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茸卓瑪
(香格里拉市文化館,云南 香格里拉 674400)
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對國民的文化素養加強重視,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培養和提升,而群眾獲取文化知識以及豐富精神世界的方式之一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所以,需要對基層文化建設的對策進行研究。與此同時,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構建息息相關,本文從以下方面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影響及對策進行闡述。
我國在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行不斷的構建,并對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不斷堅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基層群眾文化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基礎,當和諧社會與群眾日常以及文化活動相結合時,可以使群眾的人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群眾是城市發展的關鍵所在,群眾文化是和諧社會構建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對和諧社會產生的影響不可替代。
當地基層群眾文化水平能夠對城市人文水平產生直接的影響,當基層群眾文化被不斷的建設,可以使群眾的文化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利用傳媒的方式,使群眾對全新的思想和內涵進行了解和掌握,由于城市文化建設涉及的內容相對較為廣泛,需要對群眾的法律意識進行提升,使其能夠對法律常識進行掌握,利用群眾文化建設的方式來使人們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從而使和諧社會能夠被有效的構建。
當下,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人們精神方面需求變得更加強烈,因此,需要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建設,該文化活動需要簡單易懂,但具有明顯的豐富性,同時,使群眾的文化需求得到滿足,并為城市精神文明建設起到正向促進的作用,從而使群眾的人文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
當下,我國處于社會轉型的重要階段,需要在先富帶動后富的方式下,來對國民經濟水平進行提升。但在實際發展中,貧富之間的距離不斷增大,并且農村水平總體落后城市,經濟發展對文化建設產生直接的影響,為了使兩極分化現象得到有效的避免,將文化平衡建設的公平正義原則進行體現。由于群眾對公平正義問題相對關注,因此,政府需要科學合理的調整經濟效益和文化建設,對農村地區的基層文化建設提供助力,使得利益得到一定的平衡,從而使內部矛盾和問題得到解決,進而使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公平正義得到充分的體現。
我國小康社會發展戰略目標之一為社會的和諧穩定,對基層群眾文化進行建設,不單單可以使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還可以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助力,因此,相關部門可以利用多樣化的形式,來對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進行宣傳,并向群眾傳遞和諧社會的發展精神,從而使群眾能夠積極參與其中。
另外,在對基層文化活動進行建設時,需要對群眾的意見進行參考,這樣使文化活動與群眾需求保持一致性,從而為和諧社會構建提供重要支撐。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基礎為建設基層群眾文化,為了使基層群眾文化得到有效建設,需要讓當地特色文化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
首先,相關部門在對基層群眾文化進行開展時,需要對當地特色文化進行突出,在當地特色文化的引導下,來有效完成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
其次,對當地特色文化的重點進行凸顯,對廣大群眾可以理解或熟悉的方式進行應用,使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有效的突出,以此使當地文化習俗和歷史特點得到最大化的體現。文化管理部門在節假日對具有文化特色的娛樂活動進行組織,比如,端午節的時候可以組織開展包粽子大賽以及劃龍舟比賽等,并邀請群眾來積極參與,以此來對基層群眾文化的廣泛性得到體現。
基層群眾文化中同樣要具有科學文化水平,以此,需要對和諧的工作理念進行構建。在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進行構建時,需要對群眾的道德修養加強重視,使群眾能夠彼此和諧的相處。同時,對群眾的科學文化水平進行提升,使社會生產力得到有效壯大,從而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基礎保障。在對基層群眾文化進行構建時,要對文化建設的具體需求全面考量,對群眾的職業素養和政治意識進行培養。與此同時,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使其群體的思想素養被顯著的提升。
除此之外,要群眾文化活動建設在和諧社會構建中起到良好的作用,需要對和諧的工作理念進行創設,并對具有娛樂性以及科學性的文化活動進行開展,使群眾的能力和文化素養得到充分體現,進而使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得到凸顯。
對各個城市來講,其發展歷史和特色都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因此,在對基層群眾文化進行建設時,需要將城市特色文化引入其中。如上海的東方明珠、杭州的西湖等,將城市特色文化和基層群眾文化有效融合,這樣可以使全新的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得以形成。
對人才隊伍建設進行強化,這樣使文化工作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時,使構建和諧社會的支撐力得到強化。人才隊伍能夠創造良好的文化作品,不僅使群眾文化活動得到豐富,而且使和諧的社會氛圍被有效營造,從而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基礎保障。
對人才隊伍建設進行強化時,首先,要對人才機制進行完善,對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進行引進和吸納,使其能夠參與到和諧社會的建設之中。同時,對工作人員進行不定期培訓,使其文化素養和專業性被大幅度提高。
其次,文化部門需要對以人為本以及凝聚人心的作用進行最大化發揮,與群眾之間加強溝通交流,這樣能夠對群眾的真實想法有效了解和掌握,從而使群眾對文化建設的歸屬感顯著增強,進而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基礎和保障。
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來講,其開展的場所以社區為主,想要使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得到順利的實施,需要對社區文化活動建設力度進行不斷的強化。
從社區文化活動管理人員的角度來講,可以在社區內定期的舉辦文化活動,如書法比賽、繪畫比賽等,讓感興趣的群眾或具有該方面特長的群眾積極參與其中,這樣不僅可以對基層群眾的精神世界進行豐富,還可以起到開闊基層群眾文化視野的作用。

圖1
由于經濟的不斷高速發展,使國民知識需求也隨之不斷提升,因此,在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時,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和趨勢,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融入創新的元素,并對建設的形式進行改變,同時,對其內容進行不斷的豐富,以此使群眾的文化需求得到滿足。
首先,相關部門在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與群眾的實際生活相一致,這樣可以使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得到調動,從而使基層群眾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背景得到充分的體現。例如:當前,廣場舞備受群眾喜愛,相關部門可以對廣場舞比賽活動進行召開,讓群眾積極地參與其中,這樣可以使其業余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同時,為了使廣場舞比賽能夠順利的實施,相關部門需要對管理制度進行制定和落實。
其次,在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建設時,文化活動中心可以對互聯網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對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完善和更新,如對直播形式的活動進行開展,從而保障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綜上,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其能夠對和諧社會的發展以及構建產生積極影響,因此,需要對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對策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凸顯,進而為和諧社會構建提供重要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