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娟(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八〇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山東省地礦工程勘察院))
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地勘單位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近年來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夠規范其發展,在新形勢下地勘單位也在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從傳統的單一服務體系,逐漸向綜合型方向轉變。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加強經濟管理,為地勘企業的發展打造良好的基礎。
地勘單位屬于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的重要產業之一,具有較強的公益性屬性,做好經濟管理工作,有助于其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現階段各個地勘單位均在積極開展經濟管理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以下展開具體分析:
目前部分地勘單位的管理人員深受傳統管理思想影響,意識上未能跟上新時期的經濟管理要求,對于此項工作的管理也不夠重視。例如,地勘單位在日常管理中經常存在管理不善、資產流失以及損壞等問題[1]。另外,部分管理人員仍舊未能主動轉變思想觀念,還存在重視資金,忽視管理的問題,即對于一些具有經濟效益的項目較為重視,但是對于經濟管理問題卻較為輕視,不利于地勘單位的未來發展。
只有制度完善,才能為地勘單位開展經濟管理提供保障,提升管理效率和質量。但是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現階段大部分地勘單位在制度建設上均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著經濟管理效率。例如,部分地勘單位在資產配置以及預算編制問題上就未能制定較為科學的管理措施,基本上只是作出了一些簡單的規定,未能明確劃分權責體系,影響其未來發展。
在對某地勘單位展開調查后發現,該單位與資產有關的數據較為滯后。雖然負責資產管理的工作人員每年都會進行預算估計,但是卻未能有效清算和盤點固定資產,管理模式落后,造成資產項目信息的準確度較低,因此,經常存在賬目和資產不對稱的問題[2]。例如,該單位在2017年資產盤點中,在對辦公設備進行實物抽查時發現,總金額約為73萬元,結果卻盤庫了20萬元,盤盈了23萬元,不符合率較高。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該單位未能及時將受贈的固定資產以及購買的固定資產入賬,再加上部分報廢的設備也未能及時通知財務,從而出現了虧損。因此,必須要建立現代化的信息系統,實現對資產的動態管理。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現階段我國地勘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識,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提升其經濟管理質量和效率,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地勘單位在開展經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提高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令其重視此項工作,才能保證相關工作得以落實。首先,領導人員以及工作人員必須認識到,開展經濟管理工作,是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結合的重要方式,不僅提升經濟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同時在減少腐敗行為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注重教育培訓工作,提升其思想認識和道德水平,令其主動參與到經濟管理工作中。例如,在調查中發現經常存在由于工作人員缺乏法律知識,從而導致制定的約定條款不合理,最后即使乙方出現違約,也無法對其進行處罰,造成地勘單位嚴重的損失。因此,必須要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第二,邀請一些該領域的專家,或者是經濟管理工作開展較好的事業單位,定期來單位進行溝通交流,令相關工作人員形成現代化發展理念,并將其付諸于行動中;第三,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務必做好資產管理工作。例如,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現階段大部分地勘單位在資產管理中均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在管理中經常會出現賬實不符,或者是管理不專業的問題。因此,可以從源頭上解決這一問題,地勘單位可以聘請一個獨立的第三方會計機構,對本單位的資產情況展開全面清查,尤其是要做好資產的報廢處理以及盤庫工作,務必保證賬實相符,為后續開展經濟管理工作夯實基礎。這主要是由于資產的折舊、損耗以及清理等,均會對地勘單位的經濟管理造成影響,再加上工作人員忽視資產管理工作,進一步加速了資產流失的速度。因此,必須要提高工作人員的思想認識,令其重視經濟管理工作。
為了提高地勘單位的經濟管理水平,必須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通過此種方式,不僅有助于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明白自身的職責,同時還能夠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促進地勘單位經濟管理工作朝著規范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例如,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以從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一個較為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除了需要明確經濟管理工作中的基本依據外,還需要明確劃分好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令其有法可依的,避免由于缺乏相關的管理制度,從而出現推諉扯皮的問題。另外,還需要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并挑選出具備專業素質的工作人員負責此項工作,通過此種方式,不僅有助于加大管理力度,同時還能夠確保資源的合理分配,盡可能避免發生資源浪費。
除此之外,地勘單位還應該全面落實預算管理工作,在新形勢下更需要做好預算管理工作,與其他企業不同,地勘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較為復雜,不僅需要做好與固定資產相關的預算管理工作,同時還需要統計好本單位的預算支出,降低經營成本,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例如,地勘單位工作人員在開展經濟管理活動時,往往需要對本單位的活動經費制定一份預算計劃,明確預算管理工作的職能以及預算管理的方式,尤其是要核算好辦公費用的支出以及人員基本經費等,而將預算管理制度應用在環節中,就可以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避免出現資金使用情況不透明現象的發生。

建立一個現代化管理系統,同時提高資產的利用率,實現對地勘單位固定資產的動態管理,已經成為經濟管理的重要方式[3]。具體的實踐方式如下:第一,地勘單位應該構建一個信息化的管理平臺,我國財政部在2013年已經構建了該管理平臺,但是只在中央以及省級的財政部門使用,現階段并未普及到地勘單位中。因此,地勘單位可以積極借鑒財政部的信息平臺,然后結合自身的情況,開發信息管理平臺。平臺應該包括以下內容,例如,應該包括軟件應用、系統操作培訓以及硬件分配等。因此,地勘單位的管理人員必須要做好預算管理工作,重視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才能為系統的開發工作提供良好的保證;第二,現階段我國正在積極開展金財工程,因此,必須要進一步優化資產管理系統以及預算編制方式,避免資產流失;第三,在資產管理系統構建完畢后,還應該將其落實下去,要求單位的各個部門提高系統的利用率。例如,組織工作人員將所有的資產都錄入到系統中,并且將固定資產貼好標簽,充分利用掃描技術,令資產管理和系統保持一致,統計好資產的處置、購買等數據,一旦資產出現變化,工作人員通過查詢系統就可以發現,實現對資產的動態管理。
除此之外,還應該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地勘單位的產品結構。本文在對某地勘單位的發展進行調查后發現,雖然現階段該單位研制出較多的產品,但是卻沒有結合消費者的需求以及市場情況,造成產品積壓,嚴重影響其未來的發展。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充分發揮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作用,充分了解有效的市場需求,并將其融入到產品設計中,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通過此種方式,不僅可以增加經營效益,同時還可以減少資源浪費。
總而言之,加強對地勘單位的經濟管理,不僅有助于調整產品的結構,避免資源浪費,同時能夠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因此,地勘單位的工作人員應加強此方面的研究工作,進一步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同時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加快地勘單位的升級轉型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