,最后圍繞著思維導圖進行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學生是數學課堂的學習主體,教師則是指導者與引路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一步步自主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對知識點的理解自然會更加深刻.最后,思維導圖能夠有效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課堂之上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后用思維導圖進行反思,并且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記錄下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同時在反思的過程中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從而有效發展思維能力.另外,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了解學生的思維習慣,然后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使學生最終得到全面發展與提升.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課堂中有極大作用.為了進一步發揮其價值,筆者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在課前預習階段應用思維導圖
預習是整個學習過程的開端,也是學習過程中最基礎的環節,有效的預習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能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就小學數學高段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進行預習,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應用思維導圖來進行預習.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應用思維導圖來梳理下一節課將要學習的知識點,同時標記自己在預習期間無法理解的問題或存在的疑惑,這為之后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在小學教學中,課前預習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但是,一些教師只給學生布置了任務,沒有對學生進行預習指導.因此一些學生對預習存在誤解,認為預習就是閱讀數學課本或熟記數學公式,沒有清晰的預習目標.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預習,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提高預習的效率.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將一節課的重難點知識寫在最中間,然后由重難點知識向外擴散,繪制出思維導圖的分支,將細節知識填在分支上.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思索,根據學習情況對思維導圖進行補充.例如,假設下一節課的學習內容是“百分數的認識”,教師可以在課堂結束后提出預習任務,為學生展示圖1,然后要求學生按照這一思維導圖來預習與思考,并且完善這一思維導圖.這樣學生自然能夠有目的地進行預習,從而為下一節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在學習關于“比、除法及分數關系”的知識時,教師在講授前可以讓學生進行預習,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繪制思維導圖,確定學習目標,在把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明確解題思路.等到真正的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思維導圖,帶著預習時遇到的問題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習的有效性.等數學課堂快要結束時,教師讓學生依據思維導圖回憶本節課學習的知識.若學生存在疑問,則教師給予學生引導.
(二)在課中教學階段應用思維導圖
在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的時候,教師會要求學生先展示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分析,最后評價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完整的思維導圖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對比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預習時存在的知識盲點,從而有效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認知.在高段數學教學課堂之上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能夠有效縮短教師的板書時間,同時教師能將知識點完整地呈現給學生,使學生記筆記的時間縮短,避免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因為記筆記而無法緊跟教師教學節奏的現象.因此,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合理應用思維導圖來優化教學課堂,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時間去思考與探究.
(三)在課后復習階段應用思維導圖
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復習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復習課任務重,學生沒有充足時間在課堂上回憶之前學習的知識,而思維導圖能有效改善這一現象,提高數學課的復習成效.在復習過程中,若無法及時對之前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則學生會很容易遺忘之前學習的內容.在開展復習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應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復習,這樣學生只要打開思維導圖就能回憶起之前學習的知識.教師還可以通過布置課后作業來促進學生的復習與記憶.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要求學生對之前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修改,這樣學生就能對這一課的知識點進行深刻理解并記憶.
數學試卷中涉及的知識非常多,如果學生沒有弄清楚這些知識的區別,或者沒有很好地掌握這些數學知識,那么就容易混淆這些知識,不能提高復習的效率.因此,學生可以將數學知識通過思維導圖展現出來,從而形成清晰的復習思路.
在課前預習時,學生應該認真梳理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并弄清楚數學定義和定理,將關鍵詞填充到思維導圖中.由于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而且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存在差異,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是不同的.一名學生的思維是有局限的,在繪制思維導圖時,他聯想到的知識點可能非常少,還可能弄混重難點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繪制思維導圖,從圖形的形式和內容兩個層面著手,最終完善思維導圖.在學生復習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列出一些思維導圖的案例,讓學生對這些案例進行評價,不斷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
(四)在解題教學階段應用思維導圖
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應用題是十分常見的教學內容,也是學生考試中必然遇到的題型,其所占分值也較高.在傳統教學課堂上,一些教師只注重講解,沒有讓學生形成自己的解題思路.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解題方式一知半解,沒有真正掌握.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應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找出正確的解題思路,讓學生在發散思考中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自然得到提升.教師可用思維導圖將解題思路呈現出來,同時結合簡單的例題進行講解,幫助學生迅速抓住解題關鍵,再為學生設計同類題目,要求學生自己繪制解題思維導圖,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一邊學習一邊記錄所學的知識,不斷補充思維導圖,將自己的思考融入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在回顧思維導圖時就能夠更快突破重難點,不斷深入思考.比如,在“百分數的應用”的講授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課前預習,然后將自己的預習成果與教師講授的知識聯系起來,解決自己在預習時遇到的障礙.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在課下鞏固所學的知識,根據思維導圖進行二次學習.思維導圖具有直觀、生動的特點,學生能通過思維導圖聯想起教師在課堂中講授的知識.在鞏固數學知識時,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觀點融入思維導圖,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
結 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思維導圖在教學活動之中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其中包含了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思維導圖能夠有效降低數學難度,加深學生的理解,保證教學效率,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教師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課堂上要認清思維導圖的價值,將其合理地應用于數學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曹靖.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4):54.
[2]袁學新.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的分析探討[J].教師,2011(14):21.
[3]米國華.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32):153.
[4]冉紅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用思維導圖的探討分析[J].才智,2017(2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