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明 杭州市文溪中學
耐久跑是杭州市體育中考考試內容之一,它能有效發展耐力等素質,還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但在以往的耐久跑教學中,由于教法與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針對出現的問題,作者以杭州市送教下鄉,杭州市教壇新秀評比《跑——耐久跑》課堂教學為實例,提出“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視角下課中的創新運用。通過比賽手段、游戲形式和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讓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樂、學有所獲。并且可以針對性地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學活動進行德育教育,克服困難,堅持到底;以培養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1.練習枯燥
案例一
上課鈴響,教師拿出秒表宣布跑1000 米。
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進行1000 跑的練習,見習的同學請出示請假條,在旁邊進行上肢力量練習。其余同學跟我們一起做熱身活動。
教師話音未落,學生馬上陷入了緊張而激烈的討論聲中。人群中不斷有學生舉手請假,請假理由五花八門。
學生1:老師我請假,我腿痛,昨天磕破皮了。
學生2:老師我請假,我來例假了……
2.練習消極
案例二
1000 米跑完,記錄成績后。教師發現以下情況:
(1)學生在進行練習時,出現消極狀態。跑步第三圈后,出現走路現象。
(2)學生在進行最后50 米跑時,沒有提速,反而放慢速度。

耐久跑課前準備,一塊籃球場地,音響,礦泉水瓶,背心4 件。本案例以礦泉水瓶作為標志桿,學生成四列橫隊進行集合整隊。
準備部分:1.慢跑。以兩路縱隊繞籃球場慢跑,在教師的口令指揮下,音樂伴奏下大聲喊: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的品質,并激發學生跑的積極性。口令響亮,隊伍整齊,節奏有序。2.熱身操。環節以四列橫隊站立,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網絡熱門舞蹈,結合跑的基本動作,形成一套健身操。
基本部分:1.游戲導入,四人一組喊數輪流帶頭繞人跑。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除了提高學生跑的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靈敏性和反應能力。游戲在學生的加油聲中結束。2.繞水瓶跑。橫排同學為一組繞水瓶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5 分鐘慢跑,期間老師會根據學生的狀態適當調整速度,語言鼓勵學生加油繼續。時間到,學生回到原位,可以拿起地上的水瓶小口喝水。這時,教師提問跑步時的呼吸狀態,并提醒做到三步一吸。安全提醒學生,運動完小口喝水的原因。3.萊格爾跑。學生分為男生組和女生組,女生的距離會比男生少5 米。根據萊格爾音樂的節奏,學生進行從慢到快節奏的跑步練習。4.體能練習。
結束部分:1.放松操。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太極拳的放松練習,培養學生傳統文化的滲透,也能身心愉悅的結束本課。學生在放松部分練習時,臉上洋溢著微笑,說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是余悅的。2.小結。學生在快樂中完成了耐久跑,并希望下次還可以在游戲和競賽中獲得更好的名次。學生學得開心,教師教的快樂。
該教學案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出發,改變跑的形式,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無趣的耐久跑教材變得有趣生動,主題鮮明、形式新穎。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不同教具、教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良好的意志品質,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探究與分析,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的主人。
附:教學案例設計
田徑:耐久跑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1.耐久跑
2.支撐練習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跑項目當中的重點,能有效發展耐力等素質,發展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還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通過前一階段對短跑和長跑的練習,同學們已經了解了短跑和中長跑的區別,而本次課正是在這一基礎上進行的一次技術方法的學習課。在跑的過程當中,注意呼吸與節奏的配合,并且可以針對性地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學活動進行德育教育,克服困難,堅持到底;以培養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2.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全班共有36 個學生,同學們的身高、力度、協調性和模仿能力等指標都不盡相同。同時,初中生的學習意識較強,有強烈的表現欲,但是耐久跑運動量大,持續時間長,又必須跑出一定的速度,學生普遍對耐久跑教學有恐懼和抵觸心理,達不到教學效果。本課針對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將單調的耐久跑轉換成多個小間歇快速跑,跟隨音樂的曲線跑,變速跑,這樣既消除了學生恐懼和抵觸心理同時有達到提高學生速度耐力的效果。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耐久跑的多種練習方法,知道三步一吸的動作要領。
2.通過教學,使90%以上的學生掌握三步一吸的呼吸方法,合理分配體力,合理分配體力,提高學生耐力素質。提高耐久跑水平。學會體能練習的鍛煉方法,發展腰腹和上下肢力量。
3.感受克服“極點”的過程,克服困難,堅持到底。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四、重點、難點
重點:合理分配體力,提高學生耐力素質。難點:克服困難,堅持到底
五、教學過程
站隊、問好——隊列行進——慢跑熱身——游戲——嘗試練習——拓展練習——支撐練習——放松——小結——師生再見——下課——師生回收器材。
六、安全防范
1.課前檢查學生服裝、學生身體狀況及場地器材環境等情況;
2.嚴格要求學生聽從教師指揮;
3.充分做好準備及放松活動;
七、場地器材
如表1 所示。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