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暉,鄒懷宇,易靜
(宜春市人民醫院北院全科醫學科,江西 宜春 336000)
臨床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OPD)主要是使用藥物緩解COPD相關癥狀,防止肺功能進一步惡化[1]。但長期大劑量西藥治療下,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目前,以益氣活血消癥方與玉屏風顆粒為代表的中醫藥越來越廣泛用于COPD的臨床治療中,不良反應較低,但二者的治療效果比較仍無結論。數字肺技術相較于傳統的CT掃描不僅可反映肺組織結構的改變,且能對患者肺內支氣管、血管與肺組織結構進行定量分析,評估COPD的嚴重程度,但用于評估COPD中藥治療后氣道和血管重塑的報道不多[2]?;诖?,本研究旨在探討數字肺技術評價中藥治療COPD中氣道與血管重塑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COPD 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0例。研究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0~65歲,平均年齡(50.71±4.12)歲;病程2~9 個月,平均病程(6.13±1.95)個月;疾病程度:Ⅰ級25例,Ⅱ級10例,Ⅲ級5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1~64歲,平均年齡(50.16±4.19)歲;病程2~10個月,平均病程(6.34±1.63)個月;疾病程度:Ⅰ級24例,Ⅱ級11例,Ⅲ級5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符合《內科學》[3]中標準;中醫辨證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證候診斷標準(2011 版)》[4]中肺腎兩虛證,主癥: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動則喘咳,氣不接續,胸悶如窒,不能平臥,痰多而黏;次癥:心煩不寐,唇甲紫紺;舌脈:舌質紫或舌紅苔少,脈微疾或結、代。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疾病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心肝腎功能障礙;精神障礙;藥物過敏;胸部手術史;胸廓先天畸形;合并惡性腫瘤;肺部大范圍感染或不張、嚴重肺間質纖維化、大量胸腔積液。
1.4 方法 要求兩組患者戒煙、遠離污染環境,給予支氣管擴張劑擴張氣道,給予激素進行抗炎,給予抗生素抗感染,必要時給予吸氧支持。
1.4.1 研究組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改良益氣活血消癥方,藥劑組方:生黃芪30 g、水蛭3 g、鱉甲30 g、豬牙皂3 g、地龍12 g、浙貝母10 g、厚樸10 g、枳殼10 g、陳皮10 g、茯苓20 g、桂枝6 g、化橘紅10 g、清半夏9 g、杏仁9 g、桔梗10 g、前胡10 g、蘇子10 g、射干10 g、麥冬15 g、炙甘草6 g;清水300 mL 文火慢煎約1 h至藥湯每劑100 mL,早晚分服,連續治療5個月。
1.4.2 對照組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玉屏風顆粒(國藥集團廣東環球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60103,規格:5 g/袋),每次15 g,每天2次,1個療程為28 d,連續治療5個療程。
1.4.3 數字肺技術 ①選取德國西門子EMOTION 16層螺旋CT,醫囑患者仰臥于檢查臺上,雙上肢上舉抱頭,深吸氣后閉氣掃描,掃描范圍為胸廓入口至肋膈角下1 cm,即肺尖至肺底。肺標準算法MIMICS 重建肺、支氣管和血管三維模型。②肺功能:取坐位測定肺功能,參數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與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一氧化碳的彌散量(DLCO)等指標。③采用Image J 圖像處理軟件測得肺小血管截面積與肺截面積比值(CAS)?;颊咝行夭縃RCT 掃描,選取肺尖、隆突下和右下肺靜脈3 個軸位斷面做為研究層面。采用半自動化圖像處理軟件分別在亞段和亞段以下水平測得CSA,定義為CSA<5 mm2,CSA 在5~10 mm2。計算出3 個圖像層面上CSA 總和,并規定圖像臨界值在-1024~500 Hu,獲得3個層面的肺截面積之和,計算出CSA<5 mm2以及CSA 5~10 mm2與肺截面積之和的百分比(%CSA<5 mm2和%CSA 5~10 mm2)。兩組均于治療前及治療結束后進行檢查。
1.5 觀察指標 統計并比較兩組治療前后%CSA數值、肺功能指標。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CSA數值比較 治療前,兩組%CSA<5 mm2和%CSA 5~10 mm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CSA<5 mm2和%CSA 5~10 mm2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CSA數值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CSA valu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CSA數值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CSA valu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研究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研究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CSA<5 mm2 0.42±0.090.43±0.070.5550.4030.68±0.11a 0.51±0.10a 7.2320.000%CSA 5~10 mm2 0.18±0.030.19±0.041.2650.2100.28±0.06a 0.22±0.05a 4.8590.000
2.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FEV1、FEV1/FVC、DLCO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FEV1、FEV1/FVC、DLCO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上述指標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研究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研究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FEV1(L)1.22±0.041.23±0.031.2650.2101.72±0.05a 1.61±0.06a 8.9080.000 FEV1/FVC(%)55.53±5.4255.54±5.380.0660.94778.88±8.55a 69.43±6.35a 5.6120.000 DLCO[mL/(min·mmHg)]11.68±1.4711.53±1.450.4290.66920.87±1.18a 18.55±0.97a 9.6060.000
氣道血管重塑是COPD 氣流阻塞的主要病理基礎,也是病變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氣道炎癥反應會引起氣流進行性、不可逆受限,刺激氣道血管重塑。COPD患者氣道血管重塑會對亞段及亞段以下的肌性血管、彈性血管產生不良影響,肺小血管床會逐漸被破壞,肺小血管的數量以及截面積會變小,改變肺小血管形態。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CSA<5 mm2和%CSA 5~10 mm2,FEV1、FEV1/FVC、DLCO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上述指標高于對照組。表明用藥前后經數字肺技術檢測,使用改良益氣活血消癥方更能有效改善COPD 患者的肺功能,且能有效緩解因肺部炎癥導致對肺小血管的損傷度,有效阻止氣道與血管重塑。由于COPD病理性質有虛實之分,實喘在肺,為外邪、痰濁、肝郁氣逆,邪壅肺氣,宣降不利;虛喘當責之肺、腎兩臟,因精氣不足,氣陰虧耗而致肺腎出納失常,且尤以氣虛為主[5]。因此,治療中在散邪氣的同時應該扶正,兼顧肺脾腎三藏。改良益氣活血消癥方中的黃芪、當歸入脾經,為補益脾氣之要藥;水蛭破血通經,逐瘀消癥;地龍平喘;鱉甲滋陰潛陽,軟堅散結;豬牙皂抗菌抗炎祛痰效果好;浙貝母清化熱痰、降泄肺氣;厚樸主治痰飲喘咳、痰壅氣逆、胸滿喘咳[6-7]?,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當歸可抗過敏,穩定肥大細胞膜,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有效抑制氣道及血管的重塑;豬牙皂主要含三萜皂苷、甾醇等成分,抗菌祛痰能改善氣道堵塞情況;浙貝母中的浙貝母堿、去氫浙貝母堿能擴張支氣管平滑肌,改善肌性血管、彈性血管損傷情況,鎮咳,利于改善肺通氣功能;厚樸中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厚樸堿能松弛肺小血管平滑肌,改善肺通氣功能[8]。
既往使用常規CT掃描主要是通過測量肺部器官壁直徑距離和其相伴行的肺動脈直徑距離以診斷COPD及評估嚴重程度,無法準確有效的呈現肌性血管、彈性血管的改變情況,進而影響判斷肺小血管形態改變的準確性,導致在評估COPD 治療效果方面的效果較差。而通過數字肺技術,可利用高分辨強化CT數據,3D重建肺內支氣管、血管與肺組織結構,記錄氣管與血管容積數據和三維可視化特征,定量分析測量%CSA<5 mm2和%CSA 5~10 mm2不僅可明確COPD 當前嚴重程度,且能評估肺小血管改變情況、肺功能變化,可作為評估治療效果的有效手段[9]。
綜上所述,在用藥前后經數字肺技術檢測,顯示改良益氣活血消癥方改善COPD 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更為顯著,能有效緩解肺部炎癥對肺小血管的損傷度,有效阻止氣道與血管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