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華
近日,《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央媒紛紛點贊海鹽“金粟緣人”七年來每年如約向海鹽縣慈善總會匿名捐款700萬元的善舉?!敖鹚诰壢恕钡裙娲壬屏α康挠楷F,是基于海鹽縣慈善工作規范化、專業化和透明化的發展理念與實踐。海鹽縣慈善總會始終把公信力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不斷創新舉措,通過建立完善行業自律、慈善救助、監督管理等三項機制全力打造“陽光慈善”,贏得了廣泛的社會感召力。2020年全縣共募集慈善資金3302.08萬余元,創總會歷年新高,有1644家(次)集體(含企業)參加,有87553人(次)個人參與。累計支出各類救助資金3056.99萬元,受惠群眾達15062人次。
一是完善行業自律機制,確保慈善機構在陽光下運作。建立海鹽特色的慈善運行網絡和組織體系,在“一級法人、三級管理”“鎮募鎮用、村募村用”的工作機制基礎上,健全完善了以“一章程兩辦法”為核心的縣、鎮、村三級資金募集使用管理和組織管理運行等一整套規章制度和運作程序,建立完善慈善機構的救助評議公示制度、三級審批制度、救助效果評估回訪制度,堅持會長辦公例會、社會監督委員會、村級慈善幫扶基金監督制度,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在資金的收支上,嚴把“進”“出”關,對每一筆慈善捐款都堅持開具捐贈收據、及時入賬;對每一筆救助必須通過規范程序,最后由受助對象憑身份證簽字(蓋章)領取,做到賬票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同時,每年都自覺接受審計機構審計,并延伸審計下屬9個鎮(街道)慈善分會,將審計結果報理事會,接受監督,并通過每年的工作考核、培訓指導、調研督查、總結交流、激勵表彰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強化執行力,使慈善工作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
二是完善慈善救助機制,確保慈善資金發揮最大效用。明確慈善資金使用范圍??h慈善總會辦公經費與人員工資由縣財政全額保障,杜絕從慈善捐款中列支,確保慈善捐款??顚S谩:{}縣各級慈善資金的使用實施年度救助預算制度,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優化各個慈善救助項目。以救助項目“品牌化”、救助模式“多元化”、救助力度“最大化”、救助工作“精準化”為目標,著力提升慈善救助能力。探索建立“物質”與“精神”同步、“獎”“助”結合的全程助學套餐;精心打造“輸血”“造血”與“保險”三結合的助困新模式;重視發揮“郵善郵樂”慈善超市平臺的幫扶作用;在全省率先建成慈善雙基地,整合慈善力量、優化資源配置、對接服務需求、助力精準脫貧。2019年5月,在浙江省第十次慈善工作經驗交流(論壇)會上,海鹽作為全省慈善工作典型作了交流發言。2019年8月,中國社區報全文刊發了《海鹽慈善幫扶基地“三扶合一”促精準脫貧》,點贊海鹽模式和做法。
三是完善監督管理機制,確保慈善事業依法規范發展。主動接受媒體監督、社會監督、行政監管。通過電視臺、報社、海鹽新聞網、《海鹽慈善報》《慈善簡報》、海鹽慈善網、海鹽慈善微信、慈善文化長廊及時發布慈善信息和工作動態,實行慈善資金收支情況定期公告制度,對所有的捐贈收入和救助支出都及時向社會公布、公告和公示,特別是對慈善救助支出明細,不僅在《海鹽慈善報》上進行一季一公布,還在海鹽慈善網、海鹽慈善微信上“一月一曬”,獲得了第二屆“浙江慈善優秀機構獎”“浙江慈善項目獎”等。在資金管理使用、開展救助過程中,邀請捐贈人參與救助討論和發放,增強透明性。加強募捐救助檔案的歸檔和管理,堅持慈善檔案的“真實性、規范性、完整性、連續性、公開性”,經得起各方查證和歷史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