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中心 李 俊
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加快轉換無線發射臺廣播電視要求,保證節目高效、安全、優質播出,廣播電視應當建立監測平臺系統。本文主要根據數字電視特點,結合系統整體統一實用、安全可靠、開放兼容和先進成熟的要求,采取AVS+格式監測廣播電視,可適用于多種接口,為數字電視播出提供保障。
自數字電視誕生以來,高速發展下使其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競爭重點,我國相繼試行青島、佛山、杭州等數字電視推廣模式,近期又展開數字電視衛星直播戰略,推動了數字電視的發展。數字電視系統中,為更好地完成數字電視發射、補點等工作,則需要改造更新機房監視監控系統,以原有監控系統為基礎,添加碼流檢測,實現AVS+格式檢測系統與發射機檢測,將其融入至統一平臺中,便于人員查找故障點,反映高清信號,為地面數字電視監測工作提供支持。
在設計系統初期,AVS+格式逐漸實現普及推廣,地面數字行業也實現了模數兼容轉型,綜合考慮實際發展與技術條件要求,AVS+格式廣播電視系統應滿足以下要求。
統一管理、統一建設,保證整體系統中硬件、軟件均與國家、國際標準相符,實現功能、截面、業務內容的標準化與統一化,進而實現高效性管理以及規范化服務。可借助廣播電視系統已有網絡資源與合法頻點,結合系統檢測需求與條件,構建擁有當地特色的廣播電視監測系統。
系統應用可靠性高的技術與產品,實現長時間連續不斷的工作,需對系統運行整體安全機制與策略加以考慮,擁有良好恢復能力與容錯能力,具備完善技術監看以及規范化綜合網管功能。
系統接口應滿足開放系統互聯協議和標準,便于連接、整合、替換與廣播標準相符的撥快設備。硬件平臺則應當具備可擴展能力,便于后續更新升級系統,適應不同業務的發展。
采取最新AVS+格式技術,以確保系統處于技術領先位置,在完成系統建設后一段時間中,不會由于技術滯后造成大規模調整,且能夠借助升級方式為系統成熟性與先進性提供保障。
我國于2006年2月頒布了擁有自主產權的《信息技術先進音視頻編碼第2部分:視頻》AVS P2。以AVS P2標準為基礎制定了AVS+技術,主要用于3D電視節目和高清節目的視頻編碼,于2012年7月向社會正式頒布。在AVS基礎上AVS+增添了增強場編碼技術、圖像級自適應加權量化、高級熵編碼、同極性場跳過模式編碼這四種新技術,可實現AVS的完全下兼容,與H.264編碼算法相比專利費用較低、復雜性不高;以軟硬件成本而言,也更為低廉。
監測系統是立足于地面數字電視平臺增設,且借助IP技術可實現信源編轉碼、信源接收、接收回傳部分逐級監測與信源復用適配。系統主要是有接收解碼器、多畫面碼流監測客戶端、碼流檢測服務器、監看屏幕、MPEG Ⅱ格式電視、數據交換機等構成。其中,接收解碼器可接收開路信號,調解輸入信號與多節目解擾,解擾完成后,借助組播方式傳輸至匯聚交換機;多畫面碼流監測客戶端能夠利用專網或內網與監測服務器相連接,讀取服務器中分析、解碼及報警數據,輸出監看節目至屏幕上,還可實現遠程添加、配制與刪除監看參數、服務器人物等。在客戶端安裝MPEG Ⅱ格式電視,實現雙屏輸出,在顯示器中同時投放2路輸出畫面;碼流檢測服務器能夠實時監測服用處理器、信源級、輸入MPTS、回傳接收級等;監看屏幕可顯示報警信息與被監看節目。系統為實現異地監測,服務器轉換遠程監測信號源為H.264格式壓縮編碼,在SDH干線中與相關數據借助EI通道將監測信息與音視頻畫面向中心傳輸,以達成遠程監看效果。
在系統硬件選擇中,系統機箱選用嵌入式BHC200型號機箱2臺,用以安裝BHA31板卡1塊、BHDT56板卡1塊、BHAA49板卡1塊、BHAF33板卡1塊、BHIP12板卡1塊、BHDA54板卡1塊及CV23板卡1塊,機箱每臺能夠放置功能不同的板卡4塊。
在電源選擇中,系統配置BHP1000/2+1冗余電源1臺,可為機箱提供點亮。應用3路電源模塊負載均衡設計方式,以實現自動2+1冗余備份。在系統應用中,機箱面板能夠顯示風扇與電源工作狀態,具有良好散熱性能,和用電設備進行隔離,可避免設備發熱與電源發熱互相影響,促進了熱穩定性的提高;并且,該電源擁有短路、過流、過壓、過溫保護功能,支持遠程網絡控制電源重啟、關斷,監測和報警工作溫度、電源工作狀態,電源還支持熱插拔。
在切換系統中,機箱選用嵌入式BHC1000 iMOD2U型號機箱,其具有較高靈活度,布局合理、結構緊湊,該設計不僅便于安裝、升級和維護系統,還能實現接口類型不同的功能模塊任意混插在同一機箱內;并且,應用智能三選一切換卡BHA08TS301型號1塊,系統配置該型號卡,可實現微波信號1路與數字電視衛星信號1路之間的切換,傳輸流為毫秒級,即便產生主系統故障,當故障恢復后也能夠手動或自動播出主路信號。
切換控制軟件服務器中,選用TrinityAres-TS301型號控制服務器1臺,通過配制該服務器軟件,可實現切換功能的自動控制,承擔切換器配制、狀態檢查與管理的功能,能夠接收檢測服務器信息,實現節目替換與快速碼流切換。
在信號源傳輸中應用碼流微波傳輸系統,由天饋系統、ODU室外單元及IDU室內單元構成,集成至播控平臺,實現ASI信號輸出,2路分別與主備IDU單元接入。主室內單元輸出中頻信號600Hz通過主室外單元變頻為8.2GHz,放大功率;備用室內輸出中頻信號650Hz通過備室外單元變頻為8.25GHz,放大功率。室外單元主備輸出信號經過1、2端口連接雙極化潰源,通過同一天線以垂直極化和水平極化方式發射信號至發射臺。
多畫面監測報警系統選用型號為TrinityAres-Display,應用最新博匯畫面云技術,可實現集群式音頻、視頻內容自由靈活展示、異常狀態監測等業務訴求,降低了維護與施工復雜性。系統整體是以TS overIP技術為核心,可監測廣播電視內部內容,實現轉碼錄像與組合多畫面顯示等功能,廣泛用于網絡電視臺、廣電網絡公司、廣播電視臺、地球站、電視臺、發射臺、監測中心等。并且,系統應用中配合Ares系列監測板卡(博匯科技),可監測DVB-S/S2、IP、CMMB、ASI、CVBs、AM/FM、DTMB、ABS-S、模擬音頻、模擬RF等信號,實現廣播電視編碼、制作、加擾、復用及調制的多個環節覆蓋。
該系統中支持不同輸入信號、單流多節目及多個視頻壓縮格式混合處理,多畫面碼流檢測器配制信源插入板,輸入信號方式包含單播、組播、ASI、SDI、RF等,便于接入各種輸入信號。多畫面顯示中為人員提供組合調度畫面功能,支持廣播節目、電視、高標清節目混合現實,提示節目寬帶、節目名稱、傳輸流名稱等信息,有助于值班員定位。
音頻層監測中可測試音頻多通道、音頻點評、過飽和量化等,節目格式包含DB、MP-1、DRA等,借助波形監控能夠將音頻流峰值點評、長期聲音波形、瞬時波形等顯示出來。
視頻層監測中,可測試H.264、MP-2、AVS+節目的視頻完整一致性、靜幀和視頻量化參數、視頻黑場、宏塊大小、運動矢量、編碼參數、標準檔次等。在視頻信號解析中,可顯示虛擬體序列、序列頭文件、圖片設置參數等信息,為人員提供柱狀分析圖,能夠展示視頻圖像比特率以解碼類型;提供量化曲線圖,以展示最大/最小量化比例、視頻平均內部量化值,且在時間軸上對視頻質量粗略顯示。
在碼流檢測中,可讀取檢測服務器解碼、報警數據,為人員提供完善報警機制。如:即時疊加報錯信息、碼流錄像報警觸發、日志、報警燈、刷新動態列表等。碼流自動錄制能夠根據錯誤類型展開自動錄制,或是按照錯誤信息ID展開自動錄制,系統發現錯誤后,可自動記錄錯誤數據流;日志查詢則擁有完備查詢功能,詳細描述了故障情況。人員通過不同權限管理,定位角色定義,為系統管理、監測和運行提供支持。
本系統中采取創新畫面云技術,可實現分布式并行計算,實現節目異常狀態監測動態擴展、按需接入的訴求,能夠自由定義系統規模。而在顯示畫面方式中,系統支持輸出顯示1-3塊大屏,每屏能夠顯示不同內容節目且支持輪訓功能,在節目畫面實時和輪訓顯示之間互不影響,能夠平滑切換輪訓畫面。
總結: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通過AVS+格式監測數字電視節目播出情況,最大程度降低伴音、黑場與靜幀等情況,以實現全站點、全時段的監管。通過該方法強化廣播電視監管效率,從而為節目內容高質量播出提供支持,推動廣播電視行業進一步發展。