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明

“有人給你們捐款啦!”2021年1月13日上午,傳達員手拿匯款單,亮開嗓門敲開了江蘇省如皋市慈善會辦公室的門。接過匯款單,慈善會老吳看著上面“匯款地址:北京海淀中關村南大街5號19號樓102單元6號,匯款人:盧貴海,捐款:500元”等字樣,掐指一算:“這個88歲的老人已持續捐款整整20年了!”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十多年前,老吳來到如皋市慈善會工作。剛開始,收到盧貴海的捐款匯款單,他沒在意,后來發現這個捐款人年年匯款,而且捐款數額年年增加。或許出于崇敬,也或許因為好奇,老吳決定進一步了解這個愛心人。他先是給盧貴海打電話,可盧貴海耳朵不大好使,電話里說不清楚,接著,他干脆寫信給盧貴海,并在信中列出了幾道提問,回信終于了解了老人的基本情況。
盧貴海,1933年4月出生于江蘇省如皋市原下原鎮九條巷7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放牛,1949年5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4年轉業到北京理工大學從事黨組織工作,1994年離休,一直定居北京生活,可謂名副其實的如皋游子。
2002年5月,盧貴海聽說家鄉如皋市成立慈善會,高興極了:“我生在如皋、長在如皋,是家鄉的父老鄉親哺育我長大成人,使我走上了革命道路,成為國家干部。如今,在黨的領導下,我們過上了好日子,但我的家鄉還有一些貧困的人需要幫助,我們不能忘記他們,必須盡自己的義務,幫幫他們,讓他們一起過上富裕生活。這下好了,家鄉有了慈善會,我向父老鄉親表達心意也方便了。”從此,不用勸募、也不用動員,每年年初,他就通過匯款的方式不斷向家鄉慈善會捐款,100元、150元、200元、300元、450元、500元不等,用他的話說“加工資了,捐款也要加一點”。有時,老人因為身體狀況等原因不能及時匯款,但他認為“一年表達一次心意,說什么也要完成”。截至2021年,這位今年已經88歲的耄耋老人已經連續捐款20年了。
每次如皋市慈善會收到捐款,總要給老人開上“捐贈發票”連同《捐贈證書》或《感謝信》寄給他,他總是一句話:“這是我應盡的義務!”
“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老人持續捐款20年,可人生有多少個20年?每年收到盧貴海的匯款單,老吳的心里總是久久難以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