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譚巍,崔光香,鄭武燕
(成都風濕醫院醫技科,四川 成都 610072)
膝關節是人體活動度較大的關節,活動過度易發生損傷,半月板損傷是較常見的損傷類型,其中內側半月板后角是最常發生損傷的部位,在形態上可分為水平型、垂直型、復合型等,臨床表現為局限性膝關節痛,及時的診斷治療對于恢復膝關節功能有重要意義[1]。半月板損傷常用的輔助檢查手段有膝關節鏡或MRI,MRI檢查價格昂貴,難以于臨床推廣,關節鏡為有創檢查,在檢查的同時會造成多種并發癥[2]。超聲檢查具有無創傷性、費用低、可實時動態觀察等優點,結合近年來的三維重建技術,可更加直觀顯示病變的立體結構。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行膝關節高頻及三維重建超聲檢查并經關節鏡或手術確診的46例半月板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半月板損傷患者的高頻及三維重建超聲聲像圖特征,與關節鏡及術后病理結果比較,探討高頻聯合三維重建超聲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及其預后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行彩色多普勒及三維重建超聲檢查的46例半月板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齡17~56歲,平均(41±2)歲;左膝21例,右膝25例;內側半月扳損傷為22例,外側半月扳損傷為24例,病程8~72 d。納入標準:膝關節疼痛,均有膝關節鏡檢查或手術病理證實的半月板損傷的患者。排除標準:未經本院超聲科高頻及三維聯合檢查膝關節的患者。
1.2 方法 儀器采用Philips IU22 超聲彩色多普勒診斷儀,選擇8.0~12.O MHz 高頻線陣及三維探頭。患者采用坐位或仰臥位,膝關節屈曲80°~90°檢查。先沿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前后掃查找到呈三角形的半月板,再將探頭置于腘窩,掃查內、外側半月板后角,整個過程采用縱切與橫切相結合及雙側對比掃查的檢查方法,尤其對觸痛明顯的部位重點觀察[3]。
1.3 觀察指標 統計46例患者的超聲診斷結果,與手術結果或關節鏡檢查對比分析,比較患者兩種超聲聯合診斷方式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半月板損傷的高頻超聲表現為不同形態低回聲區,包括線狀、斑片狀、條帶狀、不規則形,見圖1。半月板損傷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見圖2。半月板正常的三維重建超聲表現為三角形中等均質回聲,見圖3。三維重建超聲更直觀清晰、立體地顯示半月板損傷的形態、部位、范圍及程度,見圖4。高頻聯合三維超聲診斷半月板損傷46例,診斷準確率為88.5%;高頻頻聯合三維超聲診斷半月板撕裂的敏感度為95.8%,特異度為75.0%,準確度為92.3%。

圖1 半月板損傷的二維超聲聲像圖Figure 1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e of meniscus injury

圖2 半月板損傷的彩色多普勒超聲Figure 2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of meniscus injury

圖3 正常半月板的三維超聲聲像圖Figure 3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ic image of the normal meniscus

圖4 半月板損傷的三維重建超聲聲像圖Figure 4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meniscus damage by ultrasound image
半月板損傷一般由扭轉性外力或慢性勞損所致,典型癥狀為膝關節活動時發出清脆的彈響聲,外側半月板損傷常可摸到包塊并有壓痛,若不及早對患者進行治療,可能會繼發創傷性關節炎等并發癥,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如爬樓梯、行走受限等[4-5],因此,針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早期的診斷尤為重要。半月板損傷的臨床診斷首先依靠病史,例如慢性勞損史或運動員等職業因素,常用檢查方法包括膝關節過屈、過伸試驗等[6],結合影像學檢查手段MRI 和關節鏡。MRI和關節鏡檢查方法難以實時動態檢測,肌骨超聲在運動系統的運用越來越普遍,隨著各種超聲新技術的應用,對于肌肉骨骼系統的診斷價值顯著提高,某種程度上優于MRI或關節鏡檢查[7]。
據相關研究報道[8],高頻超聲可顯示長度為1 mm左右的半月板損傷,由于半月板位置較深,位于膝關節股骨內外側髁與脛骨平臺軟骨之間,周圍肌腱、韌帶、滑囊及脂肪墊較多,半月板損傷或撕裂時,局部可出現黏液樣變性、纖維化、鈣化等病理改變[9-10],超聲雙側實時對比檢查可全面準確地顯示半月板結構是否出現異常。一方面,由外傷導致的滑膜皺襞、脂肪墊、皮下淺囊等組織病變的癥狀類似半月板損傷,容易引起誤診。超聲可更準確地鑒別或者排除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各種疾病,尤其皮下淺層滑囊病變[11]。另一方面,超聲可直觀地根據半月板損傷是否達到或超過關節面,對半月板損傷嚴重程度分級,一般超過關節面的半月板損傷需手術治療。
隨著超聲儀器設備性能的快速提升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除高頻超聲可直觀顯示半月板的二維結構,三維超聲重建技術的成熟完善,可顯示病變的空間立體結構,對半月板病變的定位更加直觀精確,可作為手術定位、術后隨訪及預后判斷的重要輔助手段[12-13]。目前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圖像可清晰顯示正常半月板的形態,并顯示正常與損傷的半月板聲像圖的差異,有效彌補高頻超聲顯示半月板損傷的盲區[14-15]。高頻聯合三維重建超聲可顯著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避免誤診漏診,對疾病的早期診斷有重要提示作用,且損傷范圍及程度的不同可能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對手術方式的選擇和定位、術后療效評估及預后判斷提供重要參考依據,是一種新型首選的聯合輔助診斷工具。
綜上所述,相比關節鏡及MRI 檢查,高頻聯合三維重建超聲具有價格低廉、無創性、無輻射、方便易行、立體直觀、定位簡單準確等特點,是一種新型超聲聯合診斷方法,所以對于半月板損傷患者,可作為早期診斷及預后觀察的新的首選檢查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