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淑蘭
蘇州工業園區星海醫院婦產科,江蘇蘇州 215000
宮頸炎是一種多發于已婚育齡期女性、在臨床上常見的婦科疾病,其發病原因主要為諸如大腸桿菌等細菌入侵患者宮頸黏膜造成炎癥,常會引發患者白帶增多、月經不調、尿路感染等臨床癥狀,該病癥可細分為急性宮頸炎與慢性宮頸炎,其中慢性宮頸炎較容易被HPV 感染。HPV(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人類較為容易感染的DNA 病毒,被該病毒感染的患者常伴有尋常疣、甲周疣、乳頭瘤狀等臨床表現,若患者在患上慢性宮頸炎的情況下并發HPV 感染,該病則極有可能向宮頸癌的方向發展,威脅患者生命。針對該合并癥常用干擾素栓進行治療,但由于該方案起效較慢,且在處理因宮頸炎并發的諸如宮頸息肉、宮頸管炎等癥狀表現不佳,無法滿足治療預期[1-2]。有研究指出[3],可應用中醫合成藥物中的保婦康栓治療患者能夠有效解決以上干擾素栓無法解決的因宮頸炎并發的諸多情況。針對以上問題該院將開展一項實驗,將2018 年2 月—2019 年6月收治的84 例宮頸炎合并HPV 感染患者納入研究,分析保婦康栓治療宮頸炎合并HPV 感染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84 例該院收治的宮頸炎合并HPV 感染患者。納入標準:①根據檢查后發現,納入患者宮頸已出現不同程度的糜爛;②納入患者HPV 檢查均為陽性,未患有宮頸癌;③所有納入患者均有性生活史;④納入患者均未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⑤患者均未患有任何免疫系統疾??;⑥納入患者均未患單純性陰道炎;⑦患者未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疾病等;⑧患者無精神障礙或溝通障礙,能與醫護人員交流;⑨該研究已經該院倫理委員會所批準,且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曉并愿配合院方開展該次研究。
應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干擾素栓組共42 例,年齡24~51 歲,平均年齡(41.82±5.38)歲;病程在13~25 個月,平均病程(18.31±1.68)個月;按照宮頸糜爛等級劃分,其中Ⅰ度宮頸糜爛患者13 例,Ⅱ度24 例,Ⅲ度5 例。保婦康栓組共42 例,年齡22~53 歲,平均年齡(41.86±5.64)歲;病程在12~23 個月,平均病程(18.68±1.29)個月;按照宮頸糜爛等級劃分,其中Ⅰ度宮頸糜爛患者15 例,Ⅱ度21 例,Ⅲ度6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干擾素栓組患者在月經結束3 d 后,將陰道清洗干凈后,應用重組人干擾素α 2a 栓劑(國藥準字S19990014)塞入陰道深處,1 次/d,并于每日睡前使用;保婦康栓組按照干擾素栓組相同的操作方式,將保婦康栓(國藥準字Z46020058)塞入陰道處,1 次/d,每日睡前使用。兩組患者每日持續使用,每2 周為1 個療程,共治療3 個療程。
對比兩組患者宮頸炎治療前后宮頸炎RLU/CO 檢測值、治療效率與HPV 的轉陰率。宮頸炎治療效率分為顯效、有效與無效,若患者宮頸處糜爛基本消失,未發生白帶異常等情況則判定為顯效;若患者糜爛面積明顯縮小,白帶異常等情況明顯減少則判定為有效;若患者宮頸糜爛程度未改變或加重,分泌物情況未好轉,則判定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患者數×100.00%。并于治療6 個月后通過隨訪方式統計患者HPV 的轉陰率。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保婦康栓組患者RLU/CO 檢測值與干擾素栓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保婦康栓組患者RLU/CO 檢測值與干擾素栓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宮頸炎RLU/CO 檢測值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宮頸炎RLU/CO 檢測值對比()
保婦康栓組治療后表現為顯效的患者數為27 例、有效為13 例、無效2 例,總有效例數為40 例,有效率為95.24%,HPV 陰性例數為38 例,轉陰率為90.48%;干擾素栓組治療后表現為顯效的患者數為17 例、有效為15 例、無效10 例,總有效例數為32 例,有效率為76.19%,HPV 陰性例數為29 例,轉陰率為69.05%;兩組患者宮頸炎治療有效率及HPV 轉陰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率與HPV 轉陰率對比[n(%)]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女性在妊娠期間沒有適當調理好自己的身體,并且在分娩后未進行適當的防護措施,使得慢性宮頸炎的發病率逐年上升[4]。宮頸炎是一種常見多發的婦科疾病,常發病于產后婦女,其發病原因主要為諸如大腸桿菌等細菌入侵患者宮頸黏膜造成炎癥,常會引發患者白帶增多、月經不調、尿路感染等臨床癥狀。臨床上又可將宮頸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患者多以慢性宮頸炎為主。急性宮頸炎主要表現為宮頸紅腫,頸管黏膜水腫,常伴急性陰道炎或急性子宮內膜炎等表現。慢性宮頸炎有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息肉、宮頸腺囊腫和宮頸外翻等多種表現。HPV(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人類較為容易感染的DNA 病毒,一般通過性傳播、醫源性感染,母嬰傳播或患者衛生不達標等原因引起感染,從而造成諸多如尋常疣、甲周疣、乳頭瘤狀等臨床表現,若患者在患上慢性宮頸炎的情況下并發HPV 感染,可寄存在細胞內很多年,當人體自身免疫力下降時恢復活動,進而引起宮頸炎向癌變的方向發展,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5-6]。
有關宮頸炎并HPV 感染合并癥的治療,過去常應用外科手術的方式,但經多年來的臨床經驗來看,該治療方式易對患者子宮造成較大的損害,且預后性較差,無法保證治療后病癥是否會復發。目前主要還是以干擾素栓等西醫藥物進行治療,相較于傳統手術治療該方案雖療效較慢,但預后性強,患者治療后出現不良反應或并發癥的概率較小[7]。主要方法即通過干擾素與靶細胞受體結合,加大細胞中抗病蛋白的合成,以此來抑制病毒的數量;同時干擾素還能提高患者體內巨噬細胞的活性,從而提高自身免疫的能力[8]。但從臨床表現上看,干擾素栓在對因宮頸炎并發的諸如宮頸息肉、宮頸管炎等癥狀表現不佳,從而無法達到治療的預期[9]。
保婦康栓屬于中醫合成藥物,其主要以冰片、莪術等藥方構成。具有清熱解毒、破血行氣之功效。藥理學研究表明,冰片具有止痛、抗炎的作用,能夠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增殖;莪術則具有抗菌、抗癌、抗感染的效果[10]。經大量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表明,保婦康栓能夠有效的抑制HPV 的基因表達,抑制HPV 基于上皮細胞所產生的影響,對于抑制腫瘤細胞擴散和繁殖具有較為顯著的效果,最終有利于降低宮頸炎因HPV 誘變為宮頸癌的概率[11-12]。該藥能加快炎性組織修復,有效抑制宿主病毒基因及游離病毒,阻礙癌細胞繁殖,還可對因宮頸炎造成的并發癥進行一個有效地預防和處理[13]。同時價格便宜,深受廣大醫生患者的青睞。
根據劉小玲等人[14]得出的結果可知,其保婦康栓組與干擾素栓組的有效率分別為97.30%與81.10%;轉陰率為91.90%、73.00%。該次實驗中,治療前,兩組患者RLU/CO 檢測值分別為(176.65±54.32)和(176.39±54.29)(P>0.05),治療后保婦康栓組患者RLU/CO 檢測值為(15.27±13.95)明顯低于干擾素栓組的(24.86±6.94),同時保婦康栓組患者在宮頸炎的治療率以及HPV 的轉陰率分別為95.24%、90.48%,均高于干擾素栓組的76.19%和69.05%(P<0.05)。與劉小玲等人[14]得出的結論一致。
綜上所述,應用保婦康栓治療宮頸炎并HPV 感染其效果更加明顯,可有效提高宮頸炎患者的治療率,同時在提高HPV 的轉陰率上也有顯著功效。該方案經研究證實確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