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沫言家長:
據說,在育兒問題排行榜上,家長面對的煩惱首先就是孩子的“磨蹭”,許多爸爸媽媽大呼各種“傷不起”。我們家也有此困擾,為此,我翻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專業書籍,也看了有關這方面的教育直播,學習了不少知識。其實,磨蹭是孩子成長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我們要做智慧型家長,把握孩子內在的節奏,給孩子明確的指令,讓孩子直面“慢”的后果,體會“快”的好處,學習“快”的技能,并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遵循孩子的發育規律,理解孩子的時間觀念,等等。
為此,我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首先要以身作則,樹立好的形象和觀念;其次,要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做到耐心相處,不亂發脾氣;最后,要多陪伴孩子,比如,多做一些計時小游戲、講一些小故事等。同時,家長也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很多東西需要慢慢學習,能力也要慢慢培養。我們要做的是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適當給孩子定一些規矩,讓他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將事情做好。
@寧可欣家長:
在我們家,我和孩子媽媽都是做事風風火火的急性子,不喜歡拖拉,更不喜歡磨蹭。日常對孩子說得最多的就是催促的話。也許是物極必反,孩子開始出現“你越催促,她越不緊不慢”的現象。一開始,我十分著急。她越慢,我催得越厲害。有時候,她實在磨蹭得不像話,我會發火。久而久之,我發現孩子有點怕我。
有一次,我去幼兒園接她放學,和一起接孩子的家長聊了一會兒,發現孩子磨蹭這事兒不是我家獨有的現象。我開始觀察女兒,也向一些專業人士了解了一下,明白我家孩子的磨蹭其實跟她到了第一個叛逆期有關。在這一階段,她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會以充耳不聞或磨磨蹭蹭的方式來拒絕做不喜歡或不愿意的事情。加上我和她媽媽總是催促她,更加重了她的這種逆反心理。
明白了原因后,我的心里踏實多了,對付她磨蹭的毛病也有了針對性。我和她媽媽決定,要戒掉催促,盡量在事情發生之前就和孩子定好規矩,遵守規矩有獎勵,不遵守會有懲罰,獎罰分明。時間長了,女兒對很多事情有了規則意識,也就很少再發生拖延磨蹭的現象了。
@李澤瑞家長:
我們家孩子兩歲多的時候,很喜歡幫大人做事。到了三歲多上幼兒園小班,自我意識增強,總是強調“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樣”。我自詡是個開明的媽媽,對孩子的合理要求總會盡量滿足。當孩子奶奶粗暴地要求孩子必須遵守她的做事規則時,我總是護著孩子。比如,在吃飯問題上,他不想吃,我不會強迫他吃,也不讓奶奶強迫他吃。有時候早上,我們的時間非常緊張,他吃個飯卻磨磨蹭蹭,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要聽兒歌。為了讓他盡快吃飯,我總是耐著性子盡量滿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我發現,他越來越得寸進尺,也變得越來越自由散漫,開始表現出磨蹭的苗頭。
我開始反省,為什么我耐著性子滿足他,最后卻讓他養成了磨蹭的壞習慣。究其原因,是我毫無原則地遷就,讓他變得任性自私。就早上吃飯磨蹭這個事來說,本質上并不是他動作慢,而是他知道我一定會遷就他。孩子是很會察言觀色的,當他知道大人會遷就他,他就會越來越過分。同樣的,如果大人很有原則,對他的某些不好行為堅定地說“不”,久而久之,他也就學乖了。
幾年前,我也是一名新手媽媽,曾面對懷中嬰兒的嗷嗷大哭不知所措過,也曾為孩子經常感冒發燒而殫精竭慮過。當孩子日漸長大,我還為他是否能成為一名優秀出色的人而患得患失過。正在閱讀這期話題的你,同時也是作為父母的你,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
孩子的成長,就是父母的考卷,而這份考卷并沒有一份標準答案可供參考。每個人做父母,都不是學會了、準備好才去做;每個人做父母,也都是在迷茫和挫折中不斷成長,才能無畏前行。孩子的很多問題,磨蹭也好,不聽話也罷,其實都是孩子成長階段必經的一個過程。只要父母堅定信心,有方法、有策略,就一定能幫孩子順利度過這段成長磨合期。讓我們和孩子共同努力,一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