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薇

圖畫書以多元的教育價值、充滿想象力的內容、富于童趣的畫面,滿足了幼兒的審美需求,受到幼兒和教師的青睞。近年來,原創圖畫書的數量和質量明顯提升,中國元素越來越多地在圖畫書中呈現,為幼兒園開展教育活動、滲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了條件。北京市大興區第八幼兒園深入思考,積極實踐,將原創圖畫書的教育價值融入主題活動,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科學結合圖畫書與主題活動
教師通過研讀圖畫書,追隨幼兒的閱讀興趣,挖掘、運用、整合圖畫書中獨特、多樣的教育元素,從而開展支持幼兒發展的主題教育教學活動。
以圖畫書為載體開展主題活動具有以下優勢。
首先,有利于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幼兒愛國意識和文化自信。原創圖畫書大多根植于中國社會,取材于生活,以生動、多元的形式引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從而拓展幼兒的認知,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傳遞正向的價值觀。
其次,有利于豐富幼兒學習體驗。一方面,圖畫書引人入勝的情節、生動的形象、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等,能夠持續吸引幼兒,引發幼兒自主學習,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素養。另一方面,主題活動的多樣化實踐形態與圖畫書的多元價值觀相互呼應,可以充分滿足教師創造性開展活動的需要。
最后,圖畫書可以成為青年教師研究與支持幼兒學習的抓手。圖畫書的主要閱讀對象是幼兒,因而內容一般從幼兒視角出發,以幼兒對生活的體驗和理解為基礎進行創作。青年教師通過深度研讀圖畫書,能夠進一步理解幼兒、解讀幼兒。圖畫書是青年教師設計主題活動的“切入點”和“媒介”。
主題活動的內容整合、價值多元、形式多樣、全面滲透等特點,使得圖畫書的閱讀價值、藝術價值、認知與情感教育價值等得以充分發揮。教師將圖畫書與主題活動科學結合,使圖畫書成為支持幼兒學習的載體,有利于引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感知與理解圖畫書所表達的觀點,促進幼兒發展。
探尋活動實施路徑
開展主題活動的過程是教師有效支持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過程。主題活動的設計要基于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規律、特點,通過適宜的實施路徑,教師才能有效推進圖畫書為載體的主題活動深入開展。
解讀幼兒,師幼共同編織“學習網”。以原創圖畫書為載體的主題活動實踐路徑的計劃環節尤為重要,它可以直觀展現教師對幼兒視角的關注程度、教師關于幼兒文學素養的積累、教師研究與支持幼兒的專業能力。以上表現決定了教師能否捕捉到幼兒對于圖畫書的真正關注點、能否分析出引發幼兒學習活動的多種可能性,這對于主題活動的順利實施至關重要。
為讓教師關注到圖畫書中的多元教育元素及幼兒視角,以便根據幼兒對圖畫書的關注點來設計實施主題活動。我們在計劃環節中加入了“幼兒視角下的圖畫書的創作要素分析”“關于圖畫書的幼兒視角分析”“幼兒對圖畫書的關注點”“引發的多種可能性的學習活動”幾項內容。例如,轉變以教師為主體選擇圖畫書的方式,以幼兒需求為依據選擇圖畫書:將幾本圖畫書同時投放到圖書區,關注幼兒對哪本書感興趣;以關注到的幼兒近階段的問題入手選擇圖畫書;以關注到的幼兒近階段的興趣入手選擇圖畫書;以幼兒近階段的發展目標入手選擇圖畫書。
在選定了適合幼兒發展的圖畫書之后,應更加注重幼兒對選定圖畫書的閱讀感受和關注點。因此,我們擬定一些問題,給予幼兒自由表達的機會,了解幼兒對圖畫書的看法,據此分析他們感興趣的元素,思考如何開展多種可能性的學習活動。
多樣化導入,以引發幼兒興趣為核心。興趣對幼兒的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發揮著強有力的促進作用。當幼兒對事物產生好奇心,才能進一步激發其強烈的探索欲望,從而引導幼兒積極關注,主動思考,并自覺采取探究行動。因此,我們要尊重幼兒的認知特點,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給予幼兒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導入階段的目的就是激發幼兒對圖畫書的興趣,喚醒幼兒對圖畫書內容的前期經驗,為幼兒進一步了解圖畫書內容做鋪墊。此階段,教師要結合圖畫書的內容,設計導入策略。針對不同的圖畫書、不同的幼兒、不同的學習階段,導入的方式各不相同。常見的導入方式有視頻導入、圖片導入、情境導入、材料導入、問題導入、謎語導入、談話導入、游戲導入、魔法導入、具體事物導入等,需要教師根據具體的目標、對象和情境靈活選擇。
融入生活,豐富幼兒的感知、操作與體驗。成功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之后,教師應推動幼兒深入理解圖畫書中的內容。原創圖畫書的內容是對現實生活體驗的提煉、抽取。為使幼兒的學習過程突破認知難點,需要教師帶領幼兒開展體驗式學習。探究環節通過扮演、觀察、聆聽、觸摸、品嘗、制作等方式,可以使幼兒深刻體會圖畫中所表達的情感與思想。在探究環節,教師可以嘗試三種策略。一是引導幼兒調動多種感官,例如在學習圖畫書《長著藍翅膀的老師》時,教師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引導幼兒體會故事的寓意。二是提問與討論,例如在圖畫書《團圓》中,教師可以提問:“什么是團圓?”“看這個畫面,像是什么季節?為什么?”等,通過循序漸進的提問,引領幼兒從觀察畫面到深入感受人物情緒,再到理解情節。三是體驗與感受,例如在圖畫書《我是花木蘭》中,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花木蘭的歌曲,觀看花木蘭的動畫片,便于幼兒逐步理解花木蘭的形象。
把握關鍵經驗,支持幼兒深度探究。為充分利用圖畫書,推動幼兒長遠發展,在理解圖畫書所表達的思想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圖畫書中的教育元素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教師應營造開放、靈活、自由的探究氛圍,助力幼兒調動新舊經驗,使其在探索中獲得一系列關鍵經驗。此階段,教師要注重傾聽,尋找“哇”時刻,多種策略支持幼兒獲得新經驗,發現可以鼓勵幼兒深入探究的關鍵點并予以支持,對此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第一,創設主題學習環境。例如在圖畫書《小豬變形計》中,幼兒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核心價值有初步的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在班級中創設了“創意格子鋪”,鼓勵幼兒展示自己喜歡或創作的作品,使幼兒獲得更豐富的體驗。第二,生成主題探究活動或項目。例如借助圖畫書《愛吃青菜的鱷魚》,教師可以讓幼兒嘗試給小鱷魚搭建農場。搭建過程需自主收集材料,有利于幼兒思考多種搭建方法,提高幼兒的動手、合作能力。第三,家園合作拓展學習場景。教師與家長合作,整合家長的教育資源,有利于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滿足幼兒在家庭、社會中進一步體驗、參與、分享等的需要。
個性化表征學習過程。在感知、探究之后,幼兒將基于對事物的學習表現出基于教育內容的最初的創造性,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消化、吸收,并使之內化為自己知識經驗的一部分。回顧環節是幼兒進行自我對話的過程,也是將學習體驗進行分享、物化、展示的過程。通過回顧環節,教師可以幫助幼兒總結、提升在以圖畫書為載體的主題活動的實施中所獲得的經驗,鞏固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可以引導幼兒分析、發現新的成長點。在回顧環節,教師可以運用兩種策略推動幼兒成長。第一,藝術表征幼兒的學習過程。例如,可以將圖畫書中主要的情境、人物等,通過剪紙、泥塑、繪畫、表演等方式呈現出來。第二,幼兒學習過程圖像化。教師可以借助主題墻、思維導圖、圖片集等,展示圖畫書中的主要線索,回放幼兒在前幾個環節中活動的照片、視頻等,以談話的形式引導幼兒回顧學習到的內容、解決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圖畫書中的知識,理解圖畫書所表達的思想。
巧用多種支持策略
在以原創圖畫書為載體開展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始終堅持幼兒為本的價值立場,開展真實有效的課程審議,避免把圖畫書當成教材、教具,也要避免主題活動替代幼兒一日生活的多元價值。
從幼兒視角出發,解讀幼兒的興趣與發展。幼兒視角代表著幼兒對其生活世界的體驗和認知,是對幼兒的獨特價值的認可。教師需要給予幼兒自由表達的機會,從而了解幼兒的真實處境和生活體驗,據此反思既有的教育觀念和實踐。例如,針對《長著藍翅膀的老師》,教師擬定一些問題:幼兒關注哪些內容?幼兒讀完后有什么問題?幼兒難以理解的內容是什么?……根據幼兒的閱讀表現獲取他們對這本書的看法和感受。
基于創作元素的圖畫書分析與利用。分析圖畫書創作元素,有利于開闊教師視野,使其從更加開放、多元的視角運用圖畫書,讓依托圖畫書開展的教育活動有更多的可能性。
以圖畫書創作元素中的內容維度為例,圖畫書中的內容往往蘊含豐富的信息,教師分析其中蘊含的經驗的同時,應與幼兒的學習過程對接,自然生成活動。例如,圖畫書《一只獅子在巴黎》以獅子初次去巴黎的口吻,發現巴黎總是下雨、面包非常硬、鐵路四通八達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此內容與幼兒的旅行經驗相結合,從而開展相關的體驗、探究、分享活動。
圖畫書的創作元素中,核心思想的表達至關重要,如何幫助幼兒理解?在圖畫書《我是花木蘭》中,教師發現幼兒對人物形象“花木蘭”以及價值點“英雄、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及時識別書中的教育元素,設計了教育活動主題“了解花木蘭”“關于英雄”等,從而引發幼兒多種可能性的學習。
在合作研究中提升教師課程審議的意識和能力。為在主題活動中給予幼兒適宜的支持,教師需要不斷轉變教育視角,學習新知,進行反思與對話。一方面,要搭建分層、分類的梯隊式課題研究組織。我們建立了以課題引領為主要責任的核心組,課題研究實踐與反思為主要責任的課題先導組,采用核心組研究確定課題每一步的研究走向,先導組針對核心組確定的研究內容先行思考、先行研究的模式。核心組引領先導組成員共同分析、反思研究內容,梳理問題和困惑,加強對教師參與研究情況的分析,進一步解讀研究內容,再將初步完善的研究內容傳遞到大教研組進行研究。核心組在日常教研、教學管理中持續跟進教師實踐、及時反思情況,給予教師有重點、個性化、針對性的對話、支持,從而與教師共情共謀,提高研究能力與指導能力。
另一方面,根據教師經驗,開展豐富的園本研訓活動。我們在制定研究計劃前,開展了關于課題相關認知、經驗與能力的調研,結合核心組對教師活動案例、實踐過程的分析,總結出本研究中教師的成長點,即研究與支持幼兒學習的能力、兒童文學素養的提升、設計與實施主題活動的能力、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明確了在每個方面支持教師成長的方法和適宜內容,形成了科學的園本研訓方案。課題開展與教師成長相輔相成,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第八幼兒園,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單位資助校本研究專項課題“基于原創圖畫書的幼兒園整合課程設計與實施”階段性成果,立項編號BBDB18045)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