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興,王國良
作者單位:濮陽市油田總醫院心內科,河南 濮陽45700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發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其病情危重,進展迅速,病死率及致殘率均較高,嚴重威脅病人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臨床治療AMI 病人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快速開通病變血管,恢復心肌血流灌注,挽救生命,在改善病人預后方面具有良好作用。但此類病人可出現血栓脫落等情況,促使微循環栓塞風險提高,嚴重影響預后,因此,術中常需應用抗凝、抗血小板藥物。比伐盧定為新型抗凝藥物,抗凝效果好,且出血風險低,近年來已逐步應用于PCI 術中,并取得較好成效。然而,介入治療可刺激外界信號引發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且缺血后再灌注亦可引起組織細胞損傷,加重心肌壞死、凋亡等,降低心功能,對PCI 術近期預后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如何有效保護血管內皮功能及心肌細胞是臨床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沙庫巴曲纈沙坦具有擴張血管、降血壓及逆轉心肌重構的作用,有研究顯示,對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應用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可有效改善其血管內皮損傷及心室重塑狀態。鑒于此,本研究特對行PCI 術治療的AMI病人采取沙庫巴曲纈沙坦聯合比伐盧定治療,并將其效果與作用和單獨采用比伐盧定治療者對比,旨在探討其對血管內皮功能、心肌損傷和近期預后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詳情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濮陽油田總醫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PCI治療的97例AMI病人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8例)與觀察組(49例)。其中對照組男29 例,女19 例;年齡范圍31~78 歲,年齡(51.64±6.98)歲;發病至入院時間范圍2~10 h,發病至入院時間(6.13±1.27)h,發病至PCI時間范圍3.5~16.7 h,發病至PCI 時間(8.24±1.36)h;病變血管包括前降支25 例、右冠脈13 例、回旋支10 例;合并癥包括高血壓19 例、糖尿病11 例、高脂血癥15例。觀察組男31 例,女18 例;年齡范圍27~76 歲,年齡(50.48±6.52)歲;發病至入院時間范圍2~10 h,發病至入院時間(6.21±1.19)h,發病至PCI時間范圍3.2~16.5 h,發病至PCI 時間(8.19±1.32)h;病變血管包括前降支26例、右冠脈14例、回旋支9例;合并癥包括高血壓20 例、糖尿病12 例、高脂血癥14 例。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病人或其近親屬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納入標準:均符合AMI 診斷標準,且行PCI 術治療;無精神障礙或智力缺陷;未出現心源性休克。
排除標準:伴低血壓的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者(血壓低于70/40 mmHg);伴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造血功能、凝血功能異常者;感染性疾病者;惡性腫瘤者;既往有心肌梗死、血管搭橋術、PCI 術史者;動靜脈畸形、動脈瘤、腦血管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活動性出血或出血傾向者;入院時急性心衰發作者;過敏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入院確診后立即對病人采取基礎用藥:阿司匹林(300 mg,沈陽奧吉娜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065051,批次161028)、替格瑞洛(180 mg,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分包裝,批準文號J20130020,批次170209)嚼服;另術前靜脈注射0.75 mg/kg劑量的比伐盧定(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140057,批次161124),然后以1.75 mg·kg·h持續靜脈泵注直至手術結束,術后再調整劑量以0.2 mg·kg·h維持靜脈泵入4~20 h;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另于術前給予200 mg 的沙庫巴曲纈沙坦(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公司,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分裝,批號H20170344,批次170315)嚼服,術后第1 d 開始,口服,每次50~200 mg,2次/日,連續服用7 d。1.2.3
其他 均由同一手術室團隊開展PCI 術,術后均常規給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藥物治療,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另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 術后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采取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輔助治療,采用心電圖或動脈壓力觸發,調整好反搏時相后按照1∶1開始反搏,取低分子肝素抗凝,每間隔4~6 h 靜脈推注1 次,每次使用劑量為0.5 mg/kg,使全血激活凝血時間維持150~180 s。1.3 觀察指標
1.3.1
應用IABP 處理的病人及治療后情況 包括救治結果、心功能恢復情況、并發癥及轉歸情況等。1.3.2
血管內皮功能 均于治療前及治療7 d 后抽取病人靜脈血,采用比色法檢測血漿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漿內皮素(endothelin,ET)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檢測血清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因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factor-1,sICAM-1)水平。1.3.3
心肌損傷情況 均于治療前、治療1d及治療7d 后采集病人靜脈血,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心肌肌鈣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I,cTnⅠ)、心肌肌鈣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水平。1.3.4
預后情況 術后隨訪3個月,統計心臟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如再發心肌梗死、靶血管血運重建、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等。
2.1 應用IABP處理的病人及治療后情況
觀察組有1 例采用IABP 治療,對照組有2 例采用IABP 治療,兩組采用IABP 治療者均救治成功,心功能均得到改善,未出現氣囊破裂、肢體缺血等并發癥,恢復良好后予以出院。2.2 血管內皮功能
NO、ET、sICAM-1 在組間、時間及交互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01);兩組治療1 d 及7 d 后NO 均高于治療前,治療1 d 及7 d 后ET、sICAM-1 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治療7 d 后NO 均高于治療1 d,治療7 d后ET、sICAM-1均低于治療1 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治療1 d 及7 d 后NO 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7 d 后ET、sICAM-1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97例血管內皮功能比較/±s
2.3 心肌損傷情況
CK-MB、cTnⅠ、cTnT在組間、時間及交互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治療1 d及7 d后CK-MB、cTnⅠ、cTnT均低于治療前,兩組治療7 d后CK-MB、cTnⅠ、cTnT均低于治療1d,觀察組治療1 d及7 d后CK-MB、cTnⅠ、cTnT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97例心肌損傷情況比較/±s
2.4 預后情況
觀察組術后3 個月總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97例預后情況對比/例(%)
AMI常可并發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發癥,嚴重影響病人生存質量。PCI 術中常需應用抗凝藥物以緩解高凝狀態,提高手術效果。但PCI 術屬于侵襲性操作,可加重局部炎癥反應,引發血管內皮損傷,且缺血后再灌注亦會對心肌產生損傷,引發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嚴重影響預后。
本研究結果發現,與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相比較,觀察組治療后NO 明顯升高,而ET、sICAM-1均明顯降低,提示對行PCI 術治療的AMI 病人采用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內皮功能。NO 及ET 均為血管內皮細胞因子,分別發揮舒血管及縮血管的作用,通過此二者的相互調節及作用而共同維持血管正常的舒縮功能。當血管內皮細胞受到損傷時,血漿NO 水平下降,ET 水平升高。sICAM-1 介導內皮細胞及白細胞的黏附,參與炎癥反應,在AMI病人中明顯升高,且缺血再灌注后進一步升高,促進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等,導致管腔閉塞。比伐盧定屬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劑,是常規用藥,在圍術期應用可減少冠脈血栓負荷,減輕炎癥反應,進而減輕血管內皮損傷;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有效阻斷血管緊張素Ⅱ受體1 型,影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并可抑制腦啡肽酶,減少利鈉肽分解,術后應用可發揮保護血管的作用。有研究顯示,對左心疾病相關性肺動脈高壓病人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更加有效地降低血ET-1、sICAM-1水平,此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
本研究結果還發現,觀察組治療后血清CKMB、cTnⅠ、cTnT較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均明顯降低,提示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減輕AMI病人PCI術后心肌損傷。CK-MB、cTnⅠ、cTnT均為心肌損傷標志物,在AMI病人中異常升高;另PCI術后缺血心肌再灌注過程中可促使心肌組織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引發血管緊張素Ⅱ含量增加,誘導心肌二次損傷,促使CK-MB、cTnⅠ、cTnT水平進一步升高。沙庫巴曲纈沙坦是雙效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可阻斷血管緊張素Ⅱ與其受體結合,在AMI病人PCI圍術期應用可減輕心肌損傷。有研究表明,在一般治療的基礎上,對心衰病人應用沙庫巴曲纈沙坦有良好療效,此與本研究結果相符合。
此外,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術后3個月總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提示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改善行PCI術治療的AMI病人預后。根據上述研究分析,沙庫巴曲纈沙坦應用于行PCI 術治療的AMI 病人中,可發揮對血管內功能的保護作用,還可減輕心肌損害,改善心功能,減少術后心臟不良事件,改善預后。綜上,在AMI病人PCI術圍術期常規應用比伐盧定的同時,另對病人應用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有效保護血管內皮功能,減輕心肌損傷,改善近期預后,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