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近年來,“共享”一詞變得熱門,但你聽說過“共享奶奶”嗎?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晉陽街道吉福社區黨群活動中心,幾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正帶著一群小朋友學剪紙,給他們講故事,和他們一起吃餃子,呈現出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雖然孩子們一口一個“奶奶”地叫著,可這些奶奶和小朋友們并沒有血緣關系。她們是吉福社區的“共享奶奶”,是全社區所有孩子的奶奶。據悉,該社區共有20余位“共享奶奶”,這群老人利用空閑時間幫忙照顧家長工作繁忙的小朋友,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獲了滿滿的愛與陪伴。
“共享奶奶”項目始于2019年7月。吉福社區工作人員楊瓊介紹,社區雙職工家庭的父母工作繁忙,放學后孩子無人看管、無人輔導作業的情況比較多,與此同時社區內退休居民空閑時間多,希望多參與社會活動。在此基礎上,社區以老人和小孩互相照顧為切入點,利用黨群服務中心等平臺,搭建“共享奶奶”平臺,讓年長的奶奶照顧雙職工家庭的子女,雙職工家庭則為長者提供各類關愛回饋服務,形成了社區自主的“老小”志愿者互助模式。講故事、教唱歌、教認字、幫忙接送孩子、一起做游戲、陪孩子們寫作業……雖然“共享奶奶”們年事已高,但她們的能量可不小。“一點都不累,每天都很充實,相互陪伴是金錢買不來的東西。”今年67歲的張惠英說,自從2019年7月成為“共享奶奶”,自己身體都比以前好多了。“我們退休了也能貢獻力量,被社會認可,我覺得很自豪。”
作為一名兒孫都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平時張惠英和老伴兩個人生活,有時還是會覺得孤單。“現在我每天充實得很!”這位老人笑道,和小朋友打交道還督促自己不斷學習。“有時候怕小朋友問的問題我回答不上來,現在我天天都要上網學習,學新的故事、新的歌謠、新的手工。”2020年7月加入“共享奶奶”大家庭的黃美英雖然已經80歲,但看起來仍精神抖擻。退休前是一名醫生的她為孩子們講解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方法,還創作了不少故事,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培養勞動光榮、尊老愛幼等優良品格。
(據中新社 1.21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