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彥龍,葛 林
(河南能源化工集團 永煤公司城郊煤礦,河南 永城 476600)
受有效抽采半徑影響,本煤層抽采鉆孔應均勻布置在煤層中(開孔間距、終孔間距),以防止出現瓦斯抽采空白帶。而施工順層鉆孔期間,受人、機械設備、地質條件等因素影響,施工鉆孔往往出現偏斜,導致鉆孔未能按照預定軌跡施工到位,浪費工程量,甚至造成瓦斯抽采空白帶,成為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重大隱患。學者針對鉆孔偏斜規律與預防措施進行了研究,吳萬榮等[1]通過對鉆孔偏斜的影響因素及力學特征進行分析,建立了鉆頭偏載的力學模型,并提出了控制鉆孔偏斜的推進力控制方案;趙國法等[2]根據開化黃山礦區螢石礦勘查鉆孔偏斜數據,從地質條件和施工工藝等方面對鉆孔偏斜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付帥等[3]研究了高位鉆孔偏斜對抽采效果的影響;李旭東等[4-9]對鉆孔偏斜規律進行研究分析,給出了影響鉆孔偏斜因素及預防措施;李運剛[10]分析了鉆孔施工中產生偏斜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正確的安裝施工設備方法,采用合理的鉆具結構組合的預防措施;王毅等[11-14]分析了導致偏斜的各種因素,提出了控制鉆孔偏斜的措施;彭橋梁等[15]對造成鉆孔偏斜原因及規律進行分析,提出采用移動孔位法、改變傾角法等預防措施,減少了鉆孔偏斜強度;王智育等[16]對鉆孔保直鉆進進行了研究;王紅勝等[17]基于設計鉆孔測斜結果提出了角度補償糾偏方法;張文輝等[18-19]研究了鉆孔偏斜控制技術;安秀娟[20]闡述了如何確保定向鉆孔透孔精度,并給出了施工過程中應采取的措施。為得到城郊煤礦鉆孔偏斜規律,通過測斜方法對鉆孔軌跡進行測定并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以降低工程量浪費,并提高鉆孔質量標準化。
煤層賦存情況以及單元內選擇鉆孔布置類型(平行鉆孔、平行斜鉆孔、扇形鉆孔)影響井下順層鉆孔施工角度,通過研究施工傾角、夾角對偏斜的影響,找到偏斜拐點、偏斜程度隨施工角度變化的一般規律,并根據偏斜規律提出處理措施。
將井下測斜數據進行統計并繪制圖形,偏斜隨施工傾角變化規律如圖1所示。

圖1 偏斜隨施工傾角變化規律Fig.1 Variation law of deflection with construction inclination
由圖1可知,鉆孔的偏斜拐點、偏斜度與鉆孔傾角之間并無一般規律。但整體來看,受煤層賦存、煤巖性質及打鉆期間鉆頭受力不均勻影響,鉆孔一般向上偏斜。統計的30個鉆孔軌跡數據中,19個鉆孔向上偏斜,占63.3%。
通過觀測圖1中局部偏斜點數據可以看出,由于穩鉆傾角誤差、鉆機固定位置距幫部較遠及卡瓦松弛不能緊固鉆桿,開孔時銜接鉆桿較長使開孔鉆進過程中鉆桿上下擺動,鉆頭旋轉過程中受力不均勻、鉆機上支撐立柱與下支撐腿未扎實扎牢,導致初始偏斜位置基本上處于開孔位置。根據以上分析,穩鉆時應先檢查鉆機各個部件是否完好,異常部件應及時更換,鉆機盡量靠近幫部,并將鉆機扎實扎牢。
由于測斜鉆孔施工地點不同,為方便分析施工夾角對鉆孔偏斜影響,需要將鉆孔夾角統一。現制定如下規則重新定性鉆孔施工夾角:鉆孔夾角以面向煤壁,左偏為正、右偏為負。通過對測斜數據進行統計,得到鉆孔偏斜隨夾角變化規律(圖2)。

圖2 偏斜隨施工夾角變化規律Fig.2 Variation law of deflection with construction angle
由圖2可知,偏斜點、偏斜度隨鉆孔夾角并無一般變化規律。但整體來看,由于車輪效應導致鉆孔一般向鉆頭旋轉方向偏斜,在統計的30組數據中,22組鉆孔軌跡數據顯示鉆孔左右偏斜以右偏為主,占73.3%。
分析圖2偏斜點數據可知,開孔位置產生偏斜的占33.3%,這是由于開孔位置穩鉆誤差及開孔時鉆機受到反向作用力產生跑偏,導致鉆孔在開孔位置產生偏斜。為防止鉆孔在開孔位置產生偏斜,在以后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要求拉巷道中線,做到穩鉆零誤差;使用后支撐油缸以及將鉆機上支撐立柱及下支撐腿扎實扎牢,防止鉆機跑偏。
當鉆頭直徑無限小時,由于煤體各向異性,鉆進過程中產生較大的偏斜度;當鉆頭直徑無限大時,由于操作人員能夠時刻觀察到施工情況。因此,鉆頭軌跡具有可控性,此時偏斜度最小。由于條件限制,無限大與無限小鉆頭無法實現。在常規采用的鉆頭中,鉆孔偏斜主導影響因素由煤體各向異性逐漸變換為鉆頭擺動影響,呈現二次多項式規律。
由于加權平均方法計算孔徑對鉆孔上下偏斜影響能夠考慮孔深因素,此次研究利用加權平均進行計算。另同一孔徑各個鉆孔測深不同與不同鉆孔孔徑鉆孔施工總進尺不同,則利用加權平均方法計算時以各個鉆孔測深為權重。計算見式(1):
(1)
式中,δ為平均偏斜度;m為各個鉆孔孔深;ψ為各個鉆孔偏斜度。
利用式(1)分別計算孔徑為75 mm與92 mm平均上下偏斜度,經計算,平均偏斜度分別為2.176 m與3.483 m。
根據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利用φ92 mm鉆頭鉆孔平均偏斜度要比利用φ75 mm鉆頭大。這是由于鉆頭直徑大,開孔孔徑大,導致開孔不均勻程度也隨之升高;另外,鉆頭直徑大,在鉆進回轉過程中上下浮動較大。
利用式(1)分別計算采用φ75、φ92 mm鉆頭鉆進時平均左右偏斜度,經計算(數據見表1、表2),平均左右偏斜度為4.144 m與5.081 m。

表2 孔徑92 mm鉆孔偏斜度與測深Tab.2 Deviation and sounding of 92 mm boreholes

表1 孔徑75 mm鉆孔偏斜度與測深Tab.1 Deviation and sounding of 75 mm boreholes
根據計算結果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不同直徑鉆頭在同一回轉速度時,鉆頭周圍煤體卸壓范圍隨著鉆頭直徑增加而增加,鉆進過程中鉆頭逐漸偏向卸壓范圍大的一方。因此,利用φ92 mm鉆頭鉆進平均偏斜度要比利用φ75 mm鉆頭大。根據以上分析結果,為防止大的偏斜,在以后地質超前探鉆孔施工過程中,應嚴格使用φ75 mm鉆頭,防止因鉆孔偏斜太大而造成探測失準和工程量浪費。
根據以上研究,提出如下措施用以防止鉆孔偏斜。
(1)鉆進過程裝鉆桿時,一次性不得裝超過1根鉆桿,防止外露鉆桿過長,開孔、鉆進過程中上下大幅度擺動導致偏斜。
(2)鉆機跑道支撐(斜支撐、立柱支撐)螺栓必須緊固,防止施工過程中由于鉆機受反向作用力而出現跑道擺動,影響鉆機跑道角度。
(3)利用后支撐油缸,防止鉆進過程中由于反向作用力導致鉆機出現滑移現象。
(4)打鉆過程中,必須保證輕壓慢進,壓力升高時,應降低鉆進速度。
(5)地質超前探鉆孔使用φ75 mm鉆頭鉆進。
(6)開孔鉆進過程中,必須保證穩、慢,以確保開孔精度。
通過研究鉆孔角度與鉆頭直徑對偏斜度影響可以發現:
(1)偏斜與鉆孔傾角之間并無一般變化規律,但是整體來看,鉆孔一般向上偏斜,一些鉆孔產生上下偏斜基本處于開孔位置。
(2)偏斜與鉆孔夾角之間無一般變化規律,但由于車輪效應鉆孔一般向鉆頭旋轉方向偏斜,因穩鉆誤差、開孔反向作用力影響在開孔位置產生偏斜。
(3)利用加權平均計算方法得到鉆頭直徑為75 mm與92 mm,上下偏斜度分別為2.176 m與3.483 m,左右偏斜度分別為4.144 m與5.081 m。鉆孔實際施工過程中,深度超過60 m鉆孔,設計鉆孔施工傾角時,在根據等高線計算結果的基礎上下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