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婷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特定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飲食習慣等造就了一方百姓的性格特征以及生活文化。平遙弦子書是平遙特有的曲藝種類,藝人們運用家鄉的語言通過弦子書這種藝術形式反映特定歷史時期百姓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弦子書成為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與此同時也將這種獨具特色的曲藝文化傳承至今。
1946 年1 月1 日裴芙春出生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東泉鄉的西戈山村。家中有四個兄弟姐妹,家中的經濟來源以父親裴廣禮外出說唱弦子書為主,家境較為貧寒。裴芙春先生從小學習優秀,成績名列前茅,在一次春節放鞭炮時不小心傷到了自己的眼睛,讓本身就有眼疾的他幾乎完全失明,至此之后的半年時間都無法接受自己眼睛受傷的事實。
1958 年開始裴芙春跟隨自己的父親裴廣禮先生學習三弦、四弦,由于眼疾的原因,教學方法為老師手把手教學。一天分為三次進行練習,每日清晨五點半左右開始練習三弦,中午練習說唱,下午進行組合練習(樂器與說唱的配合練習),與正常藝人的區別在于每日的練習均有師傅陪伴左右,這讓練琴變得更有效率。在練琴的同時還學習說唱,前后跟隨的民間盲書說唱藝人有裴廣禮(平遙西戈山人)、王濟文(平遙普洞村人)、侯扎根(平遙水磨頭村人)、侯清明(平遙木瓜村人)、劉欣藝(平遙襄垣人)、馮起富(平遙道虎壁村人)、梁仁元(平遙北西泉村人)。在跟隨這些師傅學習說唱的同時還學習二胡、板胡、中胡、揚琴、嗩吶以及一些打擊樂器。其中跟隨劉欣藝老師學習的時間最長,受益最多。
1960 年開始跟隨有著豐富演出經驗的老師傅一起下鄉下村演出。
平遙盲書對表演場地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是在室外,伴奏樂器以及音響都是藝人們自己隨身攜帶,彈三弦的藝人左小腿要綁腿板(嘖嘖板),右大腿綁著小镲,右手的食指與中指間夾著一根大約一厘米寬、二十五厘米長的簽子,右手彈撥三弦的同時用細簽子敲擊小镲的面葉發出金屬的聲響。
演出分為旺季和淡季,春季與秋季為淡季,夏季與冬季為旺季,一般出去一次大約兩到三個月。演出一場為三個小時左右,一般一天演出一場,夏季演出有可能會增加一場,分為上午場、下午場。演出人數最少為一人,但一般是由四到六人的小組隊。伴奏樂器較為豐富,三弦、四弦、二胡、中胡、板胡、揚琴、笛子、嗩吶,進入21 世紀后加入了吉他。20 世紀60 年代時演出一場可以拿到五毛的酬勞。
1963 年開始平遙文化局按上級命令對平遙弦子書的唱本——古書進行調整,許多唱本禁止演唱,說書的節目大大減少,演出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1963 年開始一直到1976 年,受政治因素的影響,平遙弦子書的演出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當時一年大約只有十場演出。
改革開放之后,古書開放,將之前禁止演出的唱本開放。這樣一來,演出的節目增多,趣味性也隨之增強。演出一場獲得的酬勞提高至2 至10 元。
20 世紀80 年代弦子書發展到一個高峰期,演出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多,由之前上門演出轉變為聽客上門邀請。出場費用為130 至150 元。80 年代后期受電視等多媒體的沖擊,雖然出場費有所提高,但演出場次變少,觀看平遙弦子書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
20 世紀90 年代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多媒體信息快速普及,像平遙弦子書這種土生土長的民間曲藝也逐漸被淡忘。2014 年裴芙春先生由于身體原因不再說唱平遙弦子書。
平遙弦子書唱本的故事來源于民間傳說或歷史故事,內容包括民間故事、笑話趣聞,還有長篇的歷史古書等唱本達200 多個,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娛樂功能以及社會功能。
1960 年裴芙春開始自編唱本,80 年代的創作數量最為豐厚。以下是筆者對裴芙春先生創作的弦子書書目的整理(見表1)。

表演時長創作年代 作品名稱 創作方式 表演人數(一分場鐘為)180 分鐘20 世年紀代 60《尿床大嫂》 改編 2—4 20—25 20 世年紀代60《黨奔的前女》兒 梁自編 3 20 20 世年紀代 60《鬼剃頭》 自編 2 20 20 世年紀代 60《魯迅踢鬼》 自編 2 30 20 世年紀代60《白療求傷恩員隨》隊 自編 3—5 30 20 世年紀代 60《雷鋒參軍》 自編 3—4 30 20 世年紀代60《武狀智》義 告自編 3—4 180 20 世年紀代 70《采花》 改編 1 2—3 20 世年紀代 70《賣葡萄》 自編 7—8 120 20 世年紀代 70《回娘家》 自編 3—4 30 20 世年紀代 70《活人墓》 自編 3—4 30

20 世年紀代 70《武松弒嫂》 改編 3—8 360-540 20 世年紀代 70《螞蚱算卦》 改編 2 6 20 世年紀代 70《出嫁之前》 自編 4 30 20 世年紀代 80《救婆婆》 自編 3—5 30 20 世年紀代 80《妯娌倆》 自編 4 30 20 世年紀代 80《太平箱》 自編 3 30 20 世年紀代 80《照黃瓜》 自編 2 30 20 世年紀代 80《柳迎春》 自編 4 60 20 世年紀代 80《殺老子》 自編 5—6 30 20 世年紀代 80《高粱白》 自編 3 20—25 20 世年紀代 80《五子葬父》 自編 6—7 30 20 世年紀代 80《包公投胎》 改編 5 180 20 世年紀代 80《十月懷胎》 改編 1 12—15 20 世年紀代 80《娘們頂嘴》 改編 2 25 20 世年紀代 80《一張遺像》 自編 5—6 30 20 世年紀代 80《尼姑生娃》 自編 4 30 20 世年紀代 80《烏盆告狀》 自編 5—6 180 20 世年紀代 80《傻子迎親》 改編 4 30 20 世年紀代 80《龍王算卦》 改編 4—5 30 20 世年紀代 80《坐協議室》 自編 2 25 20 世年紀代 80《二姓爭母》 自編 5—6 180 20 世年紀代 80《溫壺蓋蓋》 自編 2 30 20 世年紀代 80《劉全進瓜》 自編 4—5 180 20 世年紀代 80《一刀兩斷》 自編 5—6 180 20 世年紀代 80《旋風告狀》 自編 5—6 180 20 世年紀代 80《十女夸夫》 自編 10 30 20 世年紀代80《紅屎果》子 吃自編 5 60

20 世年紀代80《李妻老》五 孝改編 4 30 20 世年紀代80《三壽女》婿 拜改編 5—6 180 20 世年紀代80《包牛文》正 放改編 6 180 20 世年紀代80《包姻文》正 聯改編 5 180 20 世年紀代80《王母良》拐 丈自編 5—6 30 20 世年紀代80《好家媳》婦 當自編 5 30 20 世年紀代80《李嫁巧》蘭 改自編 4—5 30 20 世年紀代80《林奸大》人 捉改編 4—5 30 20 世年紀代80《馬工先》生 頂自編 4—5 30 20 世年紀代80《薛東仁》貴 征改編 無限 2160 20 世年紀代80《和道尚》跑 黑改編 2—3 20 20 世年紀代80《呂洞丹賓》戲 牡改編 4 30 20 世年紀代80《張四京姐》鬧 東改編 無限 4 場20 世年紀代80《丑媳流婦》賣 風自編 2 30 20 世年紀代80《吃孩嘴日婆》姨 發改編 4 40—50 20 世年紀代80《狗不英清英》和 懂自編 2—3 12 20 世年紀代80《大高小低老》婆 比自編 3—4 30 20 世年紀代80《光對棍象寡》婦 找自編 3 30 20 世年紀代 80《罵雞》 改編 5—6 180 20 世年紀代 90《治疑》 自編 5 180 20 世年紀代 90《白菜》 自編 4 30 20 世年紀代 90《勸賭》 自編 2 30 20 世年紀代 90《接婆婆》 自編 4—5 30 20 世年紀代 90《高老莊》 改編 7—8 360 20 世年紀代 90《大米記》 自編 3 20—25 20 世年紀代 90《九塊三》 自編 3 25 21 世年紀代 10《掃歪風》 自編 2—10 30 21 世年紀代10《李贓七》斤 退自編 5—6 30 21 世年紀代10《老防兩艾口滋宣》傳 自編 3 60
1997 年12 月3 日平遙弦子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97 年平遙弦子書列入《中國曲藝志·山西卷》。
2005 年首張VCD《平遙弦子書》發行。
2008 年3 月平遙弦子書入選晉中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 年7 月,盲藝人裴芙春、侯開增、劉賢宗被評為市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1 年6 月,平遙弦子書入選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 年1 月,盲藝人裴芙春、侯開增被評為省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5 年武獻智編著的《平遙弦子書》對平遙弦子書的歷史、唱本、唱腔、伴奏樂器、傳承人等作了簡要的介紹,對平遙弦子書的傳播與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近年來平遙縣政府雖成立了平遙弦子書宣傳部,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電子產品的全面普及,使像平遙弦子書這種民間曲藝藝術逐漸被人們淡忘。到目前為止,全縣說書的盲藝人不足30 人,沒有固定分組,有演出時自行組隊下鄉下村演出,平遙弦子書面臨失傳的境地。
裴芙春先生一生投身于平遙弦子書,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為平遙弦子書的保護與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政府應大力扶持這種民間曲藝,利用多媒體以及培訓班設置平遙弦子書這門課程,使更多的青少年接觸、了解并學習將要失傳的珍貴的民間曲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