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釗
[摘 要] 區域范圍內倡導教師閱讀,根本目的是通過教師閱讀,引領課堂教學實踐、培養師生閱讀習慣,用閱讀帶動教師理念提升,用實踐促進師生成長,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構建“書香校園”“書香社會”。本文闡述了哈爾濱市香坊區為實施“區域范圍內倡導教師閱讀”項目而采取的一系列發展策略。
[關鍵詞] 區域教師閱讀;閱讀寫作策略;讀書聯盟
哈爾濱市香坊區實施“區域范圍內倡導教師閱讀”項目起步較早,2008年就確立了“聚焦有效教學,構建生命課堂”的教學研究主題。該項目大致經歷了培育期、發展期、成熟期三個階段,于2013年正式提出了基于“閱讀寫作”的教師專業發展策略。學校之所以將“閱讀寫作”作為區域教師專業素質提升的一項重要破解策略,主要源自以下“需要”,即:倡導教師閱讀是全民閱讀,構建“書香社會”的需要;倡導教師閱讀是教師自我完善,實現自身專業成長的需要;倡導教師閱讀是提升教育品質,成就師生幸福人生的需要。
一、成立“讀書聯盟”——方向引領中找到職業歸屬感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當教師作為一個生命個體,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得到滿足后,要促使教師產生和發展高層次需要,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就是引領教師產生愛與歸屬的需要,并在“方向引領”中幫助教師找到教師職業的歸屬感。而所謂的“歸屬感”一般又常常與快樂幸福、理想希望、價值認同、氛圍營造等息息相關。
為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幫助教師找到自己的職業歸屬,哈爾濱市香坊區教育局、香坊區教師進修學校將“依托教師閱讀、浸潤教師心靈、提升教育品質”作為香坊區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工作思路之一,并于2014年4月成立了香坊區教育局直接領導、教師進修學校具體實施、基層學校及教師自愿參加且致力于教師專業閱讀的群眾性組織“書香致遠”讀書聯盟。
“書香致遠”讀書聯盟自成立以來,秉持“自主閱讀,提升教育品質,成就幸福人生”的基本理念,崇尚“真閱讀真感悟”,厚積教師底蘊,打造教師專業底氣。2014年~2017年,先后圍繞“教師閱讀與生命化教育實驗”“建設健康的教師閱讀生態”“品質閱讀涵泳細節提升教育質量”“做有內涵的教育人”等主題,成功舉辦了四屆“大夏書系讀書節”哈爾濱市香坊區專場活動。
通過教師閱讀宣言、集體簽名、與名家近距離接觸、向雜志投稿的方式,引領香坊區各中小學校讀書社團,誦讀《論語》《道德經》等中華文化經典,研讀《教學勇氣》《學校的挑戰》《優秀教師悄悄在做的那些事》等教育論著,并開展了系列的、形式多樣的教師讀書匯報交流活動。
形式多樣的教師讀書活動的有效開展,很好地解決了“教師閱讀如何內化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策略問題,在實現“閱讀助力教師發展、閱讀成就幸福人生”這一目標的同時,也讓讀書照亮思想、用碰撞撼動觀念、讓交流點燃智慧、用成長提升品質,全面提升了香坊區教師閱讀品質和“書香校園”建設水平。
二、探求管理策略——“小課題研究”中實現科學發展
“書香致遠”讀書聯盟作為引領“香坊區教師專業閱讀”的群眾性組織,其宗旨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師讀書活動,探討和研究教師的閱讀如何內化為成長的力量與營養,實現‘閱讀助力專業發展、閱讀助力課堂教學,提升書香校園建設和教師閱讀的品質。”要真正實現這一宗旨,“讀書聯盟”自身要有科學、規范的運作方式,要逐步實現對聯盟屬下“教師讀書社團”的規范化管理。
“區域范圍內倡導教師閱讀”項目,是香坊區重點推進的一項教育工作。為此,香坊區教師進修學校于2014年9月成立了“資源建設部”,其工作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引領區域教師讀書,做“書香致遠”讀書聯盟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建設開發課程資源,構建“區域特色”培訓課程體系;三是管理教研員小課題,保證“學術委員會”的正常運轉。“培育本區域讀書學習共同體”是該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能。
資源建設部將“香坊區‘教師讀書社團規范化管理方法研究”作為2015年小課題研究的方向,并確定了六個具體的研究與操作要點。即:
規范隊伍建設——讀書社團負責人角色定位問題思考;規范管理機制——香坊區讀書社團相關“制度”建設;規范宣傳報道——借力《香坊教育》倡導、宣傳讀書;規范過程管理——依托網絡,科學規劃教師讀書活動;規范作品凝練——建設基于讀書寫作微視頻課程資源;規范評價體系——建立“讀書社團”的綜合評價機制。
依托“小課題研究”的策略探求,改善了“讀書聯盟”成立之初管理松散、制度不健全、骨干成員角色定位不準、引領閱讀方向不明確、宣傳隨意等實際問題,大大提高了“讀書聯盟”核心組成員的凝聚力與戰斗力。規范化的“社團管理機制”也促進了香坊區教師讀書工作的科學發展。
三、閱讀引領實踐——課堂教學中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
區域范圍內倡導教師閱讀,根本目的是:通過教師閱讀,引領課堂教學實踐,養成師生閱讀習慣,用閱讀帶動教師理念的提升,用實踐促進師生的成長,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構建“書香校園”“書香社會”。2015年10月下旬開始,“書香致遠”讀書聯盟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閱讀實踐課”活動。并在聽課調研的基礎上,課程資源部確立了2016年小課題:“閱讀實踐課活動”在香坊區中小學校有效推進方法的理論與實踐。
所謂“閱讀實踐課”,指的是與閱讀相關,旨在激發閱讀興趣、知曉閱讀方法,展示閱讀成果、注重習慣養成的教學實踐活動。通過五年來的研究實踐,初步探索出以下幾種“閱讀實踐課”類型,即國學經典誦讀、詩歌鑒賞分析、長篇名著導讀、童話故事欣賞、感悟繪本故事、閱讀方法指導、任務驅動深讀、閱讀實踐分享、好書推介分享,等等。
香坊區所倡導的“閱讀實踐課”,淡化“等級評定”,淡化“學科技能”,不限定學科(哪個學科都可以參與),重在教師閱讀后的教學重建,重在實現教師對學生閱讀的引領與指導。伴隨著閱讀實踐活動課的逐步開展,越來越多的教師已經認識到“教師依托課堂,引領學生閱讀”的重要意義。如今,香坊區的教師閱讀早已跨越了理念提升的初始階段,越來越多的教師正走在“引領學生閱讀”的幸福之路上。
四、共享閱讀成果——“讀書微課”助推教師深度閱讀
當下,“傳統紙媒閱讀”方式日益受到沖擊,如何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及資源,提高教師閱讀興趣,促進教師深度閱讀,努力構建書香社會,就成為香坊區推進區域教師閱讀工作中一個亟待破解的難題。
1.“讀書微課”研究源自需要
2017年,“書香致遠”讀書聯盟在逐步規范社團管理、開展區域“閱讀實踐課”聽評活動基礎上,正式開展“香坊區‘讀書微課的設計、制作及應用方法研究”。香坊區開展“讀書微課”研究,源于以下三個“需要”。一是“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需要;二是促進師生“生命成長”的需要;三是推進教師“研訓工作”的需要。
2.“讀書微課”研發的理論與實踐
所謂“讀書微課”,是一種與閱讀相關的在線學習視頻文件,由文字、音樂、畫面三部分組成。它既可以是對一本書的介紹,還可以是對某一章節的解讀,更可以是對某一類人的分析、對某一問題的理解及對某一觀點的運用,等等。“讀書微課”的研發重在制作者的閱讀層次提升和欣賞者的閱讀興趣培養,其研發過程要堅持的原則主要有:選題簡明,呈現直觀性;設計嚴謹,彰顯科學性;制作美觀,注重欣賞性;應用合理,突出目的性等。研發類型主要有:閱讀方法指導、名篇名著賞析、閱讀實踐活動、同類人物分析、閱讀觀點運用等。研發流程大致包括:確定主題→撰寫腳本→選擇素材→選擇媒體→研發制作。
3.“微課研發”帶動教師深度閱讀
香坊區倡導的閱讀,是“摒棄平庸閱讀、膚淺閱讀,涵蓋興趣閱讀、分享閱讀、個性閱讀、自主閱讀、專業閱讀、學術閱讀的深度閱讀”。依托網絡信息技術的“讀書微課”設計、制作與使用,對提高教師閱讀興趣、推動教師深度閱讀,構建“書香校園”和“書香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依托“書香致遠”讀書聯盟這一平臺培育起來的區域讀書學習共同體,必將帶動區域健康的教師閱讀生態的建設,定能讓教師沉靜回歸于文字,在享受文字張力、最切近感受文字躍動生命的同時,培養情趣、提高境界、找到存在感,并在“閱讀與寫作”中成就教師的幸福人生。
建設有利于生命生長的閱讀生態;有利于“一個人”物質生命、精神生命、社會生命“和諧、完整”生長的閱讀生態是教師的最終追求。
(責任編輯: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