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梅,王明秀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一區,福建廈門 361000
腎臟穿刺在臨床多見,而其中不乏患兒,但患兒對診治的認知度較低,因此對于治療與診斷的依從性相對較差[1],臨床中與腎臟穿刺患兒相關的研究中,術后舒適度及情緒狀態的調控需求較高,且關系到患兒的生存治療及治療依從性,因此上述方面的改善程度可作為腎臟穿刺患兒護理模式選取的參考依據[2]。臨床中與該類患兒護理相關的研究顯示,患兒的舒適度是與上述方面密切相關,因此認為舒適護理在該類患兒中的應用效果具有較高的探究意義。故該研究就2017 年6月—2019 年10 月期間舒適護理對80 例腎臟穿刺患兒術后舒適度及情緒狀態的影響進行研究,并與常規護理的80 例患兒進行比較,以了解舒適護理在該類患兒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便利選取160 例腎臟穿刺患兒為研究對象,將其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組)80 例和觀察組(舒適護理組)80 例。對照組中包括男童45 例,女童35 例;年齡5.1~13.5 歲,平均年齡為(9.3±1.8)歲;疾病種類:腎病綜合征者60 例,紫癜性腎炎者20 例。觀察組中包括男童43 例,女童37 例;年齡為5.0~13.7歲,平均年齡為(9.5±1.7)歲;疾病種類:腎病綜合征者59 例,紫癜性腎炎者21 例。兩組腎臟穿刺患兒的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14 歲者;符合腎臟穿刺指征者;初次穿刺的患兒;家長對研究知情同意者。
排除標準:家長為不識字者;合并其他臟器及系統疾病者;合并感染者;認知障礙者。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對患兒及家長進行疾病知識、腎臟穿刺術及其他相關方面知識的健康教育,對患兒家長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同時積極進行心理與情緒的疏導。觀察組進行舒適護理干預,即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舒適護理方面的干預,首先輔助患兒取舒適的體位,不拘泥于一類體位,以患兒舒適為主,在保證患兒安全的基礎上,指導患兒盡早活動;與患兒家長進行溝通,了解患兒的興趣愛好,然后通過興趣愛好引導的方式轉移患兒的注意力,如給予患兒喜好的音樂、故事等;指導家長對患兒進行日常基礎生活的細致護理,以緩解患兒的不適感為目標,保持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盡量控制導致不適感的操作,采用童趣化的語言與患兒溝通,實施了解患兒的不適感程度,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
分別于護理前后評估兩組患兒的舒適度(FPS-2R評分)及情緒狀態(SCARED 量表、DSRSC 量表)、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并統計及比較兩組的評估結果。
①舒適度:以FPS-2R 評分為依據進行評估,該標準根據患兒的面部表情來評估其舒適度,評分范圍為0~5 分,0 分為無不適感,隨著分值升高表示不適感增強,其中1~2 分為輕度不適,3 分為中度不適,4~5 分為重度不適[3]。②焦慮抑郁情緒:分別以SCARED 量表及DSRSC 量表進行評估,其實用于兒童焦慮及抑郁情緒的有效量表,分別包括18 個和41 個條目,每個條目的評分范圍為0~2 分,以分值越高表示焦慮及抑郁情緒越為明顯[4]。③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采用不記名問卷的形式評估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包括滿意、尚可及不滿意。
采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的舒適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舒適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的舒適度比較[n(%)]
護理前兩組的SCARED 量表及DSRSC 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SCARED 量表及DSRSC 量表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的SCARED 量表及DSRSC 量表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的SCARED 量表及DSRSC 量表評分比較[(),分]
觀察組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比較[n(%)]
腎臟穿刺術是臨床應用率極高的一類診斷腎臟疾病的方式,而該類檢查方式的涉及年齡段較廣,其中不乏患兒,但是患兒因缺乏對疾病與治療的認知,對于診治的抵觸甚至反抗情況相對突出[5-6],導致檢查治療及護理的順利進行受到影響,甚至導致檢查治療及護理的失敗,而疼痛等不適感是導致患兒抵觸乃至反抗的重要原因,因此對腎臟穿刺術患兒進行護理干預的過程中,腎臟穿刺患兒舒適度的改善是評估的重點方面[7]。另外,情緒狀態是臨床患兒護理干預的重點方面,患兒不良情緒的緩解是保證臨床診治與護理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而除焦慮、抑郁、恐懼等情緒的普遍存在外,較多其他情緒的存在也表現突出[8],因此,綜合心理情緒狀態的疏導需求均較高。舒適護理是在臨床開展率較高的一類護理模式,其主要為針對患兒的不適感進行護理,更為契合患兒不適感改善需求較高的現狀,但其在腎臟穿刺患兒中的綜合應用效果研究相對不足,尤其是對于腎臟穿刺患兒術后舒適度及情緒狀態的針對性改善作用未見,故此方面的臨床研究意義仍較高。
該研究就舒適護理對腎臟穿刺患兒術后舒適度及情緒狀態的影響進行研究與觀察,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舒適度輕度61.25%、中度38.75%、重度0.00%明顯優于對照組31.25%、51.25%、17.50%(P <0.05);SCARED 量表評分(35.10±3.72)分、DSRSC 量表評分(41.31±3.88)分,優于對照組(39.82±3.89)分、(45.02±3.99)分;觀察組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92.50%顯著高于對照組75.00%(P<0.05)。這與李蓉等[9]的研究結果: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基本一致。
舒適護理更為有效地針對腎臟穿刺患兒的不適感,通過多類形式進行緩解,且指導患兒家長融入到護理干預的過程中,因此更為適用于腎臟穿刺的患兒。更為細致優質的護理干預措施也更符合患兒家長的需求,因此該類護理模式也更受患兒家屬的認可。舒適護理在改善患兒突出性的負性情緒方面優勢突出,舒適度方面比較,該研究中護理后無重度不適患兒,因此進一步肯定了其在緩解患兒不適感中的作用。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可顯著改善腎臟穿刺患兒的術后舒適度及情緒狀態,家長更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