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銘 朱代根
摘 要:在體驗經濟時代(在消費過程中追求顧客滿意、注重自我體驗),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行業的新興產業,不斷受到人們的追捧,其內飾比外觀更為重要。在新能源汽車的內飾中,許多零部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互動性,這也是用戶了解新能源汽車內飾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智能化時代的背景下,大多數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單純地將智能技術應用到新能源汽車上,其內飾造型、人機交互和使用體驗已經不能滿足客戶對新能源汽車的要求。人機工程學是新能源汽車內飾設計的出發點,掌握用戶形象認知是新能源汽車內飾設計的關鍵。因此,本文從用戶的認知角度來研究新能源汽車的內飾設計與創新。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內飾設計 用戶認知 人機交互 智能化
1 引言
自卡爾·佛里特立奇·本茨于1886年1月29日,取得了世界上第一個汽車發明專利已經有134年了,在這近一百多年的歷史場合中,汽車已經從早期備受爭議的三輪汽車變成了智能電動車。汽車的更新換代對人類生活意義重大。外觀的設計發展與商業之間的競爭,他們是與工程技術競爭和藝術發展密切相關。隨之而來的是汽車的內外造型逐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對象,而就汽車而言,它也不再是一個純粹機械化冷冰冰的產品。由于生產技術的革新和空氣動力學要求的提高,汽車的出現經歷了“馬車”、“廂式車”、“流線車”、“船車”、“魚車”、“楔形車”等幾次重要意義的變化。同樣,由于車身造型的變化,內飾變化也非常巨大。從“馬車”的小長凳,到能防風防雨的“面包車”,再到注重駕駛體驗的私人座艙,隨著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汽車內飾也將隨著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而發展。
2 用戶認知的意義
其用戶認知可以分為三種層次理解,對象語義:語義表達是用戶用來描述風格細節的詞語,用戶對于認知汽車內飾裝時,將最具體、最直接的造型進行信息反饋從而對對象層的語義來表達描述內部細節和圖形特征的一般形容詞。我們將語義層面可分為認知層面和語義層面。它指的是內飾設計的實體造型和特征元素,用戶在巡視這部分模型的動態特征元素時所聯想到的圖形樣式。
場景語義:這時候的語義,我們可以表露出用戶自己用來描述不一樣光影變化的形容詞。另外,與語義的形容詞做比較,場景語義的形容詞想則較為抽象,它主要表達為空間關系和光影的變化。
符號語義:語義表達是用戶用來表述體積和姿態的形容詞。它是用戶認知當中最最抽象的方面,其認知的程度也是最受影響的。它歸屬于對產品本身的一種較為深入的主觀感受。絕大部分是較為模糊的詞。當然,它們可以分為情感語義和情態語義來表達。同時也是指產品的一種狀態,如靜止、移動等;用戶觀察產品時的自身感受,如穩定性、優雅性等。
三個語義總體而言,它們通過不同使用者對某種產品形態的認知反饋。對內飾設計風格的認知是一個從整體到局部的認知過程。通常 地,用戶會先描述對象的語義,然后是場景語義,最后才是對象語義。用戶的語義描述越具體、越詳細,用戶對于某件設計產品的認知就越精確。而在汽車內飾設計的用戶認知當中,用戶會不自然的將選擇性注意力放在汽車內飾的設計當中這也就成為汽車內飾元素在汽車設計當中占到更高的比例。不同用戶會有對內飾選擇有著不同的側重點,而最終會導致用戶接收到的信息大相徑庭,還會導致用戶對信息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而最后則會導致對汽車內飾對于用戶的認知差異很大。對用戶的選擇性進行深入調查可以發現,掌握了用戶認知的規律就能夠精確地找出當用戶對汽車內飾有選擇性認知,哪種元素更受關注將該更能夠吸引用戶。而另一方面,調查究用戶認知注意和認知注意的形態特征,可以闡明用戶認知注意與不同類型汽車內飾造型特征之間的映射關系。用戶在感知汽車內飾時,更傾向于關注用戶認為感興趣的特征元素。用戶對汽車內飾造型細節的關注程度都會有所不同,但對整個感興趣的區域卻有著一定的相似度。將這些相似度拼湊在一起我們不難發現汽車內飾認知原型是由具有共同認知特征的造型元素組成的,如汽車內控儀表。解構樣本的第一步是分析用戶的圖像認知、內部建模的信息元素和特征元素。
3 用戶認知的過程
用戶認知則是一個非線性過程。它又分為三個層次:審美印象、語義判斷和象征聯系。從符號認知到審美印象,逐漸清晰起來。通過圖像處理和符號處理,用戶可以完成對客觀事物的認知,而圖像處理和符號處理起到互補作用。在汽車內飾設計的認知過程中,特征曲面的表示則為實體。而汽車內飾圖像的認知又是形態認知與語義認知的結合。使用者對形狀的認知既有具體的部分,也有抽象的部分,因此形狀認知的水平應該介于體積認知和圖形細節認知之間。用戶無法準確描述界面的細節和過渡,但無法準確描述界面與界面之間的交互作用。與用戶的認知相比,這些形容詞更準確。圖紙的細節必須附著在曲面上,多個曲面的相交和拼接可以產生體積速度,這樣就可以附著一定的體積。另外,形狀認知處于體積認知和圖形細節認知的中間,在體積認知和圖形細節認知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內飾的圖形細節包括:儀表板、空調出風口、中控部分和各種裝飾板。比如特斯拉電動車的內飾,無論是儀表板、空調出風口、中控部分還是黑色裝飾板,都非常筆直有棱有角。這樣的圖形細節給人一種科技感。像日產這樣的傳統汽車內飾圓潤舒適,更貼近生活和家居設計理念。與大眾汽車的筆直內飾相比,儀表板的圖形細節更加平衡。奔馳轎車空調出風口的圓形與裝飾板倒角一致。這樣的設計細節給用戶一種自然、優雅、高貴的感覺。
4 結語
本文基于用戶的認知,對智能汽車內飾造型進行了研究。
(1)在大量資料的基礎上,研究了汽車內外裝飾造型的研究理論和方法,拓展了智能時代背景下汽車內飾造型的研究范圍。
(2)本文以用戶認知理論為基礎,運用語義差分法對汽車內飾中的代表性元素和造型進行了分析,并結合汽車內飾各重要內部構件的形態解構,得到滿足用戶對汽車內飾設計的智能化概念和認知的特征元素,進而得出用戶的需求。
(3)作為設計師的我們將以抽象的內飾形容詞作為另一個全新的起點。通過各種不一樣的造型形容詞,將它們具體化,在不同的意向圖中尋覓不同的造型信息,并完成內飾的造型設計,實現輔助汽車內飾設計的設計方法,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4)在汽車內外裝飾設計中,意象圖可以激發汽車內外裝飾設計師的靈感。正確意向圖的使用有助于項目在推廣過程中不違背設計主題的中心。然而,由于意向圖對最終設計產品有一定的影響,選擇合適的意向圖是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
(5)在智能時代,智能汽車是未來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就汽車內裝設計而言,它對用戶的重要性比外部裝飾更為突出。汽車內飾作為新能源汽車最直接的運營平臺,對新能源汽車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此,開展基于用戶認知的汽車內飾造型研究,對智能化時代的汽車內飾設計與開發以及汽車制造企業和汽車設計企業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參考意義。
本文從用戶認知的角度,展望新能源汽車內飾的發展和未來新能源汽車內飾的發展,希望從用戶的實際角度出發,推動更適合用戶自身的新能源汽車內飾未來設計之路,從而設計出更好的新能源汽車內飾設計。
參考文獻:
[1]負強.風口上的互聯網+汽車[J].中國信息化,2016(05):97.
[2]秉承新理念透析新業態——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J].世界汽車,2017:90-95.
[3]程永偉.低碳政策下汽車供應鏈運營決策優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8.
[4]海南自貿區正式確立!新能源車外資準入限制同時取消![J].變頻器世界,2018(10):48.
[5]于海洋.汽車產品造型設計中的人車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5.
[6]Block M. Maslow' s Hierarchy of Needs[J].Educational Psychology工nteractive.valdosta Ga Valdosta State University. retrieved, 2014,67(2):172一178.
[7]唐納德·A·諾曼.情感化設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7-11.
[8]負強.風口上的互聯網+汽車.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