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晉

《英雄笑傲云天》 夏銀祖/作
夏銀祖工作室附近的鍋巴山傳為宋代岳飛抗金的根據地。山腳下的小西湖,是清代鄭板橋流連忘返的游覽地。有了這兩位古代圣賢的相伴,藝術生活也就有了積極向上的力量。
夏銀祖二十來歲拜畫家俞振林先生為師,俞先生以花鳥畫著名,他的作品氣度恢宏,又風雅有趣。我與俞先生有過數面之緣,至今仍珍藏著他的作品。所以在看夏銀祖的畫作時,我會不由得想到俞先生。
俞先生是泰州畫壇承前啟后的一位人物,他的大寫意作品,不僅給邑人帶來一種全新的文化體驗,還給其他的畫家帶來新的啟迪和思考。他用鮮活的筆墨傳遞心靈深處的明亮。俞先生追求的,是超越物象表達的靈魂內質,是物象靜默外表下的情感波瀾。雖然俞先生英年早逝,但夏銀祖已然有力地扛起了俞先生寫意精神的大旗。
經過清水稀釋的墨汁、顏料,有了柔情似水的牽引,牽引出夏銀祖的心思情愫,視覺里的本質物象與思想中的幻覺形象合二為一,形成了藝術的光鮮符號,通過筆墨的釋放,紙上花園在平面上緩緩升起。夏銀祖在這座花園中,來回走動,不時修修剪剪,打掃整理,使花園有著四季如春的景色。置身花園的他有著多重身份,園藝師、養鳥人、清潔工、園主,他把內心當中對生活美學的理解施放到彩墨和線條之中。
夏銀祖的大寫意花鳥,看似神采奕奕,實際有一絲靦腆,有一些內斂,含蓄的表現讓筆墨動人流暢,同時又擴大了繪畫的主題張力,張力是能伸能屈的靈活,它依托在骨子里的豐富情感,如對藝術的敬畏,如對生命的感恩,如對歲月的回望。每一次創作對夏銀祖來說都是新的起點,花兒有什么樣的環境,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姿態,那一只鳥兒飛向何處,它為何飛翔,夏銀祖對它們了如指掌,卻又不會重復過往。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和他的想法雷同,有爭議才有話題,藝術才會有迷人的光亮。
說起夏銀祖的繪畫,很多朋友認為他所繪的蘆雁尤佳,我看過他的蘆雁作品,確實讓人眼前一亮,無論是棲息的大雁,還是飛翔的大雁,每一只皆充滿青春活力。有南北遷徙的習性的大雁是一種勤勞的動物,平日里在城市里很難看到,夏銀祖卻通過在野外的反復觀察,反復臨寫,將之較好地表現出來,足以說明他的用功和勤奮,這樣枯燥卻又鮮活的日子必然是和夏銀祖相伴一生的。畫家的人生注定要把更多的感動帶給他人分享。
很多年前,我讀唐詩,讀到李白的詩句—“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我很喜歡,想作為這篇文章的題目,但又覺得句式太長,就把兩句濃縮一下,變為“雁引好月來”,希望夏銀祖日后能給我寫一張這樣的字,因為他的書法也不錯。

《墨荷》 夏銀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