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惠
(贛南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江西 贛州341400)
眾所周知,舞蹈是動作和美之間結合,充分體現了編舞者以及舞蹈者情感。在進行舞蹈編導期間必須具備獨特的審美能力以及專業性技能。舞蹈作為一門來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伴隨著社會科學水平的提升,人們的審美狀態、生活理念以及思想開發程度也在不斷變化,在這一社會發展環境下,舞蹈編導也必須要不斷完善,迎合現代社會對于舞蹈藝術的需求。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期,我國慢慢重視起舞蹈編導學科建設工作,這一情況主要是自那時起,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藝術追求意識開始萌芽。當時的舞蹈編劇相關人員并未是專業人員,他們僅僅是對舞蹈充滿興趣且熱衷于進行舞蹈編導的熱血青年。
當代中國舞蹈的發展源于人們對各類動物習性和動作進行的模仿,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不斷模仿和思想文明進步的背景之下,人們之間形成了具備自身民族特色的舞蹈文化,且能夠采取舞蹈這一方式對情感進行表達以及宣泄[1]。
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的,舞蹈編導也一直在進步。近幾年來,我國大部分大學中都設置了舞蹈編導這一學科,特別是在藝術類院校,特別的重視舞蹈編導學科建設工作,還有較多專業院校將現代舞蹈黃鉆特學科建設工作和古今中外的很多舞蹈藝術進行了有機融合。這就致使我國舞蹈編導學科可以充分表現出我國現代生活和文化所具有的獨特的文藝色彩。現代舞蹈編導學科的最大優點在于可以將傳統化的舞蹈藝術和現代人類需求和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能力進行協調。不單單可以對人們需求進行滿足,和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能力進行協調,還可以進一步滿足人們的舞蹈藝術追求,讓舞蹈能夠始終保持個性。
舞蹈編導學科是舞蹈編排以及創造期間的重要手段,舞蹈編導學科的發展不斷繼承和創新來源于古今中外的舞蹈文化,不斷地推進著我國舞蹈編導學科的發展進步。舞蹈編導學科的發展建設,同時也是我國幾代人努力的結果,伴隨著我國歷史的變遷,經歷了從新中國成立開始的每一個時期,特別是近些年來,藝術院校對舞蹈編導學科建設的重視程度更加明確了我國舞蹈學科建設的發展定位。
舞蹈編導想要更好地提升自身水平就必須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創新,在編導期間適當融入外來因素,在不斷探究新事物期間,未來社會的科學發展也必定會迫使舞者采取動作將舞蹈目標群體所需感覺進行表達。換而言之,舞蹈編導人員不單單需要對自身編舞能力進行提升,還需要具備有超越目前時代發展的前瞻性眼光,可以及時或者提前發現社會流行趨勢,將社會流行元素運用在舞蹈當中,只有如此,在進行舞蹈編導人員所編創的舞蹈才會更加受歡迎[2]。
當前,伴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文化積累必定會與社會發展所涌現出的現代化文化產生文化間的碰撞,逐漸形成文化交流,在文化碰撞過程中一定會發生創新和淘汰的情況,然而新元素的需求則只能夠借助編舞人員的舞蹈編導創新進行實現。因此,舞蹈編導必須要抓住機遇,發展新的文化元素,順應社會需求以及科學技術發展需求,在舞蹈編導中不斷加入創新元素。
在當代中國的繁榮發展中,舞蹈作為一種文化也已經全方面的滲透到全民的生活中,舞蹈編導者是舞蹈作品的創作者往往在自身的經歷與感受的基礎之上,激發形象思維的創造,從而用一個舞蹈作品去表達自身的情感。而在學習舞蹈編導專業時發現,不論是自身或是本科學生在學習舞蹈編導時,都很容易被“要以注重外化的動作”所主導,而忽略老師真正想看到的獨特的那一份我們認為一個好的舞蹈作品,不僅僅止步于用專業的技術技巧去包裝,這樣的作品丟失了作品的本質的內涵[3]。在當前舞蹈編導的學習與創作中,往往都是對于生活的體驗與感受表現的不夠,從而創作出來的舞蹈作品被符號化和模式化,缺乏知識的支撐,有知識靈魂的有內涵的舞蹈作品,才能主導審美主體的內心。
在舞蹈編導的學習過程中,不難發現,在這一項可謂枯燥的過程里,需要更加全面的將與自己的創作作品有關的各種因素結合起來,通過每一次的學習,在過程中培養自身的舞蹈編導意識。在創作的同時,思考在自己的舞蹈作品中是否擁有別樣的獨特,在這個創作學習過程中,不但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創作素材,同時懂得思考如何在創作的過程中,提升自我的編導素養。
換言之,舞蹈編導必須全面提高自身的編導意識與修養,在深切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創新思維,不斷將新的思維融合到新的作品中,擁有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生活的體驗上,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舞蹈的需求日益增強,舞蹈的形式呈現多樣化發展,舞蹈的創作跟不上時論文范文展要求,已經問世的作品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力,這一情況就要求廣大舞蹈編導人員提升自身創新水平,通過不斷創新的方式將新的理念融入到舞蹈創作中,推陳出新,努力創造出與人們精神需求相符合的優秀舞蹈作品。
肢體動作是舞蹈的基本表現形式,舞蹈表演注重的是情感的表達,因此在創作過程中應該注重思維的創新,而不是形式上的創新。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中,舞蹈編導的創作既要保留和傳承傳統文化,也要創新。
舞蹈是一個新舊交替的過程,創新的作品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社會需要引領舞蹈編導保留傳統,開拓創新。當今世界文化逐漸進入到了多元化發展時代,其軌跡又向前邁入了一個更高,更高新的階段。全球一體化的發展使得各個國家的文化交流更加頻繁,不同國家文化趨勢也慢慢顯現,因此也逐漸涌現了一群不同文化的傳播者以及接收者,舞蹈編導人員則是傳播和接收者當中的一員,舞蹈編導最為主要的工作為編舞和排舞,雖然這類工作比較簡單,但是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之下,對舞蹈編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這就需要舞蹈編導必須積極適應時代發展,提升自身素質修養。
舞蹈形象必須與時俱進,如果僅僅是對傳統人物的創新,觀眾必定會出現審美疲勞,如果舞蹈長時間不對藝術人物進行更新也必然會失去一定的市場受眾。在社會科學發展背景之下,舞蹈編導只有緊跟社會需求,依據時事創作出更加現代化的舞蹈作品,才能激發觀眾共鳴。舞蹈和文字不一樣,文字能夠亦步亦趨的反映出社會故事,但是舞蹈如果具備完美的藝術性,同樣也發人深省,達到傳播美好的重要作用。比如,在舞蹈《也許是要飛翔》中,編舞人員就是采取直線路徑的方式充分表現出現代女性性格當中的柔美,在演繹時讓觀眾感到了強烈的新鮮感。
近些年來,人們思維拓寬范圍越來越廣泛,舞蹈編導學科教學模式也更加多元和富有趣味性,而是依據該學科教學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特點,在學科教學期間采取培養以及引進等等方式推動舞蹈編導學科發展,同時還可以在這一基礎上創建有效用人機制,在各大院校當中創建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對我國人才培養需求進行滿足[4]。
現階段,我國舞蹈編導學科建設始終處于相對成熟時期,但是改時期當中依舊有著一些缺陷需要相關人員進行努力,對舞蹈編導學科進行不斷改進,學習更加先進的舞蹈編導學科知識,但在這一過程中切記不可完全進行模仿,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促進該學科的發展。當前,舞蹈編導學科對和國際間的學習和交流較為重視,同時也積極參與各類國際賽事。同時,我們也可以積極學習先進的舞蹈編導學科教學經驗以及創作經驗,以我國舞蹈編導學科發展需要作為依據進行改變。
當前我國社會發展速度極為迅猛,藝術也在不斷更新換代,舞蹈編導學科的核心在于為國家培養優質人才,同時還可以適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推動我國的發展。日后我國舞蹈編導學科建設期間必須要更加重視知識方面的學習,對這一學科的基礎素材知識進行持續性豐富,進而培養具備獨立創作能力和豐富專業能力的舞蹈編導專業人才。舞蹈是人類進行情感表達的方式之一,這種表達是神奇的,同時也是一種獨特的溝通語言。然而舞蹈編導人員不但需要具備專業度高的舞蹈技藝,還需要擁有真實和豐富的情感,能夠依據表演者實際情況進行舞蹈的創作。
由此可見,確保我國舞蹈編導學科快速穩定發展極為重要。只有為我國培養優質的舞蹈編導人才,才可以創作出更加優秀的舞蹈作品。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變得越來越多元,多元化的社會使得人們的要求也更加多樣化。目前的舞蹈編導已經無法適應以前的標準進行衡量,在舞蹈編導的學習創作過程中,懂得創新,避免落入模式化的形式主義。走近生活,了解生活,讓作品屬于一個知識舞蹈,讓知識舞蹈成為一個新穎、獨特的舞蹈,從各個方面找尋切入點,在多元化的社會當中找準定位,尋求更高的發展,而對于當代中國的多元化發展,也需要培養出更優秀的舞蹈編導,才能更好的推動舞蹈的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