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萍 李瓊芳 董偉群 通訊作者
(1.2.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輸血科 云南蒙自 661100 3.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輸血科 云南昆明 650000)
ABO 新生兒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HDN 常見類型之一,多因母嬰血型不合致妊娠或分娩時期母體內IgG 抗體經胎盤入胎兒體內,破壞其紅細胞,引發免疫反應致溶血發生[1]。因此在輸血以及交叉配血時須合理選擇檢驗方法,以保障輸血安全。凝聚胺技術(MPT)、微柱凝膠技術(MGT)均為交叉配血檢驗的常用技術,前者耗時短且操作簡便[2-3],因而在國內獲得快速推廣;后者是一種較先進的紅細胞血型血清檢測技術,具有標本少、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等特點,現廣泛用于輸血前血清學篩查中。本研究對比分析了凝聚胺技術、微柱凝膠技術在ABO-HDN 患兒交叉配血試驗中的應用效果,旨在為保障輸血安全提供依據。
選取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200 例新生兒ABO 溶血病患兒為研究對象,患兒家屬均自愿參與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有心臟病家族史、精神疾病家族史或藥物過敏史者。按輸血前所采用不同試驗方法分為MPT 組(n=98)和MGT 組(n=102)。MPT 組男54 例,女44 例,年齡1~5(2.23±0.61)d。MGT 組男56 例,女46 例,年齡1~6(2.31±0.57)d。兩組患兒資料均衡可比(P>0.05)。將MGT 組按所使用微柱凝膠卡分為國產組和進口組,每組均51 例,兩組患兒資料亦有可比性(P>0.05)。
1.2.1 儀器及試劑。血型血清學專用離機(長春博研科學儀器有限責任公司,規格型號:TD-3A)、微柱凝膠檢驗卡(長春博訊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規格:12 卡/盒)、凝聚胺介質試劑(珠海貝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規格:400 測試/盒)。
1.2.2 試驗方法。嚴格依照操作說明進行MPT、MGT 交叉配血及抗體篩查試驗,MPT 組采用紅細胞懸液(3%~5%)測試,MGT 組則采用1%紅細胞懸液測試。主側陽性患兒接受不規則抗體篩查,次側行抗人球蛋白試驗。國產微柱凝膠卡購自長春博訊生物儀器公司,進口微柱凝膠卡購自瑞士達亞美公司,均采用微柱凝膠卡法檢驗。
(1)比較MPT 組和MGT 組總陽性率、主側陽性率、次側陽性率和假陽性率。
(2)比較兩組輸血前交叉配血時間。
(3)比較不同微柱凝膠卡(國產組和進口組)敏感性。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表示,以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予X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MGT 組總陽性率、主側陽性率、次側陽性率和假陽性率均低于MPT 組(P<0.05),但MGT 組配血時間長于MPT組(P<0.05)。見表1。

表1 MPT 和MGT 技術交叉配血敏感性和配血時間比較
同型輸血免疫抗體、存在自身免疫疾病是主側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既往有輸血史、輸注大量血漿是次側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見表2。

表2 影響各檢驗方法配血不合的主要因素分析
國產組和進口組總陽性率、主側陽性率、次側陽性率、假陽性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微柱凝膠卡敏感性比較
ABO-HDN 患兒血型以A、B 型較常見,母體為O 型,其體內存在母源性溶血性IgG 抗體,因而輸血時無法依常規同型輸血,以避免出現或進一步加重溶血反應[4]。同時上述抗體進入患兒體內后部分與紅細胞結合,部分游離于血清,因此實施ABO-HDN 篩查時常進行抗體放散、游離血清和直抗球蛋白試驗,其中抗體放散試驗的可靠性相對較高[5]。因而篩查過程中除需進行直抗檢測外還需實施其他2 項試驗,以提高準確性。
既往常采用鹽水法、酶法進行交叉配血檢驗,但鹽水法敏感性較差,酶法則耗時過長,因而存在局限性[6-7]。MPT 法的原理為凝聚胺所帶正性電荷可通過與紅細胞結合降低其電荷數,使其非選擇性凝聚,實施再懸時能中和正性電荷,使非選擇性凝聚紅細胞散開的同時選擇性抗體無法散開,進而檢出抗原。該方法耗時短、便于操作,但判定結果較嚴格,抗體濃度較低時易出現假陰性,導致漏檢[8]。
本研究顯示MPT 組假陽性率明顯高于MGT 組,亦支持這一結論。MGT 法具有標本采集少、敏感度和準確性高等優勢[9],其原理為將滿足條件的稀釋液調合成特定濃度凝膠后進行微管柱灌注處理,紅細胞經凝膠顆粒過濾可截留已聚集紅細胞,最終獲得不同凝集反應結果。采用MGT 法結果直觀、穩定且重復性較好,無需借助顯微鏡,離心后沉于凝膠底部為陰性,處于凝膠上層或呈中間分散狀態的則為陽性。本研究發現MGT 法檢測陽性率均明顯低于MCT 組,與既往報道相符[10]。但該組檢測時間明顯長于MPT 組,這是其最大劣勢,因而無法滿足急診配血要求,也不能識別紅細胞上是否存在不完全抗體。
本研究還發現,國產和進口微柱凝膠卡法檢驗的敏感性并無明顯差異,這與該檢驗技術現已發展成熟有關,同時國產微柱凝膠卡費用相對較低,提示其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微柱凝膠技術(MGT)交叉配血較凝聚胺技術敏感性更高,可確保ABO-HDN患兒交叉配血安全,但也無法替代MPT。應針對影響各檢驗方法配血不合的主要因素,對抗體篩查陽性患兒開展配血篩查工作,最大限度避免輸血事故發生。國產和進口兩種微柱凝膠卡法交叉配血敏感性無明顯差異,國產微柱凝膠卡檢測費用相對較低,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