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華
(山東省濟南市槐蔭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山東 濟南 250000)
腦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引起腦部缺氧缺血所致,與肥胖、高血壓、心律失常等密切相關,患者通常有偏癱、語言障礙或認知障礙等表現,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因此,需及早發現并及時治療,避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加重病情,增加治療難度。本研究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接受急性期腦梗死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依達拉奉在急性期腦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接受急性期腦梗死治療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50例。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52~73歲,平均年齡(62.2±3.7)歲。實驗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53~73歲,平均年齡(62.6±4.2)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患者均經顱腦MRI與顱腦CT確診;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精神疾病史者;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基礎治療,包括患者入院后實施對癥治療,囑患者盡量保持半臥位,以便維持氣道順暢性;然后給予患者吸氧治療,以維持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平穩;觀察瞳孔大小及意識變化情況,保持患者酸堿平衡及水電解質平衡;測定患者血糖與血壓,若患者存在顱內高壓癥狀,需使用25%甘露醇(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3784,規格:250 mL)125 mL 進行靜脈滴注治療,每8 小時1 次,給予相應的降顱壓治療,確保患者腦水腫癥狀能得到一定緩解;同時,配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河北常山生化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910,規格:0.4 mL×2支)0.4 mL實施腹壁下注射,每天1次,連續治療1周,輔以抗凝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即復方丹參注射液(廣東新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4021269,規格:2 mL×10支)20 mL進行靜脈滴注治療,每天1次,連續治療2周。實驗組使用依拉達奉(國藥集團國瑞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056,規格:20 mL:30 mg)30 mg 實施靜脈滴注治療,每天2次,連續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炎癥指標、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情況、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①炎癥指標:采用ELISA 法測定兩組C 反應蛋白(CRP)、人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進行測定[1];②日常生活能力:使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2],分數0~100分,分數越低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③神經功能情況:使用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神經功能情況[3],分數越低表明缺損程度越低;④臨床療效:臨床療效分為4 個等級,失敗:治療后,患者眩暈及頭痛等臨床癥狀無改善;有效:治療后,患者眩暈及頭痛等臨床癥狀逐漸消失;好轉:治療后,患者眩暈及頭痛等臨床癥狀明顯消失;痊愈:治療后,患者眩暈及頭痛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總有效率=(有效+好轉+痊愈)/總例數×100%[4]。⑤不良反應情況:全身皮疹、梗塞性出血、肝功異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 實驗組炎癥指標(CRP、TNF-α、IL-6)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s)
組別對照組(n=50)實驗組(n=50)t值P值CRP(mg/L)32.67±6.9319.78±3.3511.84140.0000 INF-α(ng/L)3.78±1.352.15±0.966.95780.0000 IL-6(ng/L)45.87±5.3429.57±4.9315.85880.0000
2.2 兩組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評分比較 實驗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評分比較(±s,分)
組別對照組(n=50)實驗組(n=50)t值P值ADL評分55.24±10.8369.83±14.335.74350.0000 NIHSS評分3.85±1.762.43±0.835.16000.0000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急性期腦梗死屬于腦血管性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患病原因與腦組織或腦細胞缺血或缺氧等有關,在這種情況下,鈣離子很容易進入細胞中,從而出現自由基連鎖反應[5]。急性期腦梗死一般起病突然,患者有半身不遂、耳鳴或眩暈等癥狀,即便在睡眠時或安靜休息時也會發病,發病后短則數小時,長則1~2 d 病情會達到高峰,半身不遂可發生于單個肢體,也可發生于一側肢體,患者還會有惡心、吞咽困難等情況。臨床上一般采用腦部CT 檢查確診該病,通過腦部CT可準確顯示患者腦梗死病灶的部位以及大小,為后續治療活動提供可靠性依據,并有效辨別腦出血等病變,從而實施對癥治療。另外,若患者屬于腔隙性腦梗死,有可能無任何癥狀,或癥狀較輕,一般會在檢查其他病時發現,但是發現時已是陳舊性病灶,通常多見于老年人群中,患者會同時伴有高血壓病、高脂血病、糖尿病、動脈硬化或是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病情易反復,治療不及時的患者往往會發展為有明顯癥狀的腦梗死,不過也有部分患者病情十分穩定,但仍需引起高度重視。此外,由于急性期腦梗死好發于中老年人群,因此必須及時進行溶栓治療,以避免缺血再灌注情況發生。
目前對于急性期腦梗死患者的治療,多采取腦保護或抑制自由基的方法,以改善患者神經缺損狀況,提升生活質量。常見藥物有復方丹參注射液及依達拉奉。復方丹參注射液主要成分為丹參與降香,丹參可清心除煩、祛瘀止痛,而降香能行氣活血,兩者提取物所制成的復發丹參注射液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狀態[6],應用于急性期腦梗死患者后,能抗血小板聚集,也能增加冠脈血流;依達拉奉是一種神經保護劑,能通過轉移電子,形成有效的依達拉奉基團,對于清除活性氧分子及緩解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有較好的作用[7],此藥物也能抑制神經細胞死亡,從而避免血管痙攣,對于神經功能的改善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另外,腦梗死患者之所以會受到再灌注的損傷,與機體炎性反應也有一定關聯,病情發展至此階段的患者,通常血腦屏障較為通透,所以會有大量自由基存在,從而使神經細胞受損,而依達拉奉可有效清除自由基,起到降低自由基濃度的作用,進而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保護神經元,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炎癥指標、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情況、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實驗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這種治療優勢主要體現在:實驗組在接受依達拉奉治療后,炎癥指標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而依達拉奉在改善神經功能缺損以及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也較好,治療總有效率達96.0%,高于對照組的78.0%,也不易出現不良反應,說明與復方丹參注射液相較而言,依達拉奉更適宜于治療急性期腦梗死患者。與劉航博等[8]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基于依達拉奉對于治療急性期腦梗死患者有明顯的優勢,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