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金美玉,金媛,張文媛,牛茜,陶哲
(大連市兒童醫院,遼寧 大連 116012)
臨床研究發現青少年癲癇伴發抑郁癥的患病率為20%~25%[1-2],大量研究顯示,癲癇伴抑郁會降低治療依從性,干擾自我管理,降低生活質量,甚至增加自殺風險[3-5]。既往臨床多使用ICD10 作為青少年癲癇伴發抑郁癥的診斷標準進行篩查,存在一定缺陷。首先,抑郁癥的診斷癥狀與癲癇患者的神經認知缺陷表現、抗癲癇藥物不良反應等重疊[6]。其次,青少年癲癇伴抑郁癥患者與普通抑郁癥患者臨床癥狀存在差異。如典型的普通抑郁癥患者癥狀是失眠、缺乏快樂、精神運動遲滯、食欲差,而青少年癲癇伴抑郁癥患者表現常為易怒慢性過程[7]。因此,臨床急需一個專門針對青少年癲癇患者的抑郁癥篩查量表。青少年癲癇伴發抑郁篩查量表(neurological disorders depression inventory-epilepsy for youth,NDDI-E-Y)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專用于青少年癲癇患者的抑郁篩查量表,可為青少年癲癇伴發抑郁患者的早篩查、早治療在臨床層面提供簡便、有效、專用的工具,從而提高青少年癲癇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質量,降低自殺風險。目前國內還未有臨床篩查應用的報道。本研究旨在探討NDDI-E-Y 對青少年癲癇患者伴發抑郁癥的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及分界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對就診于大連市兒童醫院癲癇門診的100例青少年癲癇患兒進行問卷調查,包括一般因素量表和NDDI-E-Y量表。納入標準:年齡12~17歲;文化程度小學或小學以上;意識清楚,言語表達正常,能配合檢查;符合2010年國際抗癲癇聯盟診斷標準;服用抗癲癇藥物史≥6個月。排除標準: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既往存在精神疾病,存在易合并抑郁的進行性神經系統疾患(多發性硬化、腦血管病等)或未控制的其他系統慢性軀體疾病(腫瘤、糖尿病、慢性疼痛性疾病等)。本研究經大連市兒童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兒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資料收集。由調查者對每例患兒進行一般情況調查,包括人口學相關變量(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及癲癇相關變量(病程、抗癲癇藥物治療等)。
所有癲癇患者在調查者解釋后,獨自完成一個自評量表(NDDI-E-Y)和由調查者提問,患兒及家屬回答的形式完成ICD10 診斷。在此過程中觀察患兒表現,由調查者做評估。每例患兒均進行面對面交流評估,量表順序為隨機選擇,以免產生量表選擇偏移。所有患兒量表調查均由2名調查者共同評價。NDDI-E-Y 包括12 項內容,患兒根據近2 周實際情況自行評分,標準為從不、很少、有時、經常,評分分別為0、1、2、3分,最后累計總分,見表1。本研究所有參與人員均為具有5年以上兒童神經內科工作經驗的主治及以上級別的醫師,且經培訓熟練掌握本研究相關內容。

表1 NDDI-E-Y篩查量表中文版Table 1 Chinese version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depression inventory-epilepsy for youth
1.3 觀察指標 通過ICD10作為診斷患者目前是否伴發抑郁的金標準。根據ICD10的診斷結果,測定NDDI-E-Y在中國青少年癲癇伴發抑郁篩查的敏感度、特異度,并觀察分析患者的接受程度、量表在臨床上操作的難易程度,對NDDI-E-Y是否適用中國青少年癲癇伴發抑郁患者篩查做出臨床評估。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3.0軟件分析。
2.1 臨床資料 100例樣本中有8例量表填寫不完整,予以剔除。對92例患兒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其中男53例,女39例;年齡12~17歲,平均(14.00±1.74)歲;文化程度:小學35例,占38%,初中49例,占53.3%,高中及以上8例,占8.7%;病程6~33個月,平均(12.59±4.52)個月;現口服抗癲癇藥物1~2種。
2.2 NDDI-E-Y的篩查結果 92例患兒中NDDI-E-Y 篩查陽性為14例,陰性為78例;ICD10 標準陽性為11例,陰性為81例,見表2。

表2 92例青少年癲癇患兒的NDDI-E-Y篩查結果Table 2 NDDI-E-Y results of 92 patients with juvenile epilepsy
2.3 NDDI-E-Y 的評價分析 NDDI-E-Y 對青少年癲癇伴抑郁篩查的靈敏度為0.818,特異度為0.938,陽性預測值為0.643,陰性預測值為0.974,見表3。

表3 NDDI-E-Y篩查結果的評價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the NDDI-E-Y results
2.4 NDDI-E-Y 的ROC 曲線 根據ICD10 診斷結果和NDDIE-Y篩查結果,ROC曲線下面積為0.928>0.9,見圖1。

圖1 NDDI-E-Y的ROC曲線Figure 1 ROC curve of NDDI-E-Y
2.5 新的分界值計算法 以約登指數最大,即(敏感度+特異性-1)達到最大所對應的值為最佳的判斷抑郁與非抑郁的分界值。經計算27.5分為最佳診斷界值,在27.5分時敏感度為0.909,特異性為0.938。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越來越深入臨床工作,癲癇患者的心理問題逐漸受到非精神科醫師的關注,然而治療的前提是必須先確定癲癇患者是否合并抑郁癥,而后對抑郁癥進行管理及正確的治療。可信的抑郁測量工具至關重要,可作為癲癇合并抑郁診斷客觀、量化的觀測指標。既往使用普通抑郁癥篩查量表對青少年癲癇伴發抑郁進行篩查,但不能對臨床表現進行有效判斷及鑒別,更易出現漏診、誤診[6]。因此,臨床亟需一個專門針對青少年癲癇患者的抑郁癥篩查量表。
NDDI-E(neurological disorders depression inventory-epilepsy)用以篩選成人癲癇的抑郁癥,量表設計排除癲癇自身神經認知缺陷和抗癲癇藥物不良反應與抑郁癥狀的重疊表現,得到國際和國內專家的廣泛驗證和應用,是多數國家公認的唯一在成人癲癇患者中快速篩查抑郁專用篩查量表[8-13]。在此基礎上,2013年Wagner J 等[14]針對10~17歲青少年癲癇伴發抑郁患者完成NDDI-E-Y標準化模塊設計,并試用93例患兒,初步證實11 項目的NDDI-E-Y 對青少年癲癇伴抑郁的心理測量效果。2016年Wagner 等[15]對NDDI-E-Y 進行發展和修正,最終修正版量表確定為12 個條目,以32分作為截止分數時,NDDI-E-Y量表的靈敏性為79%,特異性為92%,具有高度的內部一致性和構建效度,證實NDDI-E-Y 是簡單有效的,可用于常規癲癇門診隨訪期間的青少年癲癇伴抑郁篩查。NDDI-E-Y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專用于青少年癲癇伴抑郁的篩查量表,目前國內尚無機構對此量表進行臨床應用。本研究將NDDI-E-Y用在青少年癲癇伴發抑郁篩查中,是國內首次驗證應用此專用量表,為青少年癲癇伴發抑郁患者的早篩查、早治療提供臨床簡便、有效、專用的篩查工具,從而提高青少年癲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改善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質量,降低自殺風險。
本研究通過對92例癲癇青少年的NDDI-E-Y 篩查表明,NDDI-E-Y 量表的靈敏度為0.818,特異度為0.938,陽性預測值為0.643,陰性預測值為0.974。ROC 曲線下面積為0.928>0.9,提示NDDI-E-Y 對青少年癲癇伴抑郁篩查具有高準確性。同時本研究得出最佳的判斷抑郁與非抑郁的分界值27.5分,在27.5分其敏感度為0.909,特異性為0.938。表明NDDI-E-Y 量表可作為青少年癲癇伴抑郁篩查的首選方案。
NDDI-E-Y為自評量表,患兒可獨立完成,不會受到外界干擾,而ICD10需醫務人員詢問患兒,且專業術語多,解釋的表達方式及語氣語調均有可能干擾患兒當時的情緒心理,從而得到不同的評估結果。因此,NDDI-E-Y 能更客觀的評估病情。同時,量表內容通俗易懂,填寫簡便快捷,對比ICD10診斷,醫師減少,50%以上的解釋工作。可用于常規癲癇門診隨訪期間的青少年癲癇伴抑郁篩查的首選方案,為青少年癲癇伴發抑郁患者的早篩查早治療提供臨床簡便、有效、專用的篩查工具,通過該量表能快速篩查患兒抑郁傾向,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因該量表為積分制,相比以往ICD10的等級評分制具有連續量化性評價功能,可在病情尚未達到診斷標準前,提早發現具有抑郁潛在風險的高危患兒,從而提早干預,將隱患控制在發病前,避免不必要的經濟及精神投入。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樣本例數較少,也可能出現分析結果有一定偏頗,增加樣本量,對癲癇的病因、發作頻率、用藥情況與NDDI-E-Y 評分的相關性分析,有待于在今后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