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全民抗疫時期,大量使用過的口罩、一次性手套、防護服等成為新的垃圾增量。那么,這些廢棄的防護用品應該怎么處理呢?如果處理不當,這些垃圾很可能會危害我們的健康。
一方面,醫療廢物產生量劇增;另一方面,涉疫醫療廢物處置標準較高,這都為疫情防控帶來挑戰。
疫情面前,有無數白衣天使堅守在一線治病救人,也有許多環衛工人和環保志愿者面對危險的醫療垃圾挺身而出,及時清運,杜絕二次污染。
如何確保醫療廢物的安全處置呢?除了政府部門實行多項舉措之外,我們普通民眾做好垃圾分類,就是理所應當的分內之事,就是幫助社會把有限的醫療廢物處理能力用在疫情防控的刀刃上,共同筑起牢固的抗疫防線。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做好垃圾分類,也是提升公眾生態文明素養、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的應有之義。此次疫情,既是危機也是契機,希望每個人都能認識到垃圾分類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處理生活垃圾時都能耐心地做好分類,為垃圾分類的全國施行奠定基礎。
你注意到了嗎?在口罩用量較大的公共場所,如火車站、地鐵站以及有條件的街道和社區,設置了專門的口罩回收桶,以細化生活垃圾的分類,防止廢棄口罩誤投。在這些場所,一定要將廢棄口罩扔到正確的地方。抗擊疫情,你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