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婷婷 楊亦周 孫霖鑫
(西安翻譯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5)
規范漢字書寫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最基本要求。《標準》要求: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縱觀如今中小學生,哪個不是“奮筆疾書”,坐姿東倒西歪,握筆姿勢五花八門,寫出的字形態各異。提筆忘字、滿篇錯別字躍然紙上,漢字已到了危急時刻。為了挽救漢字,以“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為代表的各種文化娛樂賽事,帶動了全社會動手寫漢字的熱潮。各種有關漢字文化的活動也開展得如火如荼。漢字的拯救、弘揚和傳承要具體到學校,漢字書寫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規范漢字書寫,就要從小學生做起。
我們的問卷調查面向中小學生,關于他們練字習慣和書寫情況滿意程度的調查結果顯示, 練字的人占多數。其中,僅有6.74%的人很滿足自己的書寫狀況。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來看:認為對漢字結構把握不夠的同學占大多數。因而,中小學生對漢字書寫還是有比較清晰的認知,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漢字書寫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中也提出,要求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強大勢力及一些地方和學校在寫字教學上重視的程度不夠,寫字教學的狀況和效果有些不盡如人意,走進寫字課堂,不難發現有許多學生腦袋歪著、本子斜著、手捏著筆尖、眼貼著桌面,姿勢極不正確;翻開學生作業本,有的筆走龍蛇、龍飛鳳舞,似秋風乍起,吹亂一地稻草;有的或大或小、參差不齊,如丘陵起伏、重山疊嶂;有的胡涂亂抹、錯字連篇,像黑云翻墨,書寫極不規范。應試教育現象的存在,使得寫字教學被忽視,信息化社會的來臨又使現在的小學生剛開始學習就步入了少紙、無紙時代。種種原因,使小學生在漢字書寫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
提高了學生書寫漢字的積極性和興趣。隨著現代教育對卷面書寫的要求越來重視,漢字書寫的規范影響著中小學生個人自信的養成,受過正規書法教育的學生,受過正規書法培訓的學生。在考試中的卷面分數相對會高于同階段水平學生。這些學生往往會在考試中更加的自信。從而不斷地促進他們的書寫能力的養成,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作為一個21 世紀的中小學生,應當從書寫開始。困難中堅持提高我們的書寫能力。從而使自己有更遠大的追求。培養中小學生能做到用規范的姿勢寫出規范的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從而不斷增強個人自信,在書寫中獲得成就感。
在當前的課程體系教育中,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對漢字書寫逐漸重視。其中存在著很多書寫相對較弱的學生,會在卷面書寫中影響卷面的分數。大部分中小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相對少部分的中小學生往往是“奮筆疾書”,坐姿東倒西歪,握筆姿勢五花八門,寫出的字形態各異。
1.培養學生對漢字書寫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低年級學生書寫漢字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在課程教學中采用多元化教學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對漢字書寫的興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要求在小學1~2 年級要引導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則進一步強調“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綱要》明確規定“中小學書法教育以語文課程中識字和寫字教學為基本內容,以提高漢字書寫能力為基本目標”,并要求“逐步形成以語文教師為主體、專兼職相結合的書法教師隊伍……中小學語文教師應逐步達到能兼教書法”。這樣看來,無論從哪個角度講,激發學生漢字書寫興趣的任務,責無旁貸地落在了教師的身上。在開展漢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結合當今社會的發展現狀,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圖片、視頻、動畫和多媒體等介質讓學生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進而培養從小培養他們對漢字書寫的興趣。
2.培養學生寫字時的注意力、觀察力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很多事物都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心,總想嘗試一些不同的東西;但是由于他們在學習漢字書寫上處于萌芽階段,久而久之很容易產生厭倦心理。因此,我們要培養他們在寫字時的注意力和觀察力。漢字是一種形體優美的文字,書寫時講究結構、筆勢和神韻。實踐證明,寫字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它要求寫字者必須神情專注、注意力集中。指導寫字,首要一環就是抓好寫字注意力的培養。具體地說,就是通過多途徑、多層面的訓練,引導說,就是通過多途徑、多層面的訓練,引導做到“靜心、專心、細心”。
規范漢字能書寫美好的未來。學生卷面字跡工整、清晰比卷面字跡潦草、東倒西歪要更容易得高分。人們常說“見字如見人”,為自己贏取優勢。由此可見,規范書寫漢字,對于學生自信心的提高是十分有幫助的。規范漢字可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現在的學生由于握筆方法和寫字姿勢等不正確,導致斜眼、近視、駝背等現象出現;讓許多學生養成了不專心、馬虎的毛病,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現在漢字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規范漢字是文化傳承的保障,“我們在寫字教學的過程中,不要讓學生為寫字而寫字,而要從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四有新人”的高度出發,通過寫字來學習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學生才能寫好一手漂亮的漢字,愛上寫字。研究表明,58%的學生會將低齡學段的漢字書寫習慣一直延續下去,最終養成的書寫習慣在今后的學習中很難發生改變。所以,培養學生寫字時的注意力、觀察力是十分重要的環節。
正確引導、悉心指導,使學生認識到“良好的寫字習慣”的重要性。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正確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們的思想認識剛起步,這時候老師對于學生學習上的引導就至關重要。學生都有向師性,老師怎樣要求,基本上都會向老師要求的方向努力。老師的悉心指導也不可或缺,在學生出現問題時,老師的指導無疑是一劑良藥,至關重要。
教育部發布在《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是學生學習語文和其他課程,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熱愛祖國文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備熟練的寫字技能,并有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是現代中國公民應有的基本素養,也是基礎教育課程的目標之一。”在網絡信息化的今天,絕大多數人的書寫能力都在下降的情況下,開設書寫課程更顯得尤為重要。書寫不但可以增強自身的記憶,并將書寫者的思想與情感融入其中,形成各自的特色。與此同時,書寫對于傳承我國傳統文化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學校專門設置寫字課,低年級學習硬筆書法, 高年級學習軟筆書法。通過老師們精心設計的校本書法課程,讓學生了解漢字的基礎知識、懂得漢字的形體結構、掌握漢字的運筆方法等,從而感受書法這一傳統文化的魅力,并且在學習寫字的過程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提升人文底蘊,最終達到“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對學習寫字產生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逐步學會學習。
了解學生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同時深入了解語文教學目標及寫字要求,在課堂中運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性教學,探尋培養學生寫字興趣的策略。從而增強對中小學生漢字書寫的重視程度,從探尋小學生書寫技能形成的規律及特點,改進寫字習慣。
反觀當下,社會中仍然存在對中小學生書寫的不夠重視的現象。在大部分中小學校園里,學校對于中小學生中的宣傳力度相對較弱,教師對于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的緊抓力度不夠,家長對于孩子的漢字書寫問題不夠關心,導致現在中小學生漢字書寫能力欠缺的現狀。所以,社會各方應當重視起來,加強緊抓力度,進行校園的推廣和宣傳,采取以賽促學,以賽促進步,逐漸激勵中小學生對書寫方面的正面積極性。學校可以定期開展關于漢字書寫的知識講座,進行漢字書寫的相關問答活動,以增加漢字書寫在中小學生群體中的宣傳力度。
書法文化傳承的斷代,以及社會普遍缺乏書法藝術的基本常識和基本書法審美能力,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根源。因此,鄢福初建議成立媒體漢字書寫應用監管機構,一是整治和監管,二是教育和引導,前者重在剔除俗與惡,后者重在培育雅與善。同時,我們也相信,通過學生對于漢字書寫的重視,書法文化的傳承會繼續延續下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提升文化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