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梅,喻 沁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醫院超聲科,南昌 330095)
腱鞘囊腫與腱鞘巨細胞瘤都是最常見的淺表軟組織腫物之一,均好發于關節部位。腱鞘囊腫的常見超聲表現為囊性回聲,而腱鞘巨細胞瘤超聲表現為實性回聲,若腫物超聲表現為實性回聲,結合發生部位,很容易誤診為腱鞘巨細胞瘤。本文報告1例腫物超聲表現為實性回聲、誤診為腱鞘巨細胞瘤的左腕部腱鞘囊腫,分析2種腫物的超聲表現、形成機制和手術方式等。
患者,男,52歲,左腕部綠豆大小腫物,質韌,輕度壓痛。因腫物逐漸增大,患者為明確病因于2020年4月20日至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醫院檢查治療。超聲檢查所見:左腕部關節旁以稍高回聲為主的不均質回聲團塊,內部回聲欠均勻,邊界尚清晰,形態尚規則,團塊內未見明顯血流信號,團塊表面見橈動脈繞行。左腕部實性腫物,不排外腱鞘巨細胞瘤可能(圖1)。患者于2020年4月21日行左腕部體表腫物切除術,術中見腫塊位于深筋膜下,橈動脈纏繞,包膜完整,其內見果凍樣血性液體。病理結果符合腱鞘囊腫(圖2)。

腱鞘囊腫是一種發生于關節部位腱鞘內的囊性腫物,是韌帶、關節囊及腱鞘中結締組織退變引起的疾病。還有一些患者是遭受外傷引起的。多見于女性,發病部位呈圓形腫塊,有酸痛感,若未及時治療,可導致關節活動功能障礙。因此早診斷、早治療腱鞘囊腫至關重要[1]。手部腱鞘囊腫多位于腕關節,超聲表現為邊界清晰的囊性回聲,大部分囊內透聲好,內部與周邊均未見明顯血流信號,這是腱鞘囊腫典型的超聲表現[2]。然而腱鞘囊腫也可有其他多種不同表現,可呈多房狀、形態不規則,結節狀、內部為低回聲或呈混合回聲,有時亦可見出血所致的高回聲[3]。臨床上有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2種治療方式。其中非手術治療方式主要是擠壓囊腫使其破裂,促進患者機體對囊腔液體的吸收;或者使用針頭刺入腫物囊腔內,將腔內膠狀液體抽吸干凈,然后注入麻醉、激素類治療藥物進行封閉治療。手術治療方式則是直接切除囊腫,具有見效快、緩解疼痛迅速的優勢[4]。
腱鞘巨細胞瘤,又稱為黃色素瘤或良性滑膜瘤,是一種生長緩慢的軟組織腫瘤,好發于手及足部,在手部的發病率僅次于腱鞘囊腫[5]。腱鞘巨細胞瘤起源于腱鞘的滑膜,超聲表現為邊界清晰的規則或欠規則的低回聲結節,血供可豐富或稀少[6]。腫物與腱鞘關系密切,而與肌腱分界清晰,較大者易壓迫和侵犯周圍組織,腫物多包繞肌腱生長,可呈彌漫性。腱鞘巨細胞瘤后方有時可見回聲增強,易誤認為混雜囊腫,但彩色或能量多普勒于其內部可見血流信號。在極少數情況下腱鞘巨細胞瘤可能會發生惡變和轉移[7]。常見于手部,只有3%~10%出現在足部,約5%~10%會出現骨侵蝕[8]。目前治療腱鞘巨細胞瘤的首選方法是手術切除腫瘤組織,但手術切除的主要缺點是復發和關節的破壞,因此有學者建議擴大范圍徹底切除腫物以減少復發率[9]。
本病例超聲表現為以稍高回聲為主的不均質回聲團塊,實則為腱鞘囊腫內出血所致的高回聲。而腱鞘囊腫典型超聲表現多為囊性腫物,因此忽略了腱鞘囊腫的可能性。腱鞘囊腫與腱鞘巨細胞瘤均好發于手腕部,但腱鞘巨細胞瘤內部可見少量血流信號或較豐富血流信號,而腱鞘囊腫內無血流信號顯示,這是超聲檢查鑒別的一個因素。腱鞘囊腫大部分是由肌腱過度勞損引起的,可以適當休息保守治療,而腱鞘巨細胞瘤有骨侵蝕的可能,所以它更適合大范圍的手術切除。超聲醫師在檢查時應更認真更全面地分析病例,給臨床醫生提供準確的治療依據,以避免患者二次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