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墨 彩 紅 潘鑫蕊 萬思園 趙媛媛
(遼寧傳媒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工業旅游作為一種新型的旅游形態,是傳統旅游的延伸,是現代旅游市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工業旅游發展起步晚,市場潛力大,受大環境影響,工業旅游逐漸由單一向多元化發展,需要工業轉型升級和文化旅游發展,簡單的工業旅游滿足不了發展及市場的需要。
2020 年6 月,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制定了《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將工業文化元素和標識進行創意生產和設計,借用新媒體推動內容創新制作,孕育新型文化業態。方案深化了對老工業城市保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的認識,為深層次發展工業旅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沈陽是中國最重要的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是中國計劃經濟工業的縮影,素有“東方魯爾”的美稱,擁有多樣的工業旅游資源,且客源市場豐富,工業旅游發展良好。但是隨著人們的旅游體驗需求變化,沈陽的工業旅游發展形態難以滿足受眾多樣化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業遺址、工業文化的發展。
因此,沈陽工業旅游的發展模式需要創新發展,要借用互聯網時代的優勢,將工業文化與旅游深度交融,三者因融合而共贏,從而提升城市職能,弘揚優秀中國工業精神。
雖然在國家政策倡導下,遼寧省高度重視發展工業旅游的創新發展,但是傳承和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1.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單一,內涵缺失
沈陽的工業旅游資源豐富,曾制造過第一架飛機、第一臺汽車等,對這些方面的開發不夠深入。此外,也有些旅游項目的開發只注重經濟效益忽視了工業文化內涵。
2.旅游資源的宣傳營銷不足,互動性弱
沈陽的工業旅游的宣傳手段單薄,新媒體的參與感不強,如1905 文創園的“犀牛市集”推廣投入少,限制了與游客的實時互動,無法及時將新的旅游項目傳達給受眾。
3.旅游資源產品創新不深,缺乏原創品牌
沈陽工業旅游創意產品缺乏創新,如沈陽飛輪廠尚未涉及住宿領域,難以滿足年輕群體的獵奇心理。
以上問題的出現,導致旅游者的二度重游率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困難。因此,我們將運用“3+模式”,創新發展沈陽工業文化旅游產業。
“3+模式”是以互聯網為技術依托,融合“工業”與“旅游”兩種文化符號為一體的新型文化產業類型。它迎合了當前的新媒體發展趨勢,將實體產業抽象化為文化IP,予以創新和延展,達到1+1+1>3 的效果。此模式的開發對帶動當地第三產業發展、豐富文化產業鏈條、促進文化遺產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具有積極意義。
“盛京文趣”是一款立足于“3+模式”基礎上,集搜索引擎、社會化媒體、個性化推薦平臺、服務類平臺為一體的APP(第三方應用程序)。程序主題界面分為檢索發現頁和個人主頁,主要功能鍵及用途如下頁表1 所示。
為了更好地將互聯網、工業文化、旅游進行結合,打造沈陽工業旅游的“3+模式”,贏得多贏局面,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要深耕沈陽工業文化的代表元素,創造具有沈陽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例如:以“講述沈陽老工業故事”為創意主線,將齒輪、搖臂等工業零部件作為工業載體,設計與創作工業旅游紀念品,并在線下文旅景區紀念品銷售處中售賣,使游客可以從中感受到沈陽百年工業史詩的魅力。
第二,在建設線下銷售平臺的同時,也要建立線上文創館來實現數字化轉型,將工業旅游紀念品上傳到線上平臺,線上線下同時進行銷售,可以方便不同游客的消費需求。
第三,有著“東方魯爾”美譽的沈陽鐵西區,擁有大批廢棄老工業基地。隨著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藝術”逐漸進駐這些老工廠,華麗轉變為時下前衛與時尚、充滿文藝感的文創產業區,例如鐵西1905 文創園,這些充滿現代都市氣息的文創園,在開發中還保留了上個世紀的工業痕跡。工業遺產的創意改建,成為沈陽城市文化旅游再生的新方向,實現了從工業時代到文創時代的跨越,有利于創造沈陽工業旅游的新品牌。

表1 檢索發現頁和個人主頁的主要功能鍵及用途表
目前,沈陽的工業旅游產業鏈較為單薄,附加值低。本項目將為線下實體工業旅游園區進行招商,在園區內部或附近入駐工業主題的酒吧、旅館等商家。酒店和旅館等線下場所的裝修可以采納以水泥、鐵件和舊木材三種基本建材搭配而成的工業風格,營造復古感,讓游客在休閑娛樂的同時也能體驗到老倉庫、老工廠的氛圍,感受沈陽的老工業文化。同時,還可以出租園區內的空閑場地,用以舉辦見面會、小型演唱會等活動,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運營體系,豐富沈陽工業旅游產業鏈,打造“沈陽工業文化城市”的標簽,以增加工業旅游項目的變現收益方式,從而提升旅游業的經濟效益。
提取“盛京文趣”APP 中最具工業氣息的文化元素,向掌握年輕資源的、互動性強的微博、抖音、小紅書等流量平臺精準投放廣告,及時捕獲受眾群體,增強工業文化的認同。
當下,潮牌的不斷涌現,引領了潮流新趨勢。通過與潮牌聯名,設計具有工業文化元素的服飾、飾品等文創產品,將潮牌的粉絲轉化為“盛京文趣”的消費群體。
承接旅游節目場地租借,以沈陽獨特的工業場館為背景依托,以沈陽歷史悠久的工業文化為表達窗口,通過節目互動,增強趣味性,提升工業文化吸引力。
在自媒體時代,很多旅行博主打卡網紅旅游地,發布相關視頻、筆記、旅游攻略,引起了網民們的出游好奇心,邀請大V 等有影響力的博主帶動盛京文趣推出的“我為盛京文趣代言”的話題,人人皆可討論,擴大盛京文趣的曝光度與影響力。
以演藝傳遞文化,以節事活動聚集人氣。沈陽市工業特色鮮明,歷史豐富,通過演繹將工人的工作與生活展現出來,為大眾開啟了解工業文化的大門。
綜上所言,文化旅游產業的未來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平臺、多類別的復合產業鏈條。目前,本項目的開發尚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項目起點是以沈陽市及工業文旅作為優先試驗,日后亦可應用于民俗文化、清宮文化、抗戰文化等同等文化產業類型,乃至擴充全國范圍的文化旅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