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青
(山亭區文化和旅游局,山東 棗莊 277200)
推進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可以不斷的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時,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還是實現我國文化強國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貫徹和落實十九大精神、實現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客觀要求,所以,加強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新時代下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最早是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文化體制的改革,實現我國文化強國發展提出的一種新的體系。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可以說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文化發展中理論建設和實踐建設的有效融合,所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著很強的時代性特點。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最為基本性的特點就是公益性,主要是因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讓公共文化實現全面覆蓋,滿足每一個公眾的需求,實現公平和平等的普惠。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并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如,一些城市博物館、文化館、展覽館、圖書館等,這些都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一部分,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所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最為基本的特點就是公益性。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服務對象有著開放性特點,是民生建設的重要方法,所以,不管是在城市建設中還是鄉村建設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提升公民們的文化生活。
另外,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提供者也有著開放性的特點,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提供者大多是政府部門,政府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的過程中,是要以平等開放的原則來實施的,并且還需要對提供者和接收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處理,讓社會主義文化市場活躍和發展起來,讓現代公共文化服務得到充分的利用。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新時代發展下的文化事業建設發展思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有著很突出的現代化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主要是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標的一種積極向上、健康具有創造性和時代精神的公共文化。同時還有著現代化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以新時代下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為基礎,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來為構建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①。
目前,我國市級層面上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在市級的群藝館中,很多城市中都建設了一些新的群藝場館,并逐漸開館,為群眾服務,例如,一些市級的博物館、市級的美術館、市級的圖書館等一些重點文化場館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另外,在一些經濟發展水平比較好的縣級層面中,也有很多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文化館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
此外,在鄉鎮層面上,一些綜合性的文化服務站也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函,鄉鎮級別的平均達標率有了明顯的提升,為群眾的精神文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服務基礎和服務保障。
首先,文化保護單位和組織正在不斷的增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結構在不斷的優化和完善。無論是省級、市級,還是縣級,國家及文保單位的數量在不斷的上升,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更加廣泛。另外,傳統文化也得到了很大宣傳和保護,例如,一些地方性、民族性的民間舞蹈、雜役、剪紙、木雕、脫胎器、刺繡、印染等工藝技術,這些不僅受到了國內人民的喜愛和尊重,同時在世界范圍內也得到廣泛的關注和喜愛,構建起了一些助理當地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公共文化品牌。
此外,一些紅色文化也得到了廣范的傳承和發展;例如信仰者、方志敏等一些電視文獻紀錄片等,同時這些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文化也被納入到了中小學讀本中,為人們的業務文化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參考和基礎。
隨著現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例如,政府部門針對公共文化的人才培養制定了一些政策和自己方面的扶持,并和社會中的一些培訓機構、民間藝術團體等組織進行合作和交流,培養各個領域的公共服務文化專業人才,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此外,在一些高職院校和高校中,也增添了一些關于公共文化建設服務的課程體系,學生們可以通過必修課程或者是選修課程的方式來學習更多的關于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知識和技能,為我國現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培養了更多的人才。
在新時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過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斷的提升公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認識,公共文化服務是為了滿足公眾精神方面的需求,而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公眾的支持。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務構建的過程中,需要對公眾的需求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并以公眾的實際需求為基礎,尊重公眾的需求和意見,充分的發揮出公眾主體的作用和價值,引導公眾不斷的進行自我教育和學習,提升公眾的公共文化服務意識,引導和鼓勵公眾積極的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活動中,并在此活動中來培養公眾對當代文化價值的認識②。
另外,還可以從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實際情況出發,引入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和具有創新性的藝術精神作品,提高公眾的文化素養和對文化的鑒賞能力。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對公眾的文化權益進行保護,提升公眾的幸福感。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不斷的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中的適用性水平,也就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所有內容都要滿足于公眾的實際需求和基本的文化需求,并在標準化服務體系構建基礎上,以不同地區公眾不同需求、不同公眾需求之間的差異等情況提供針對性的公共文化服務。
現階段,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現有的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基礎設施的供給性效率比較低,實際的供需并不平衡,一些地區出現供給不足和供給不當等問題,所以,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公眾實際需求為基礎的供給服務理念為指導進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
另外,還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制定全面的、科學的需求表達反饋機制,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公共文化服務互動平臺來了解公眾的實際需求,對公共文化服務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實現針對性、精準性、個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
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過程中,社會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參與主體;政府部門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公平和公正,而社會力量的參與是為了讓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朝著多樣性的方向發展。所以,要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中,以政府部門和相關的政策法規為指導基礎,形成良好的參與空間和環境。同時,通過政策法規和制度的設計來明確社會參與力量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范圍和界限,逐步發揮出社會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的作用和價值③。
另外,還要不斷完善社會力量參與的政策激勵機制,政府可以制定相關的財政補貼、稅收優惠、榮譽獎勵等制度來鼓勵社會力量的參與,從而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多元化發展。
新時代的發展對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提出了新的要求,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需要以公眾實際的需求為基礎,不斷的對構建路徑進行完善和創新,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滿足新時代人們的文化需求提供重要的基礎和保障。
注釋:
①康璇.文化治理視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J].現代商貿工業,2020(28):24-28.
②史建飛.桂陽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路徑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0(14):58-59.
③司文濤,牛家儒.新時代完善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政策建議[J].中國市場,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