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下,以新媒體為平臺,以主題閱讀為抓手,全面提升博士研究生的黨性修養并開展思政教育具有積極的意義。文章以廣東工業大學為例,通過調查博士研究生黨建工作的現狀,提出以主題閱讀活動豐富黨建工作的途徑,以及通過新媒體拓展黨建工作平臺,強化輿論信息主導權等建議。
【關? 鍵? 詞】閱讀;高校;博士研究生;黨建工作;新媒體
【作者單位】黎展毅,廣東工業大學。
【中圖分類號】D267.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2.028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基地,能否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服務的高層次人才,是高校教育成敗的關鍵。加強高校學生,特別是學生中的高層次人才——博士研究生的黨員培養和教育工作,對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擴大黨在高層次人才培養領域的影響力,更好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筆者通過中國知網檢索,發現近十年來關于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研究的核心論文約50篇,其中關于博士研究生黨建研究的只有2篇。這些論文主要是從SWOT分析[1]-[2]、社會學習理論[3]和人本管理視域[4]等視角分析研究生黨建工作的現狀,提出一些黨建模式的探索設想和探索思路(如矩陣結構模式[5]、嵌入性模式[6]、項目化管理模式[7]等),并對黨建工作中的5個關系處理[8]問題進行了研討,但較少從閱讀角度研究高校博士研究生的黨建問題。
主題出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重視讀書學習一直是我國的優良傳統。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全社會特別是廣大知識分子樹立家國情懷,2018年7月,中組部、中宣部發布《關于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的通知。因此,如何在黨建工作中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閱讀活動,如何以新媒體拓展黨建工作平臺,全面提振博士研究生隊伍的精氣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根據實際情況和研究需要,本文課題組面向廣東工業大學校內12個具有培養博士研究生資格的學院,以“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博士研究生為研究對象,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召開座談會、走訪職能部門,以文獻數據整理、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等方式,對“非黨員的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黨員”開展了相關調查,調查結果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博士研究生黨建的現狀和問題
1.博士研究生受多元文化的影響,須強化思想政治學習
本文課題組通過時政重大理論認識方面的調查發現,博士研究生較普通大學生群體具有更活躍的思想、更旺盛的求知欲、更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更強的自我約束力。他們接受了更深層次的教育,無論是思想品質、公民素養、理想信念、專業道德,還是綜合能力[9]都比較突出,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崇高的愛國情懷。他們在學研工作上努力鉆研和開拓,通過在學術上取得的成績和做出的貢獻,踐行國家使命,擔當社會責任。就調查所得的數據而言,目前博士研究生的主流思想狀態是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同時,部分博士研究生由于國際環境中的多元文化的影響,需要在思想政治學習的過程中更注重政治性和時代性。
從博士研究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來看,調查對象對博士研究生黨員的表率作用普遍持認可態度,特別是在學術鉆研、科研開拓上,表現都較為突出。但有部分博士研究生黨員對黨員身份意識不強,特別是在集體事務的參與和管理過程中,缺乏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因此,對于博士研究生黨員,須加強后續教育力度,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集體事務服務平臺。
2.政治教育宣傳途徑和載體較單一,有待豐富和創新
部分博士研究生黨員認為,基層黨支部能有效地開展政治教育宣傳工作,但組織生活的質量有待提高。特別是在博士研究生的社會實踐、科研工作、思想實際和成長需求方面,組織生活的活動形式需創新,內容質量需提高。
調查對象普遍認為,公共政治理論課程學習是獲得政治理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在開展政治教育和理論學習的過程中,通常以黨課、集中學習會、講座和討論等理論學習形式為主。雖然相關的讀書學習活動能讓博士研究生在較短時間內深入地學習新理論、領悟新思想、踐行新作為,但形式單一,模式固化。此外,有的博士研究生認為運用新媒體進行政治教育宣傳是可行的,但真正利用新媒體的靈活性和便捷性成功開展有效的教育宣傳案例不多;新媒體的運用往往只是停留在把紙質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轉換成電子格式上,方式生硬,與新時代博士研究生的實際需求還有較大差距。
3.新媒體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投入、推廣和運用力度不足
博士研究生具有較為成熟的自我意識和認知,思維更加理性,在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態度和政治立場的選擇上也更加堅定。當下的博士研究生更傾向于運用新媒體獲取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與此同時,很多黨建工作者意識到新媒體的巨大影響力,不斷探尋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的方法和路徑,最常見的方式有關注微信公眾號、官媒微博、官方網站、黨建APP(如學習強國APP)等。但這些思政教育載體和平臺,雖然宣傳和教育的內容、形式具有普遍性,但針對高校學生黨員,特別是博士研究生的內容相對較少。
此外,一些高校有自己的新媒體平臺,但也不是專門為高校開展思政教育而建設的,專屬性較弱。高校中專門針對思政教育建設的新媒體平臺,一般由二級管理部門設立,如二級培養單位(如各學院)、二級教學單位(如馬克思主義學院)等。這些新媒體平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作為傳統思政理論教學課堂延伸,以及時政理論的宣傳和新聞熱點傳播的載體。目前,具有較高認知水平的博士研究生,對思政教育新媒體平臺使用的便捷性,發布內容的思想性、廣泛性和深刻性,以及平臺上政治評論的科學性和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博士研究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他們更追求新媒體平臺的實踐應用性和綜合運用性,但二級管理部門缺乏專職人員運營和維護思政教育新媒體平臺,導致這些平臺在現實應用中適用性和時效性較差。
二、以主題閱讀為抓手,創新博士研究生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從“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等方面對文化建設和科技創新工作做出了重要戰略部署,為高校加強新形勢下博士研究生科研素養和思政素質培育工作指明了方向。2003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提出實施“主題出版”工程以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主題出版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批政治導向正確、學術價值高、藝術性強的精品力作涌現,為廣大讀者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在這樣的背景下,博士研究生基層黨組織應廣泛調動博士研究生黨員的積極性,以強化思想政治學習為導向,以主題閱讀為抓手,幫助他們有效地提升政治素養,提高解決思想問題和實踐問題的能力,推動博士研究生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發展。
1.開展主題出版閱讀活動,發揮重點出版物的引領示范作用
主題出版具有較強的政治性、權威性、時效性和前瞻性。其題材圍繞黨的重大事件宣傳、重要會議的貫徹落實,以及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等方面展開,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在博士研究生黨建工作中積極開展主題閱讀活動符合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要求,能有效提升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強化他們的思想政治定力。2020年6月,中宣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公布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125種,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習近平用典(第三、四輯)》《時代之問中國之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共產黨百年畫典》等110種圖書選題,《脊梁——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故事》《我志愿!——入黨申請書的故事》《為了人民——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戰“疫”記》等15種音像電子出版物選題。
高校博士研究生黨組織要積極開展主題出版閱讀活動,充分發揮這些重點出版物的引領示范作用,在博士研究生中傳遞正能量、提振精氣神,營造博士研究生黨支部擔當作為的良好政治生態。
2.豐富主題閱讀形式,強化導師在主題閱讀活動中的作用
博士研究生黨支部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博士研究生的高層次人才屬性,加強博士研究生黨支部的政治文化建設,特別是強化其擔當作為意識,顯得更加迫切和突出。單一的閱讀形式不足以豐富博士研究生的認知,單一的知識灌輸不足以激活他們的擔當作為精神。因此,博士研究生黨支部要豐富主題閱讀形式,一是要積極參加有關部門舉辦的主題閱讀線下推廣活動,如“書香中國萬里行”“書香進校園”等;二是積極組織各類朗誦、評比、論壇、講座、辯論賽等主題閱讀線下活動。讓博士研究生在閱讀中思辨,在思辨中提升,在提升中堅定信念。同時,形式多樣的活動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為博士研究生黨員提供了更多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機會,促使他們充分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勇于擔當作為,努力干事創業”。
此外,博士研究生黨支部要重視導師在黨支部政治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由于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機制是以科學研究為主的導師責任制,在導師負責制下,導師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治學態度,對博士研究生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博士研究生黨支部要重視導師在政治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在開展主題閱讀等活動時,或聘請導師做主題閱讀活動顧問,或將導師在黨建工作中的參與度及成效與其考核掛鉤,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博士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和管理處于“真空”狀態。
3.用新媒體拓展閱讀活動平臺,鞏固輿論信息主導權
當前,主題閱讀呈現多媒體化的趨勢。“中國好書”“書香江蘇”“書香龍江”等優秀閱讀號相繼在微信、微博、有聲讀書、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上線。黨支部要向博士研究生定向推薦適合他們的新媒體主題閱讀內容,在積極推進新媒體內容閱讀的同時,還要根據博士研究生具有較高認知水平的特點,拓展新媒體平臺的內容及功能。比如通過微信公眾號、QQ群等選擇與博士研究生需求契合的內容,這樣可有效提升內容傳播的思想性、廣泛性和深刻性。同時,黨支部要善于結合主題出版內容以及時事熱點,在博士研究生中開展主題交流,鞏固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權,引導博士研究生黨員及先進分子主動、積極發聲。
綜上所述,博士研究生是高層次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士研究生黨員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博士研究生黨員的培養和教育質量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潛力。以新媒體為平臺,以主題閱讀為抓手,活化博士研究生黨建工作,激發博士研究生培養的內生動力,全面提升博士研究生的黨性修養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任懷藝,白本鋒. 基于SWOT分析視角的研究生黨建工作體系構建與實施研究[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8(5):29-34.
[2]周群,戴建英. SWOT分析視角下的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研究[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23):38-40.
[3]潘廣煒,王長華,付建軍. 研究生黨建工作機制創新研究:基于社會學習理論的分析[J]. 社會主義研究,2012(6):53-57.
[4]劉懷玉,劉誠. 人本管理視閾下的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創新[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25):30-31+57.
[5]劉珊珊. 基于矩陣結構的研究生基層黨建新模式探討[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21):29-31.
[6]潘廣煒,鴻連軍. 嵌入性理論對加強研究生黨建的啟示[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20):22-23.
[7]王欣,周培松. 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5):39-41.
[8]雷世富. 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應處理好五個關系[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3):26-28.
[9]羅會德,王濱. 研究生黨建工作的調查與思考——以上海部分高校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09(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