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英杰 劉 琦 解笑宇 張立冬 楊柳青 包雪蓮 謝友榮 郭方亮*
(1.通遼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內蒙古 通遼 028015;2.通遼市科學技術局,內蒙古 通遼 028000;3.通遼市植保植檢站,內蒙古 通遼 028015)
番茄生長發育對環境溫度要求較高。北方番茄生產以溫室反季節生產為主,但由于冬季氣溫低,番茄生產常常會遇到低溫障礙或凍害情況,對西紅柿的生長發育及產量有很大影響。葉片膜細胞透性和脯氨酸含量是植株抗逆性的重要指標,本試驗研究了內蒙古通遼地區溫室番茄在不同溫度的影響下,葉片膜細胞透性和脯氨酸含量的變化規律,為提高冬季番茄耐寒能力的方法提供理論依據。
試驗供試番茄品種為普羅旺斯,浙粉202,靚粉。
本實驗設5 個溫度處理,分別為15℃,10℃,5℃,0℃,-2℃。將番茄幼苗定植到栽植盆中,水肥管理一致,待幼苗長至40cm 高時進行溫度處理。每個溫度分別處理2h、4h、6h 后,對番茄葉片細胞膜相對電導率和脯氨酸含量進行測定。
細胞膜透性測定:稱取0.1g 葉片,用剪刀剪碎,置于25ml 具塞試管中,加入10ml 去離子水,蓋緊塞子后搖勻,浸泡4-5h,各處理浸泡時間和測定溫度保持一致。在室溫下用電導率儀測定其電導率E1。然后沸水浴煮沸15min,待其冷卻至室溫后以蒸館水補充蒸發掉的水分,再測其電導率E2。以相對電導率表示細胞膜受傷害的程度。相對電導率按下式計算:相對電導率(%) =E1/E2×l00
游離脯氨酸含量測定:采用磺基水楊酸法。稱取0.lg葉片,剪碎,置于25ml 具塞試管中,加入10ml3%磺基水楊酸溶液,加塞后在沸水浴中煮沸l0min,取出試管,冷卻后過濾至三角瓶中。吸取2ml 濾液于25 具塞試管中,加入2ml 蒸餾水、4ml 2.5%酸性茚三酮溶液和2ml 冰乙酸,搖勻后在沸水浴中煮沸30min。冷卻后加入4ml 甲苯,振蕩,靜置20min 后吸取上層液測定520nm 處吸光值。計算樣品中脯氨酸的含量:
脯氨酸(ug.gFw)= (C×V/a)/w
式中:C——從標準曲線中求得的提取液中脯氧酸含量(ug);V——提取液總體積(ml);a——測定時所吸取的體積(ml);W——樣品重量(g)。

表 1 不同處理溫度與時間對番茄葉片細胞膜相對電導率的影響(%)
從表1 中可以看出,三個品種番茄葉片細胞膜相對透性隨溫度的降低均逐漸增大;在相同溫度處理下,隨低溫處理時間延長,各品種葉片膜細胞相對透性均顯著增加。不同品種間,相同溫度處理條件下,葉片膜細胞相對透性呈顯著性差異,且隨溫度與時間變化膜細胞相對透性由小到大依次為:浙粉202>靚粉>普羅旺斯。

表 2 不同處理溫度與時間對番茄葉片脯氨酸含量的影響(ug/g.Fw)
從表2 中可以看出,隨處理溫度降低,各品種葉片脯氨酸含量發生明顯變化,呈現先增高后降低的趨勢。同一品種間,相同處理溫度條件下,隨低溫處理時間延長,葉片脯氨酸含量增加,呈顯著性差異;不同品種間,相同溫度處理條件下,葉片脯氨酸含量差異顯著,從小到大具體為普羅旺斯<靚粉<浙粉202。
膜系統穩定性和脯氨酸含量是植物耐寒特性的兩個重要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植株抗寒能力。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種的抗寒性和對低溫脅迫的表現有所差異,耐寒性品種表現良好,植株葉片受冷害和凍害的程度優于其它品種,以耐寒品種浙粉202 表現最好。番茄葉片膜細胞相對透性隨溫度降低和低溫時間延長而增加,溫度越低,葉片膜細胞透性越大,這表明低溫障礙在一定程度上損傷植株葉片細胞結構功能,從而降低番茄耐寒能力。不同品種番茄葉片的膜細胞透性隨溫度變化有所不同,普羅旺斯品種膜細胞透性最大,其次為靚粉、浙粉202。番茄葉片脯氨酸含量的變化規律為:隨著溫度降低,葉片脯氨酸含量先增高后降低,不同品種間脯氨酸含量有所差異,耐寒品種脯氨酸含量最大。同一低溫條件下,隨時間延長,番茄葉片脯氨酸含量增加,且耐寒品種脯氨酸含量最大。這表明,脯氨酸含量高低和植株耐寒能力成正相關,且和品種有一定關系。所以,在冬季溫室番茄生產中,應選擇耐寒性番茄品種為首要考慮因素;還應探索如何提高番茄膜細胞相對透性及脯氨酸含量的方法,提高番茄植株耐寒能力,增加冬季溫室番茄產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