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偉



[摘要] 在地理教學中融入SOLO分類理論,對學生思維水平進行等級評價,有利于實現分層次教學。運用SOLO分類理論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設定分層次教學目標,實施分層次教學內容、分層次課堂評測,將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轉化為對思維水平和思維過程的評價,進而提升學生地理綜合思維。
[關鍵詞] SOLO分類理論;海水性質;課堂教學;課堂評測
在新的課程標準要求下,選修地理學科的學生學習的綜合素質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些組合的學生學習綜合素質較高,有些學生學習綜合素質稍有不足。對此,基于學情,在教學中引入SOLO分類理論,對不同學習層次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堂評測,實現分層次教學、分層次評測,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現以海水性質章節中的“海水鹽度”為例,探討SOLO分類理論在分層次教學中的應用。
一、SOLO分類理論與課堂教學融合
(一)SOLO分類理論的含義
SOLO分類評價理論是一種以等級描述為特征的質性評價方法。根據SOLO分類評價方法,可以把學生對某個問題的學習結果由低到高劃分為五個層次: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和抽象拓展結構(如表1)。
(二)SOLO分類理論與教學目標的融合
將選修地理學科的年級學生按分班時地理單科成績進行排序,后50%稱之為A組,前50%稱之為B組。分別研究A組和B組學生地理思維水平等級,并制訂本節課學生學習目標要達到的等級和層次。
1.學生地理思維水平等級評價
(1)等級評價試題:結合教材圖表,分析赤道地區表層海水鹽度較低的原因;
(2)等級評價時間:海水溫度學習之后,海水鹽度未開課之前,利用上課時間對所要學習的海水鹽度知識進行檢測探究;
(3)等級評價方法:結合表1對學生的答案進行思維水平評價,將學生所屬的思維水平等級在卷面上做標記,最后將A組和B組學生思維水平等級進行統計,以占比較大的等級來定義各組的思維水平等級。如表2所示,結合SOLO分類理論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思維水平等級評價。
2.依據統計的評價結果,制訂分層次教學目標
(三)SOLO分類理論與教學內容的融合
A組學生在學習內容上能掌握教材基本內容,了解海水鹽度分布規律、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海水鹽度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等基礎知識,但地理綜合思維的深化不明顯。學生只能在分析本節地理問題時,掌握試題考查的要點,并把相關知識聯系起來,使結論結構連貫、有意義,達到思維水平等級的關聯結構層次。要讓學生自主構建思維導圖進行抽象概括,A組學生就表現得比較吃力,在思維深度和思維寬度上無法實現更大的突破,不能達到知識的網絡化、思維的模塊化。
B組學生的學習目標要達到思維水平等級的抽象拓展層次,重點是能構建水域鹽度高低的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對問題進行抽象概括,并從理論高度分析問題、深化問題,使問題本身的意義得到思維寬度的拓展和思維深度的加深。圖1為B組學生構建的水域鹽度高低思維導圖。
二、SOLO分類理論與課堂評測融合
傳統評測往往以學生做的對錯、得分高低為評測依據,優點是形象直觀,但不能體現出對學生思維水平的評價。SOLO評測模式側重于對學生思維水平的評價,先通過學生的答案將學生的思維水平分成五個等級,然后在相應的等級范圍內進行賦分。SOLO評價模式可與高考四大核心素養的要求有效融合、銜接。
(一)A組課堂評測試題與SOLO評價方案
1. A組課堂評測試題
[例1](2017年全國卷1)下圖2為我國西北某閉合流域的剖面。該流域氣候較干,年均降水量僅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發量可達2 000毫米,湖水淺,鹽度飽和,水下已形成較厚鹽層,據此完成問題。
(1)鹽湖面積多年穩定,表明該流域實際蒸發量
A.遠大于2 000毫米 B.約為2 000毫米
C.約為210毫米 D.遠小于210毫米
(2)如果該流域大量種植耐旱植物,可能會導致
A.湖盆蒸發量增多 B.鹽湖面積縮小
C.湖水富營養化加重 D.湖水鹽度增大
2. SOLO評價方案
(1)試題所考查的思維水平如表4所示。
(2)試題評價方案分析
本組試題考查學生思維水平層次為多點結構層次和關聯結構層次。第(1)問學生只需根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相對關系即可正確作答。第(2)問對學生的綜合思維要求較高,需要學生多角度分析大量種植耐旱作物導致用水量增加,入湖水量減少后,對周邊自然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考查的思維層次為關聯結構層次。
(二)B組課堂評測試題與SOLO評價方案
1. B組課堂評測試題
[例2](2019年全國卷1)37.閱讀資料,完成下
列要求。
隨著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北移,地中海不斷萎縮,里海從地中海分離。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氣候轉暖,里海一度為淡水湖。當氣候進一步轉暖,里海北方的大陸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補給類型發生變化,里海演變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鹽度遠小于地中海的鹽度。
(1)分析補給類型發生變化后里海演變為咸水湖的原因。(6分)
2. SOLO評價方案
(1)試題所考查的思維水平等級
(1) 未答卷或只寫了幾個單薄的地理要素,且所寫的地理要素不正確、不準確 能簡單地寫出河流匯入、蒸發等地理要素,但缺少因果關系描述,只是幾個單薄的地理要素簡單疊加 能寫出幾個地理要素,將地理要素進行簡單疊加,有一兩個因果關系描述正確 能羅列出大多數地理要素,且能對地理要素的因果關系進行描述,因果關系對應正確,與題干比較符合 能運用地理術語,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五大要素分析要素間的相互作用,且能依托材料,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論述,地理綜合思維體現得好。
綜上所述,在課堂教學和課堂評測中運用SOLO分類理論,能夠深化地理綜合思維培育,實現分層次、有針對性教學。同時,課堂評測中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不再是簡單的分數考量,而是轉向對思維水平的評價,助力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切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