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衛東,楊洪廣,王 瑋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 102413)
氚作為核聚變反應中的重要原料,在進入聚變堆燃料系統前多儲存于金屬氫化物材料中。而鈾具有室溫吸氫平衡壓低、氫平臺區寬、量熱精度高、吸氫速率快,以及穩定的吸/放氫性能,常用作貯氚材料。但由于氚是一種放射性核素,貯存過程中會不斷衰變生成氣體氦-3,富集在氚化鈾表面, 形成氦屏蔽層,導致氚量降低,鈾儲存性能下降[1-2]。Zr0.85Ti0.15Co不僅具有與金屬鈾相近的室溫吸氫平衡壓(約10-2Pa)和吸氫速率,同時儲氚容量比鈾高,且不存在自燃和放射性等安全問題,比鈾使用更加方便,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取代鈾而用作氚儲存的材料[3],目前所購買氚源多為鈾床儲存,儲存較長時間后,床體內部氚衰變產生氦-3,為方便后期使用,減小衰變氦-3對氚源純度的影響,本實驗將鈾氚源分裝到Zr0.85Ti0.15Co床中。根據文獻調研,在氦氫混合氣體中吸氫會產生氦屏蔽效應,阻礙氫的吸附,Ortman等[4]提出了氫吸附的整體流模型,張強基等[5-7]進一步分析氦對氫的屏蔽效應,提出其吸附過程包括整體流-擴散流的過程,本研究通過氚轉移過程研究衰變氦-3對Zr0.85Ti0.15Co合金吸氚性能的影響,并分析驗證其氦-3屏蔽影響機理。
轉移氚床內吸氚材料為Zr0.85Ti0.15Co粉體,采購于有研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粒徑150~300目,床內裝量2.05 g,粉體經氘氣充分活化。所用氚源為鈾氚床,儲存4年6個月,經過室溫及高溫加熱去除氦-3約131.051 cc(標準狀況,std.),當前剩余氚量約450 Ci,但仍存在大量氦-3。
實驗裝置示于圖1,主要由管路系統、真空系統、測量系統等組成。可實現鈾床分裝過程中的恒流吸氚和定容吸氚需求。真空系統配置真空泵與分子泵機組,管路系統漏率小于4.5×10-9Pa·m3/s,吸氫熱子用于驗證及吸附管路中余量氚,測控系統實時記錄管路壓力與環境溫度,為準確測試不同壓力段壓力,配置普發壓力傳感器P1、P2、P3量程為1 kPa、10 kPa、100 kPa,精度0.25%F.S,整個實驗系統放置于負壓手套箱內,并配置氚環境監測儀,確保氚操作安全。
Zr0.85Ti0.15Co吸氚采用定容吸氚法,通過加熱鈾氚源至400~500 ℃,氦氚混合氣體進入管路V1(圖1中虛線框所示,F07關閉狀態),達到預定壓力后,打開F01閥門,Zr0.85Ti0.15Co氚床定容吸氚,重復至分裝完成。

圖1 鈾床吸氚實驗裝置示意圖
吸氚過程中,測量記錄每次定容吸氚的P-t曲線,同時材料t時刻吸附容量nt可由公式(1)、公式(2)計算獲得,材料吸氚速率v-t曲線由n-t曲線求導獲得。
(1)
(2)
其中,Δnt為t時刻材料的吸附氚量,mol;n1為初始時刻管路中氚量,mol;ni為t時刻管路中氚量,mol;pi為t時刻吸氚床壓力,Pa;v1是放氚管路體積,mL(std.);R為氣體常數,其值為8.314 J·mol·K-1;Tp為t時刻系統環境溫度,K;ms為合金質量,g。
床體定容吸氚過程統計如表1所示,Zr0.85Ti0.15Co床在7次(1-1、1-2、1-3、1-4、2-1、2-2、2-3)定容吸附轉移中的氣體為鈾床加熱所釋放氚氦混合氣體,經吸氚床吸附壓力穩定后,打開F07閥門,吸氫熱子驗證系統有無殘余氚,經驗證7次吸氚轉移后,管路中均未檢測出殘余氚,余量氣體可視為氦-3,說明氦-3的屏蔽效應并不能完全抑制Zr0.85Ti0.15Co的吸氚反應,當出現氦-3覆蓋效應,由于Zr0.85Ti0.15Co粉末低的吸氚平衡壓,良好的吸氚動力學,其仍能在較低的吸氚速率持續吸氚。

表1 定容吸氚過程統計表
1-5、1-6與1-7次為Zr0.85Ti0.15Co床完成1-4次轉移后,加熱Zr0.85Ti0.15Co床釋放純氚至V1回路,到達一定壓力后,Zr0.85Ti0.15Co床冷卻至室溫定容吸氚,同樣2-4、2-5與2-6次為Zr0.85Ti0.15Co床完成2-3次轉移后,加熱釋放純氚至V1回路,達到一定壓力冷卻至室溫進行的定容吸氚。Zr0.85Ti0.15Co床純氚吸附的初始壓力與氦氚混合氣體中的氚分壓接近,可通過分析其定容吸氚數據,評價氦-3對Zr0.85Ti0.15Co床吸氚性能的影響。因多次的氚轉移吸附過程均在Zr0.85Ti0.15Co粉體的α+β平臺區進行,在分析過程中忽略初始吸附容量的不同對其吸氚性能的影響。
1-1、1-2、1-3、1-4次氦氚混合氣體定容吸氚實驗中,氦-3占比為2.77%~10.03%的低濃度體積分數,1-5、1-6、1-7次為純氚定容吸氚實驗,且1-5、1-6次壓力與1-1、1-2、1-3次氚分壓相近,1-7次壓力與1-4次氚分壓相近,繪制床體吸氚過程P-t曲線示于圖2,對比有氦與無氦P-t曲線發現,氦-3占比為2.77%~10.03%時與無氦的P-t數據相差較大,說明氦-3對床體吸氚產生明顯影響。結合公式(1)、公式(2)推導獲得吸附速率(v)-時間(t)曲線(圖3),對比有氦與無氦v-t曲線發現,初始氦-3含量2.77%~10.03%與無氦狀態下的吸氚初期(前5 s內)速率差異性較小,5 s以后速率的差異性逐漸增大,說明在吸氚初期(前5 s)氦-3對床體吸氚性能影響較小,之后隨著床內氦-3濃度的逐漸提高,對床體吸氚性能影響逐漸加大。1-1、1-2、1-3次吸氚初期(前5 s)吸附速率趨于一致且明顯高于1-4次吸附速率,這是因為1-1、1-2、1-3次的氚分壓相差不大且約是1-4次氚分壓的1.8倍,說明初始氦-3濃度10%以內氚分壓是影響床體吸氚速率的主要因素。繪制1-1至1-4次氚分壓/氦百分比-時間曲線示于圖4,由圖4可發現,隨著氚分壓的降低,氦-3百分比逐漸升高,且1-1、1-2、1-3次氦百分比達到100%的時間為1 500 s、2 800 s、4 800 s逐漸增加,這3次初始氚分壓為66.4 kPa~68.5 kPa,對比1-5、1-6次純氚吸附(初始氚壓66.9 kPa、69.2 kPa)壓力/速率-時間曲線,發現其20 s內完成吸氚且吸氚速率基本相同,可見氦濃度在2.77%~7.41%,吸氚完成時間的增加主要是氦-3濃度的增加。

圖2 定容吸氚壓力時間曲線(1-x次,x=1~7)

圖3 定容吸氚速率時間曲線(1-x次,x=1~7)

圖4 氚分壓/氦百分比-時間曲線(1-x次,x=1~4)
2-1、2-2、2-3次氦氚混合氣體定容吸氚實驗中,氦-3占比為63.40%~70.61%的高濃度體積分數,2-4、2-5、2-6次為純氚定容吸氚實驗,且2-4、2-5、2-6次純氚壓力與2-1、2-3、2-2次氚分壓相近,其吸氚過程P-t曲線示于圖5,結合公式(1)、公式(2)推導獲得吸附速率(v)-時間(t)曲線(如圖6),結合圖5、圖6同樣發現氦-3對床體吸氚產生明顯影響,且圖6中有氦與無氦的吸氚速率差距在5 s以后逐步加大,主要因為無氦條件下床體很快吸氚完成,有氦條件中由于氦-3的屏蔽影響,吸氚緩慢。

圖5 定容吸氚壓力時間曲線(2-x次,x=1~6)

圖6 定容吸氚速率時間曲線(2-x次,x=1~6)
繪制2-1、2-2、2-3次氚分壓/氦百分比-時間曲線如圖7所示,2-1、2-2、2-3次氦-3百分比達到100%的時間約為4 000 s、2 000 s、1 000 s,氦-3含量在63.40%~70.61%時,影響吸氚時間的主要原因為初始氚分壓,氚分壓越低,氚含量越少,吸氚結束越快。

圖7 氚分壓/氦百分比-時間曲線(2-x次,x=1~3)
美國薩凡納河實驗室Ortman提出了整體流模型,并在此基礎上導出了氦屏蔽時屏蔽壓強的預測公式(3),根據實驗數據,采用公式(3)計算得到的屏蔽壓強Pb如表2所示,同時結合圖2、圖5可以發現,在本實驗系統中,Ortman模型預報的氦屏蔽壓強與實驗值符合較好,體現出因整體流動導致的較明顯氦屏蔽效應。

表2 氦屏蔽壓強計算值
(3)
其中,Pb為系統屏蔽壓強,X為初始氦濃度,Pz為儲氣容器初始壓強,Vz儲氣容器體積,Vc為樣品室有效體積,Vg為氚床手閥和樣品室前端管路體積,經體積膨脹法標定,其中Vz為V1+V2體積之和61.5 cc(std.),Vc+Vg為7.3 cc(std.),經管路長度估算Vg=1.3 cc(std.),Vc=6 cc(std.)。
繪制初始壓強Pz-屏蔽壓強Pb對應關系如圖8所示,發現除去氦-3濃度為2.77%與4.23%兩個點,其余濃度的Pz-Pb呈現良好的線性關系,R2=0.97,推測可能與材料的熱力學與動力學因素有關,氦濃度較低的情況下(2.77%~4.23%),影響定容吸氚過程為動力學因素控制,氦屏蔽效應不明顯,而氦-3濃度在7.41%~70.61%下,盡管初始壓強相差約80倍,氦屏蔽效應呈線性關系變化,反應平衡后氚幾乎全被吸附,最終達到熱力學的平衡。

圖8 初始壓強Pz-屏蔽壓強Pb對應關系
Zr0.85Ti0.15Co吸氚時的氦屏蔽過程示于圖9。結合文獻[5]對氦屏蔽過程的理解,將氦屏蔽過程分為2個階段:整體流動、擴散遷移,首先材料通過吸氚降低材料表面的氚分壓,在濃度梯度的作用下,周圍氦氚混合氣的整體流動向材料表面繼續輸送氦-3、氚粒子,隨著吸附過程的進行,擴散遷移過程使氚粒子被吸附,同時將材料表面聚集的氦粒子離去。

圖9 Zr0.85Ti0.15Co吸氚時的氦屏蔽過程
在氦氚混合氣體中,床體開始吸氚(前5 s內)的吸氚速率均很高,且與無氦條件下的吸氚速率相差不大,分析其吸附過程為整體流動占主導,隨著反應的進行,床內粉體周圍氚分壓逐漸下降,氦-3分壓逐漸升高,阻止了氣體的整體流動,阻礙了材料對氚的吸附,吸附過程逐漸由整體流動轉變為擴散遷移,但由于Zr0.85Ti0.15Co粉體良好的吸氚動力學,使其仍能在較低的吸氚速率持續吸氚直至完全。
鈾床向Zr0.85Ti0.15Co床轉移氚的過程中,對比分析Zr0.85Ti0.15Co床在氦氚混合氣體和純氚氣體的吸氚性能,得出以下結論。
(1)氦-3的屏蔽效應并不能完全抑制Zr0.85Ti0.15Co的吸氚反應,當出現氦-3覆蓋現象,由于Zr0.85Ti0.15Co粉末低的吸氚平衡壓,良好的吸氚動力學,仍能在較低的吸氚速率持續吸氚至吸附完全。
(2)氦-3對床體的吸附性能產生明顯影響,吸氚初期氦-3對床體吸氚性能影響較小,在5 s以后隨著床內氦-3濃度的逐漸提高,對床體吸氚性能影響逐漸加大。
(3)氦含量較低時,吸氚完成時間主要由氦-3濃度影響,初始氦-3濃度越高,完成吸氚需要的時間越長;氦濃度較高時,影響吸氚時間的主要因素為初始氚分壓,氚分壓越低,氚含量越少,吸氚結束越快。
(4)結合Ortman模型,從材料熱力學、動力學角度分析推測,氦濃度較低時(2.77%~4.23%),影響定容吸氚過程為動力學因素控制,氦屏蔽效應不明顯,而在氦-3濃度在7.41%~70.61%下,盡管初始壓強相差約80倍,氦屏蔽效應呈線性關系,反應平衡后氚幾乎全被吸附,最終達到熱力學的平衡。
(5)氚吸附時的氦-3屏蔽過程分為整體流階段、散流階段,Ortman模型可較好的預測其氦-3屏蔽壓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