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志
《飛鴻驚雁》 傅建朔/作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它一定要有高雅脫俗的特征。雅,既是藝術作品應該持有的標配,也是藝術家才藝的展示。但是脫離了大眾的雅就成了孤獨的清高,沒有立足之地。俗,是與雅共生并存的孿生兄弟,是維系更多讀者不可或缺的表現形式。雅俗共賞,因而成為藝術家畢生為之奮斗的最高境界。畫家傅建朔多年來寄情花鳥,筆為心畫,在雅俗共賞中尋求突破,其畫作尤其是蘆雁畫作品獲得廣泛的好評,得到藏家熱捧和畫界贊譽。
傅建朔,1957 年生于北京。多年來,他帶著對繪畫藝術的赤誠之心,通過筆墨抒寫自己的情感、志趣,基于老練的繪畫功底、奇絕巧妙的構圖、技法獨具的墨色,描繪出一幅幅氣韻生動、賞心悅目的圖景,不論是大畫還是小品都給人一種脫俗的靈氣,真可謂丹青妙手、意趣天成。
在繪畫道路的探索上,傅建朔為達到“在墨海中立精神,筆鋒下決出生活,尺幅上換毛骨,混沌里放光明”的至上藝術境界,始終遵循清代著名花鳥畫家邊壽民的“畫不可拾前人,而要得前人意”這一創作理念,學古而不泥古,既繼承傳統,又推陳出新,這也就使得他畫的花鳥畫不媚俗、不做作、不矯情,走雅路、走文氣、走和氣,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現代審美情趣,是迎合時代的花鳥畫,也是老百姓喜歡的花鳥畫。
中國畫對境界和筆墨幾近苛刻的要求,讓畫家必須超越技法層面的錘煉,優秀的國畫家不僅要有高超的技巧,還要具備良好的學養、人品、情操。傅建朔能做到身心、學養兼修并進,加之他的天智、悟性與勤奮,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畫風,既涵蓋了中國花鳥畫的傳統格局,又較好地完成了傳統圖式的現代轉換,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筆墨語言符號。
傅建朔筆下的蘆雁,千姿百態,形神皆備,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它們或臥,或飛,或捕食,或游水嬉戲,皆充滿生活情調,不僅描繪出了蘆雁的各種習性和狀態,還體現出了蘆雁怡然自樂的神態和瀟灑自如的性情,使蘆雁的靈動神韻完美地浮現出來,為自己的作品打上了“現代蘆雁畫”的標簽。觀者在看到蘆雁那活靈活現、悠然自得的神韻時,能夠忘卻身心煩惱,與蘆雁共同享受此時此刻的愜意與歡樂,最終達到“雁我兩忘”的境界。
《奮翅起高飛》 傅建朔/作
草蟲畫是中國畫中一個獨特的品種,白石老人曾經這樣說:“草蟲畫寥寥幾筆,最不易畫,若沒功夫,很難生動?!币虼?,傅建朔在草蟲畫方面用功彌勤,既吸收了齊白石工整入微的畫風,又博采了王雪濤灑脫靈動的用筆,不但求其像,而且求其美、求其神似、求其情趣。他所畫的草蟲有聲、有色、有質感、有感情,充滿了靈動之氣。他用細密有致的線條表現蜻蜒、蟬透明微薄的翅膀,用一根線條畫出蟋蟀乍直的觸角,幾筆皴擦涂抹出蝴蝶似乎一碰即落的蓬松絨毛。細致入微的觀察,以及意到筆到的表現力,使畫面達到看似無聲卻仿佛可聽見蟲鳴的生動效果。
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內心世界的揭示和心靈的寫照,這一點在傅建朔的作品中尤為凸顯。在創作中,傅建朔以獨特的視角觀察生活,發現并捕捉到生活中的美,以自己掌握的繪畫技巧去表現自然美,在似與不似之間又融入濃濃的“靈氣”,盡展“靈氣往來”之精妙。它是一種永恒的美,而傅建朔正是以自己獨具風韻、筆精墨妙的藝術把這種境界推上了一定的高度。
傅建朔熱愛草蟲,憐惜花鳥。蟋蟀、蟈蟈、螞蚱、蜻蜓、蝴蝶等,都是他創作的題材,都是他畫筆反復描寫、詠頌的對象。他的花鳥草蟲,或慵懶翹首,或警覺顧盼,或悠然自得,或嬉戲玩鬧,都有一副鮮活的顧盼之態,都能讓人望之頓生愛憐之意。每一幅作品都寄托畫家博大的仁愛之心和人文情懷,給人一種直指佛心的感悟,盡展一花一世界的藝術魅力和豐富內涵。
如果說要用簡練的一句話來評價傅建朔的作品,就是筆筆見功夫、筆筆見精神。他的花鳥、草蟲不僅書寫出了神韻,還充滿性靈,那一瞬間的見筆見墨,全在于他未曾下筆先有情地對弱小生命的無限憐愛與對天地靈性的無限敬畏,表現的是心靈的那份真我之美、自然之源,突出了自己的風格,更主要的是有個性特點,在眾多的作品中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傅建朔的作品。
綜觀傅建朔的繪畫作品,有三個方面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是作品格調清雅。中國繪畫向來講究意境與格調,而構成意境的必要條件是生動的氣韻。在繪畫的過程中,他堅持認為,只有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與學習,不斷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并打開自身的眼界,做到兼收并蓄,與此同時還需要對自己的品行進行磨礪,陶冶自身的情操,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在性靈流露的同時達到“氣韻生動”的境界。其次是對生活的認知深刻。宋代范中立云“師古人不如師造化”,指出了以自然為師的重要性。他始終認為,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寫生是畫家認識客觀世界、觀察大自然、反映社會生活、積累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只有堅持寫生,勤于寫生,從大自然、社會中不斷吸取營養,補充新鮮血液,才能使作品充滿旺盛的生命力。最后是筆墨表現語言獨特。他認為,要想使自己的作品真正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的審美價值,筆墨語言必須有個性,而個性化是在畫家長期的寫生與筆墨轉換中逐漸形成的,體現了畫家的綜合素養和智慧,并標志著畫家對傳統筆墨研究與繼承的高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次文代會、第九次作代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曾說:“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時代的雕塑者。一切優秀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優秀文藝創作都為了人民。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人民的生活、命運、情感,表達人民的心愿、心情、心聲,立志創作出在人民中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备到ㄋ飞羁填I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他表示,在今后的創作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創作出更多貼近生活、貼近人民,既反映中華美學精神和時代審美精神又彰顯自己個性的精品力作,奉獻給社會,奉獻給人民。
我們堅信,傅建朔在今后的藝術道路上一定會像作品中的蘆雁那樣振翮高飛,越飛越高,越飛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