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垚
(晉能控股煤業集團首陽煤礦, 山西 高平 048400)
晉能控股煤業集團首陽煤業15202 工作面位于二采區北部,在東部設置為15202 進風順槽,此外還有20 m 的保安煤柱。西部有回風槽與20 m 保安煤柱。南與采二區輔助運輸巷接壤,北邊與井田采邊界相連接。15202 工作面設計長度為796 m,對應的傾向長度為199 m,15 號煤層在4.5 m 附近徘徊,煤層中夾矸石層為1 到2 層,厚度在0.2~0.5 m 的范圍內,由于矸石地段厚度變化幅度按比較大,夾矸貫穿工作面內部[1-2]。
在15202 工作面配備有如下幾個類型的設備:ZZ9000/25/52D 型液壓支架、SGZ800/800 型刮板輸送機、MG400/950-WD 型采煤機。在工作面采煤時,實施一次采煤全高長壁采煤法。
經過調查發現15 號煤層工作面煤塵揮發性比較強。當選用傳統的噴霧時,由于其噴霧不均勻,進而導致降塵效果不理想,噴霧不能實現靈活旋轉,因此不能夠根據工況調節噴射方向,為此設計出一套新型噴霧裝置。
該裝置具有如下幾個單元:支撐板、連接板、轉軸、通孔、固定螺栓、風筒、水泵、、出水管、霧化噴頭、扇葉等,如圖1 所示。
通常可以在機體截割部設置一個支撐板,此外還要在支撐板兩側設置相應的連接板,從而可以在轉軸的幫助下實現連接。把風筒設置在連接板上面,同時風筒的一段裝有空腔結構,與此同時風筒開口與機械臂相接觸,在臨近的連接板頂端借助轉軸與風筒進行連接。通常將水箱設置在另一側,在水箱底部設置一個直徑為20 mm,長度為8.0 m 的出水管Ⅰ。與此同時,外水泵輸出端與出水管Ⅱ相連接,其另一端穿過整個風筒。

圖1 采煤機新型噴霧裝置結構
在通風筒外部加裝噴頭和扇葉。通常將葉片與軸承外部電機進行連接,設置的電動機功率可以達到15 kW。
通常旋轉機構包括固定塊、凹槽、連接柱、風筒。
1)假如采煤機構開啟,可以借助聯鎖開關實現水泵與霧化裝置得電。當水泵處于工作狀態時,水通過水管Ⅰ進入水泵,以及從水管Ⅱ進入風筒內。
2)水源借助霧化噴頭進行噴出,風可以朝著風筒設定的方向吹,因此能夠吹起空氣中的粉塵。
3)調整風筒水平方向,這樣可以保證松動旋轉機構固定螺栓,因此借助風筒實現對水平角度的調節,其調節的范圍在0°~180°的范圍內。假如要在垂直的方向對風筒進行調節,那么需要首先松動支撐板螺栓,同時將其固定在連接板圓孔位置,最終將支撐板固定,便于風筒口能夠上下調節,其范圍在-60°~+60°的范圍內[3-4]。
1)成本費用低。結構簡單,成本低,同時裝置易于拆卸,因此便于后期的維護。
2)故障率低。將該裝置安裝在機身上面,能夠有效地解決煤泥堵塞等問題,能夠降低裝置的故障率,優化提升裝置的使用壽命。
3)降塵效果好。將該裝置設置在采煤機上,可以借助驅動電機把水霧化,在風口位置噴出,進而能夠對高濃度的粉塵進行快速濕潤與降塵。
4)實用性強。該裝置在工程實踐時,由于其不再受到地質與施工工藝的限制,不僅可用于挖掘工作面,而且能夠實現運輸與隧道建設,因此使用的范圍比較廣[5-6]。
1)采煤機由于內部結構導致工作時往往會產生振動,進而使連接板產生變形,所以需要對其進行更換,增加了維修成本。
2)在噴霧時,不能根據工作面的工況需要調節噴霧量,需人工參與,因此達不到無人化的效果。
15202 工作面回采至 400 m 位置時,在MG400/950-WD 型采煤機上設置一個新型噴霧裝置,經過幾個月的實踐發現噴霧裝置效果理想,并未出現故障。在使用該裝置進行降塵時,粉塵質量濃度下降到35 mg/m3以下,由此可以看出降塵效果比較明顯。
對于15202 工作面而言,在MG400/950-WD 型采煤機設置新的噴霧裝置效果理想,能夠極大降低粉塵的濃度,而且自身裝置損壞率也非常低,在降塵方面可以起到全面降塵的效果,極大提高了工作面的經濟性,也為工作面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