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毅
縣級慈善協會,是中華慈善系統目前最基層的單位。離慈善服務對象最近、踐行慈善理念最直接、體悟慈善效果面對面。實施依法治善、依法行善,建設現代大慈善,按時依法依規換屆建強班子,是慈善工作的關鍵環節,大慈善發展的應有之義。
一、不斷深化思想理論認識
一是引領大慈善的客觀需要。新時代“人人慈善 慈善人人”將成新常態。從參與慈善過程的不同、參與者所擔任的角色不同可以看出,在某個階段是救助和志愿服務他人;而在另一階段因情況發生變化,又成為被別人救助和志愿服務的人了;也可能同時既是慈善服務者也是受益者。我本人就既是慈善工作人員也是中華慈善贈送靶向藥的受益者。從長遠全過程考證,人人都成了慈善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了。如此人人離不開的高尚偉大事業,依規按時換屆,不斷吐故納新,實現新老交替,永葆班子生機與活力,就成為五年一次必須進行的常態工作了,否則一切將無從談起。
二是建設大系統的必然要求。大慈善本質上要求要有大系統支撐與之相適應。已經和正在將要形成的募集系統、項目系統、宣傳系統、志愿系統、網捐系統和慈善產業實體系統等,相互交叉、不可分割;涉及社會生活諸多領域,關乎社會各界和城鎮鄉村,離不開相互聯系中的你我他她它;增強黨政部門領導下的內部系統把控力,提升與黨建工作、民生保障、社會發展、自然和諧的結合能力和聯絡能力勢在必行。因此,按時換屆聚集人氣,延續凝聚力,提升執行力,發展創新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事實勝于雄辯,凡換屆工作好的,慈善綜合都優,吳起、延川就是典型例證。2020年募集款物實際完成1100多萬元,撐起了延安半邊天。
三是做強大事業的時代召喚。黨的十九大把慈善列入社保體系建設第三位;五中全會又再次強調,要充分發揮慈善在第三次收入分配中的重要作用。隨著時間推移,慈善在經濟發展以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和現代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會越來越大,客觀上要求在換屆中健全監督機制,以做到有機構監督、有人監督、有經費保障,為科學慈善、公道廉潔慈善做出新貢獻。
二、科學研判班子建設現狀
延安各縣區市慈善協會,陸續組建于2002年市慈善成立后的2003年至2009年。組建以來,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募集善款善物4.7億元,實施各類慈善項目362個,幫扶貧困群眾119萬人次。在扶貧、濟困、敬老、救孤、扶病、優撫、助殘、減災中不可或缺;在促進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及防治污染、保護生態中無可替代。但在運行中確實也存在不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我們將認真解決。
三、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策
一是合理確定人員配置。根據山區人口和慈善工作量大小,確定縣級慈善協會基礎人數一般應為3人。然后再以5萬人口縣每2萬人增1人;10萬、20萬、30萬、40萬、50萬以下人口的縣區市,各以3萬、4萬、5萬、6萬、7萬各增1人計算應配置人數。黃龍人口最少是5萬人應配置工作人員6人,最多人口是寶塔區49萬應配置人員是10人。從發展的趨勢看,也能保持正常運轉。全市13縣區市應配置慈善工作人員95人,現有65人,需增30人。應重點選配法學、社會學和電腦網絡學等專業大學生。
二是科學優化人員結構。特別是班子要選強配優,要選熱心慈善事業、多崗任過職、協調“化緣”能力強的老同志擔任會長;副會長、監事會主任和內設工作人員,必須有項目管理、網絡信息、實體經營、新聞采編、社會法學、退役軍人等人才的合理結構。急需人才在政府購買大學生公益崗位中爭取選配,運營好的協會也可向社會公開招聘。為精準慈善、產業實體慈善、科學智慧慈善、法治制度化慈善和網絡眾籌慈善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年齡結構一般不超70周歲。個別超齡干的特別好的縣級慈善會長,身體健康、一時沒合適人選的,經縣委批準可連選連任。
三是講究策略注重效率。慈善雖有《慈善法》,但倡議、自愿多,強制、剛性少;加強黨對民間社會組織的全面領導中央有通知,但《慈善法》里缺少主要關系處理和重點工作銜接表述;不少落后地區不設慈善協會,如我援藏的阿里地、縣至今沒慈善協會,工作民政代替,有的是政協在做;有的地方有慈善機構但處癱瘓半癱瘓狀態,《慈善法》雖規定各級政府民政部門是監管單位,但存在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又應找誰來擔當呢?
延安慈善協會的做法是,把建強班子當作市、縣慈善協同配合,關乎事業生死存亡大事去認識。針對一些縣級慈善協會處于癱瘓半癱瘓狀態,反映監管部門又不能有效回應。就安排專人以市慈善協會對成員單位縣級慈善協會工作運行,有指導責任的名義,分別致函相關縣委,找到縣委書記做了批示,很快就解決了問題。
中華慈善總會宮蒲光會長元旦前的延安慈善調研指導慰問,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徐新榮、省會吳前進會長陪同,聯合慈溪鼎安方舟環??萍加邢薰就魬c福董事長,給延安“一老一少”等送溫暖,捐贈款物達1200萬元,市長薛占海、會長郝飚出席,講話所彰顯的大慈善理念和大愛無崖,轟動了革命圣地,對延安慈善事業支持和推動巨大。
縣級慈善換屆贏得人氣滿滿干勁來。主要標志是實現了全市13縣區市網捐無空白。2020年與上年同比,網捐配捐由500多萬元增加到1000多萬元,提高一倍。
四是與時俱進堅持培訓。配合做好中省慈善延安培訓基地建設。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培訓,確保慈善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偏離;堅持抓好延安時期黨的優良傳統培訓教育,善于用延安精神推動慈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堅持《慈善法》和慈善業務培訓,把大慈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